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粉蒸腸[圖]
竹筒粉蒸腸特點為竹香味濃,酥爛鮮辣。制作方法:將肥腸切成2厘米寬的菱形塊,姜切片,炒鍋上火放入水、料酒、姜片、燒沸后將肥腸焯水撈起。將余下的姜切末、干椒切末,將焯過水的肥腸裝在瓷缽內用料酒、醬油、適量的鹽、味精腌漬一個小時。將姜末、干椒末、五香米粉、腌漬好的肥腸,加上適量的水,拌勻待用。取竹筒一只(兩端留節、從面上開一蓋),刷上油,墊好生菜,把拌好的粉蒸肥腸生料放入竹筒內上籠用旺火蒸至酥爛。上席前,澆上熱紅油即成。
竹筒粉蒸腸[圖]
竹筒粉蒸腸特點為竹香味濃,酥爛鮮辣。制作方法:將肥腸切成2厘米寬的菱形塊,姜切片,炒鍋上火放入水、料酒、姜片、燒沸后將肥腸焯水撈起。將余下的姜切末、干椒切末,將焯過水的肥腸裝在瓷缽內用料酒、醬油、適量的鹽、味精腌漬一個小時。將姜末、干椒末、五香米粉、腌漬好的肥腸,加上適量的水,拌勻待用。取竹筒一只(兩端留節、從面上開一蓋),刷上油,墊好生菜,把拌好的粉蒸肥腸生料放入竹筒內上籠用旺火蒸至酥爛。上席前,澆上熱紅油即成。
優質糯米經浸泡、洗濾,入石臼舂成細粉,沖開水揉和,搓為細條,展為薄片,多層疊起,彎轉成圈,入油炸至金黃,起鍋濾油,以白糖、米粉混和撒于糕上。糯軟香甜,表酥內嫩。
堿水粑(原名寒婆粑)是武寧民間在春節期間必備食品,制法簡單,價廉物美,可久儲不壞。它以大米磨漿,摻以堿水(鄉人多用早稻桿燒灰濾水代堿,其味比市場出售之冰堿泡水更具香味),用特制粑篩猛火蒸熟,厚約10厘米。
廬山盛產石魚,廬山歷代名廚用石魚制成各式各樣的菜肴,脆皮石魚卷就是其中之一,歷史悠久,久負盛名。這款菜肴鮮味濃厚,顏色金黃,外脆里嫩,是佐酒佳肴。
鄱陽湖獅子頭是南昌名菜,制作獨特,質地酥軟,味道鮮美。 制作方法:先將香芋切絲放盆內加精鹽拌勻腌軟,豬肉剁成米粒狀。再將肉粒、香芋絲、馬蹄末、火腿末、干貝絲、姜末、雞蛋拌在一起,加入干淀粉、精鹽、醬油、胡椒粉攪打后分成4份...
以面粉、雞蛋揉和至干濕適度,切為細條,入油炸至微黃,放沸雞湯中煮軟,撒以雞肉、火腿末、香菇細絲、蔥花而成。面爽湯鮮,清淡可口。清代南安知府伊氏喜食,制法傳及民間,因稱。
廬山云霧茶,香——爽而持久,味——醇厚而含甘,歷來被飲者視為珍品。系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產于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廬山云霧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
冬令之際,砂缽狗肉倍受青睞。制作時將狗肉洗凈,剁成8分的方塊,用沸水蒸片刻,出水濾干后,用油略炒,放入干椒、姜塊、蔥段,盛入砂缽內,放些甜酒釀、醬油、白糖、陳皮、桂皮等,將砂缽置炭火上燜至酥爛,然后澆上稠鹵汁,放入味精,淋...
“嗒嗒嗒、嗒嗒嗒……”大凡四、五十年代在武寧老縣城生活慣了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只要一聽到這由兩塊長約10幾厘米的竹片相互敲擊所發出的清脆而有節奏的聲音,準知道是賣甑子糕的。甑子糕,是武寧縣久負盛名的風味小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