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包子[圖]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后,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響,名聲不脛而走。后來韓文華干脆專營包子,并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久不衰的聲譽。韓包子[圖]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后,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響,名聲不脛而走。后來韓文華干脆專營包子,并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久不衰的聲譽。用糯米面包甜餡,外粘白芝麻炸至棕紅色成熟。特色是外酥內軟糯,形圓心空,味甜香。
傳統小吃,夏季時令佳品。其色澤美觀、軟糯滋潤、香甜可口,配以甜羹食用別具風格。制法:上等糯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漲發后放蒸籠中蒸至軟爛,取出春成糍粑,晾涼后扯成25克一個的劑子;豆沙用漲發,加油炒至酥香,放白糖和蜜玫瑰,復炒至...
原料配方:鮮姜70千克,川白糖45千克,石灰水適量工藝流程:選料→切片→灰漂→水漂→撩坯→喂糖→收鍋→起貨→成品制作方法:1.選料:選用鮮嫩板姜為好,不得使用腐爛的姜為原料。
一個叫“毛了”的作者是這樣寫川味海鮮的:自從海鮮變節從了川菜以后,它仿佛煥發了它的第二春!鐵例之一便是泡椒墨魚仔。 這菜全靠四川的泡海椒(子彈椒),要選色澤鮮紅、體大肉厚的海椒,泡的也需恰到好處。
該店是成都名小吃“譚豆花”(1956年首批由市政府命名的八大名小吃之一,建于1924年)第三代譚冬生經營。店主不忘祖藝并有創新。現有豆花系列40余種,調味考究,制作精細、風味獨特:該店服務熱誠,經濟實惠,面向大眾,色香味美,被譽為...
著名小吃。所謂雞汁即是雞湯,此品特色為底面酥脆,表皮軟糯,餡心味鮮。 制法:豬肥瘦肉洗凈剁成茸泥;姜洗凈拍破剁碎,加水浸泡后取出姜汁;肉茸放盆內加入雞湯用力攪動,待肉茸將雞汁吸入后,再加入姜汁、鹽、香油、料酒、白糖、胡椒末...
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經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
宜賓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敘府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這種小吃選用本地優質水面條為主料,以宜賓黃芽菜、小磨麻油、芝麻、花生、核桃、辣椒、花椒、味精以及香蔥等輔料,將面煮熟,撈起甩干,去除堿味,再按傳統工藝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