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意林》有感(精選3篇)
讀《意林》有感 篇1
我一個不愛看書的人也拿起了書,一本《意林》,看這本書的最初原因是因為這里面的故事短小,我是一個沒太多耐性看長篇大論的人,但是一看就放不下了。
我認為《意林》是一本啟迪思想、凈化心靈的書。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每個作者對生活的真實感悟。它告訴我們怎么樣才能擁有真實的快樂,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記得書中有《給別人的幸福讓道》這樣一個小故事:那天早上,一輛公交車正在行駛,車上都是去上班的人。忽然,一旁的馬路上沖出一輛車,公交車一個急剎車停住了。那是一輛婚禮的攝像車,后面是一列長長的迎親車隊。乘客開始抱怨上班要遲到了,公交車司機卻靜靜地坐在位子上,不時按一下喇叭。有人對司機說:“你光按喇叭不行,他們不會給你讓道的,不如從車隊的空隙沖過去。”司機回過頭,笑著說:“我按喇叭不是催他們給我讓道,我是為他們祝福呢!”頓了頓,他又說:“別人結婚是件幸福的事,我們有機會為別人的幸福讓一次道,這不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嗎?”滿車的乘客霎時安靜下來。
給別人的幸福讓道,是一件幸福的事;有這種心情的人,必定也是一個幸福的人。做為教師不也應該具有此種心態嗎?以一個健康快樂的心態面對每一天,枯燥的工作也會變得生動。
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此書,你會發現,這是一把打開你幸福大門的鑰匙;研讀此書,你會明白,做一個自己快樂并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是幸福的;能把快樂傳遞更是最大的幸福。讓我們共同把快樂傳遞給每一個人!
讀《意林》有感 篇2
《意林》是我喜歡看的雜志,在第16期的粉紅記事薄里的第2篇文章“別了,語文課”對我的印象很深,這篇文章講述了小允(化名)因三次默書不及格,被調到了第一排,可小允還是心不在焉,回到家里,媽媽對她說,下個月要移民了,第二天,小允的成績有所提高,她的老師送她一本《怎樣學好語文》,小允一口氣看完了一本書,沒想到,第二天小允默書得到了100分,最后,小允哭了,她會將默書薄留在身邊,經常翻越它。
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不管在哪里,一定不能忘記自己的母語(中國語言),要記住,我們的祖國,永遠是我們的媽媽。
讀《意林》有感 篇3
今天我讀了《意林》這本書。當讀到《超級賽亞人》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眼眶濕潤了,我忍不住讀了一遍又一遍。
這篇文章講了兩個人——顧佩佩和楊燕。她們并不是雙胞胎,但卻一起做每一件事情。事后,我才明白,原來顧佩佩因為眼力下降而沉默,所以楊燕就發明了一個超級賽亞人的游戲。她想讓顧佩佩繼續以前的開朗和活潑。
這篇文章多么的感人呀!楊燕和顧佩佩的友情竟然那么深。文章中描寫楊燕的一句話令我十分感動——“楊燕戴上了眼罩,開始了和顧佩佩同手同腳的生活。”戴上眼罩的生活是黑暗無邊的,但楊燕也要和顧佩佩一樣——看不見這世界。時間長了,兩人便有了默契——不需要說話就知道對方下一步要做什么。 這就是不用眼神,不用語言,不用動作,不要聆聽的“心靈交流”。楊燕想讓顧佩佩知道“你并不孤獨,因為你還有我。我們倆是超級塞亞人。”
在故事的結尾,顧佩佩的眼睛還是沒有治好。我想,楊燕和顧佩佩的超級賽亞人生活應該還會繼續吧。畢竟誰也擋不住這世上最偉大的友情,誰也斷絕不了這世上最親密的朋友加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