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面[圖]
蝴蝶面在上海、江蘇及沿江一帶享有較高聲譽。具體制法:將面皮切成菱形片,入油鍋炸發撈起轉放入炒鍋中,加肉片、冬筍、蝦米、火腿、香菇、青菜和肉湯炒燜入味后即成。面皮炸發燜軟,爽口不膩。因菱形面皮形似蝴蝶,故名。-
蝴蝶面[圖]
蝴蝶面在上海、江蘇及沿江一帶享有較高聲譽。具體制法:將面皮切成菱形片,入油鍋炸發撈起轉放入炒鍋中,加肉片、冬筍、蝦米、火腿、香菇、青菜和肉湯炒燜入味后即成。面皮炸發燜軟,爽口不膩。因菱形面皮形似蝴蝶,故名。-
傳統的貓耳朵是用涼水和面制成貓耳朵形疙瘩,用雞丁、肉丁等作配料,帶湯食用。上海喬家柵的貓耳朵獨創一格,用手□面皮,包入肉餡或豆沙,油汆而成,風味特異。
原料:面粉500克,豬肉末300克,精鹽,10克白糖,10克,味精、黃酒、蔥姜汁各適量,生油75克。 做法:1、面粉加開水和成面團,揉勻揉透后搓條摘成40只坯子,搟成圓形皮子待用;肉末放盤內,加鹽、糖、味精、黃酒、蔥姜汁和少許清水攪勻即...
蛋撻在粵式餐廳或茶餐廳里是最常見的一道點心。面包店里也常可發現它的身影。這段時間吃了以下地區面包店的蛋撻,同時匯總比較了各家價格及味道供喜歡蛋撻人士參考: 華山路: 香特利:香特利的蛋撻是長長的橢圓形廣式蛋撻,由于看上去很...
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于業主善于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制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海棠糕是滬上著名傳統名點,系用特制的模具灌漿烘烤制作。糕形似海棠花,色呈紫醬紅,香甜松軟,可謂色、香、味、形俱佳,同蘇州“梅花糕”一樣,同為一道具悠久歷史的花色點心,深受大眾的歡迎。
用發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
“雪花糕”是清朝末年,是榆次龍廟街的一名稱“金兒”的人所經營過的,江米面制作的一種風味甜食。因其用特制的小木甑蒸制而成,故又稱“甑子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