桂林米粉[圖]
說到桂林,大多數只知道山水甲天下,卻很少有人知道桂林的米粉。桂林人吃米粉就象是北方人吃面食一樣,天天都吃,且只重味道,不記店面的大小與裝飾,越是老店,生意越好。桂林街頭,時時可見穿著入時的小姐和一身筆挺西裝的男士,等不著座位,就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站著就食,全心品味米粉,絲毫不覺難堪。據說麥當勞當初放棄桂林市場的原因就是認為桂林米粉這一中式快餐已經占據了桂林快餐市場的大半壁江山了,而且價格便宜,按現在的價格每碗壹元柒角(二兩)左右。桂林米粉并不只是單一的類型。首先,就其“粉”而言,分為米粉和切粉。米粉是圓的,切粉是扁的。二者皆由大米制成,口味略有不同。其次,它又分別湯菜粉、鹵菜粉。僅是湯菜粉又分作三鮮肉湯粉、酸辣粉,在享受完米粉后,美美地喝上幾口湯,那滋味,可真叫一個美。鹵菜粉,鹵菜又可分為鹵牛肉、豬肉,還有紅腸、火腿、肚子等,并且還有鍋燒,尤其是那種皮炸得金黃酥脆,肥瘦相間的,更能挑起人們的食欲。也可將湯菜與鹵菜相結合,同時感受兩種風味。
要想做出一碗美味的桂林米粉,鹵水是其中關鍵的一環。鹵水的熬制相當講究,放多少鹽、味精,什么時候放,放什么香料,秩序又是怎樣的……這些無一不影響著一鍋鹵水的質量。它也不簡簡單單就是醬油加鹽而已。所以說,鹵水的制法在這個行業中可稱得上是商業機密。真正的好鹵水,色澤濃郁,香味撲鼻,過齒留香。
但光靠鹵水,還不足以成為一碗真正的桂林米粉。它還需要其它配料,雖然比不過過橋米粉的復雜車工年度,但也還算是品種繁多。第一,在米粉中加入花生米或炸黃豆,可依據個人喜好而定。第二,加入切段的蔥花或香菜,這不僅有助于開胃,而且點綴了色澤。第三,你可隨意添加酸菜,如酸蘿卜粒、酸筍絲、酸豆角等,也可以放入涼拌海帶絲。至于來叫也有多種選擇,或是泡椒,或是剁椒,或是切碎的油炸辣椒,品種隨意,多少自定。如果你還不滿足,再要一個鹵蛋,或是一根油條,就著米粉,想想就忍不住滿口生津。
桂林米粉的好,不僅是我們桂林人的體會,它也折服了不少外地游客與美食家。就連張藝謀導演在來桂林陽朔編排“印象•劉三姐”時,也不忘忙里偷閑地去吃一碗桂林米粉。可見桂林的飲食文化中絕不會缺少了桂林米粉的身影!
目前比較有特色的幾家米粉店介紹
石記: 樂群菜市大門側。注意日夜不同,兩拔人6點交班,味道自然有些區別。
勝利: 瓦窯口,張藝謀早餐過,味道也確實不錯,還同老板聊了一通。
青云: 鐵西,只做湯粉,適合全國各地口味,味道佳(三鮮粉現在很少人做了哦)。
劉伯娘: 東江菜市對面
福星: 連鎖店眾多
崇善: 在崇善路(西城路步行街附近)
老明記: 現在汽車站斜對面,以馬肉米粉起家的
又一軒: 樂群路與中山路交接處。
秋玲: 六合路與東環路交叉口。
榮桂: 市車船公司大門旁。
龍記: 環球大酒店、九中正門對面
桂湖:在13中斜對面,靠近湖邊。
鸞西湯粉:七星花園和櫻特萊、鸞西小區的三角地區,肉菜粉(傳統湯粉)為主。
擔子米粉店:工人醫院斜對面的上上下下米粉店(尤以酸辣粉為佳),另有多家分店。
紅鼻子米粉:不知道搬到何處去了!
味香館:自從微笑堂對面被人頂走后,不知搬往何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