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通用7篇)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1
《活了100萬次的貓》這本書主要講了: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虎斑貓。有100萬個人寵愛過它,又有100萬個人在它死時哭了。可它一次也沒有哭。后來,它變成了一只野貓,它呆在了一只白貓身邊。在白貓生了好多小貓后,它喜歡白貓和小貓勝過喜歡自己。漸漸的,白貓老了,有一天死在了它的懷里,之后,它一直在哭,哭了100萬次。就在一天中午,他死在了白貓身邊,從此它再也沒有活過來。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是“貓抱著白貓,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淚,他頭一次哭了。”這句話中的“他頭一次哭了”讓我感到非常疑惑,為什么這只虎斑貓會為了這只白貓而流淚?我現在終于知道了,原來這只虎斑貓已經體驗過愛與被愛的感覺了。如果去愛一樣東西,那在失去它時,就會很悲傷;相反,如果不愛那一樣東西,在失去它時,就不會悲傷。而且這本書中提到過:“貓喜歡白貓和小貓們,勝過喜歡自己。”這只虎斑貓喜歡白貓和小貓們都已經勝過喜歡自己了,那它在白貓死去時,一定會為白貓的死而悲傷的。
我讀了這本書后,覺得這本書十分動人,因為書中的主角——一只活了100萬次的貓愛過一只白貓,又為這只白貓而哭,而且是哭了100萬次,在哭了100萬次后的一天中午死了,又再也沒有活過來。這只活了100萬次的貓在這次死后再也沒有活過來,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只虎斑貓對白貓的愛。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2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時,不禁吃了一驚。我很喜歡貓,但從沒聽說過這只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看了以后,我才明白這只是一篇童話而已。但是我一遍又一遍地讀它,才明白了這個童話想要告訴我們的真諦。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只虎斑貓,他死了一百萬次,又活了一百萬次。他已經不太在乎死了。他活著時,受到了一百萬個人的寵愛,他沒有受寵若驚。
死了后,又有一百萬個人為它哭過,他一次也沒有哭。他的主人很多:國王、水手、小女孩、術師、小偷、老太太。但最后一次,它離家出走,成為了一只野貓。躺在路上,穿街走巷、欣喜若狂。許多的母貓都想成為它的新娘。虎斑貓驕傲地說,他自己是死了百萬次的貓,很了不起。群貓中只有一只白貓看都不看虎斑貓一眼,原來她是美麗的清高貓。虎斑貓呆在她身邊,他們倆生了許多小貓,過著幸福的生活。小野貓們長大了,清高貓和虎斑貓老了。終于有一天,白貓躺在虎斑貓身邊不動了,她死了。這是任何人看了都會感動、感傷的畫面:那只美麗的白貓和慟哭的虎斑貓。當心愛的白貓死去時,它寧愿死去,因為對它來說,沒有了愛,再渾渾噩噩地活一百萬次又有什么意義呢!
虎斑貓摟著死去的白貓嚎啕大哭,不,是絕叫。這只死了一百萬次都沒有哭過的野貓,終于張開大嘴放聲慟哭了!
它是在為無法挽留愛人的生命而悲傷。虎斑貓的眼淚大滴大滴地落下來,他哭了很久很久。最終,他的哭聲停止了,他也靜靜地躺在白貓身邊一動不動了。他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其實,喜歡也喜歡過了,虎斑貓滿足了。人生中有很多來說很重要的人,就像文中的白貓。學會了珍惜,比尋找更難。原來一個人不甘心死去,想了再活,也沒有太多期望,對于我們來說,這些“很少的”,也許現在真在自己的日子里,生活中、在家里、在桌邊。你看見了沒有呢?那只“美麗的白貓”。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3
這個故事的開頭是這樣的: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其實貓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有100萬個人寵愛過這只貓。有100萬個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哭過。可是貓連一次也沒有哭過。
這只貓的100萬次生死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有一回,貓是國王的貓。貓討厭什么國王。國王愛打仗,有一天,貓被一支飛來的箭射死了。這一次,貓活死得很悲慘。
后來,貓又做了水手的貓,魔術師的貓,小偷的貓。還有一回,貓是一個孤零零的老太太的貓。它整天在老太太的腿上睡大覺。最后,貓老死了。這個結局看起來已經很圓滿了,可是貓還要復生。
再后來,貓已經不在乎死亡了。
直到有一回,貓不再是別人的貓了,成了一只野貓,貓頭一次變成了自己的貓。但是貓比誰都喜歡自己。有一天,貓碰到了一只一次也沒有活完的白貓。白貓也與貓一樣特別喜歡自己,它也不想當別人的貓。就這樣,貓就一直待在了白貓身邊。白貓生了好多可愛的小貓。貓現在比喜歡自己還喜歡白貓和小貓們了。貓開始想一直與白貓永遠生活在一起了。可是有一天白貓靜靜地躺倒在貓的懷里一動不動了。貓傷心極了,哭啊哭啊,終于有一天,貓靜靜地,一動不動地躺在了白貓的身邊,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一直在想,為什么以前有那么多人愛過貓,貓都還是不在乎生死,討厭那些生活呢?因為貓一直都不是自己的貓,而是別人的貓,它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從悲慘的死到圓滿的老死,它一直不滿足,它一直在尋找自己理想的生活,直到它遇到那只平凡的白貓,它終于感到了生活有多么美好,它開始害怕死亡了,因為這只白貓是一直平凡的貓,不能和貓一樣生死很多次。最后,白貓還是死了,貓很喜歡它的一生,貓覺得這一生很有意義,已經沒有遺憾,白貓再也不可以復生。它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只貓可以替代白貓了,它愿意陪白貓去另一個世界去生活,所以它陪著白貓死了,貓再也沒有活過來。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4
我讀了《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個故事,內容豐富多彩、各式各樣,講的是:從前,有一只貓,它是一只寵物貓,身上的條紋一道黑一道棕好看極了!可是,它活的很不開心,因為它不想做別人的貓,它想做自己的貓,自己養活自己。它換過一百萬個主人,它也死了一百萬次,活了一百萬次。有一天,它終于有機會做自己的貓了,它自己養活自己,別的母貓都想方設法的找機會嫁給它。最終,它娶了一只虎斑貓做妻子,它們生活的很自在、很幸福、很美滿。
可是,虎斑貓越來越老了。有一個早晨,虎斑貓死了,寵物貓很傷心,哭了一百萬次,哭呀哭呀,最后它也死了,但它們還是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也死在一起。
我覺得寵物貓很可憐,有主人的時候它不快樂,不快樂了一百萬次,最后,它成了自己的貓,它很快樂,它娶了一只虎斑貓,最后,虎斑貓死了,寵物貓哭了一百萬次,最后,它也死了。所以我覺得他很可憐。
做人也是一個道理,要自食其力,做一個最完美的自己。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5
在茫茫書海中,我們終于找尋到了大家心中的那份共同的摯愛。這只貓太吸引人了,讀讀,再讀讀!捧起手中書,細品其中味。這是一本在日本被贊譽為“被大人和孩子愛戴,超越了世代的圖畫書”,“描寫了生與死,以及愛,讀了一百萬次也不會厭倦的永遠的名作。”
書籍就像孩子們的好友,陪著他們度過靜謐時光。從此,時光像裝了發條,希望在閱讀中待久一點。這只為了自由,一次次地死去,毫無眷戀;為了自由,又一次次地活過來,充滿希望的虎斑貓到底還經歷怎樣的生死輪回?
好想知道啊!此時,孩子們正回味著語言,開啟想象的大門,用雙手告訴大家這只虎斑貓在他們孩童的世界里是有各種各樣的生死歷劫。貓被不同的人豢養,瞧,他們為這只貓找到了許許多多的新主人,也讓它在不同的生死道路上輾轉輪回。
心之所愛,因為愛,所以愛,借此讀書會,隨著孩子們一顆顆童心,真正走近了這個故事,走進了這只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因為遇見了它,從此最浪漫的事就是和白貓一起慢慢變老,甚至為了白貓不再活過來。因為愛,所以愛。因為動了真心和凡心,虎斑貓失去了不死的神力。這種愛的代價,即使付出了也仍然要愛,可見這是愛的寶貴,愛者的真誠。當我解說著,這虎斑貓與白貓之間的幸福就像大家的爸爸媽媽們那樣真心相對,真情相愛時,孩子們便個個高高地舉起稚嫩的小手,說,想要用聲音分享這愛的喜悅。
聲聲入耳,聲聲傳情,孩子們用美妙的聲音向大家傳播這份代表著貓的愛,代表著爸爸媽媽的愛,甚至也代表著爺爺奶奶的愛,老師,同學,大家與自己相互的愛。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6
每個人都是看童話長大的。我看過許多童話,比如丹麥的安徒生童話,德國的豪夫童話,英國的王爾德童話,中國的葉圣陶、張天翼、孫幼軍寫的童話……
今天我向大家一本書叫《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它的作者是日本的佐野洋子。故事是這樣寫的:有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它是一只漂亮的虎斑貓,有100萬個人寵愛過這只貓,有100萬個人在這只貓死的時候哭過。
可是貓連一次也沒有哭過。它當過國王、水手、馬戲團魔術師、小偷、老太太、小女孩,還有很多人的貓,一共有100萬個人。但它一點也不開心,也不幸福。第100萬次,那只虎斑貓成了一只野貓,大家都知道它死了100萬次也活了100萬次,不管是哪一只母貓,都想成為貓的新娘。只有一只貓連看也不看他一眼,它是一只美麗的白貓。貓不管是怎么炫耀自己,白貓都只是“噢”的一聲。貓實在忍不住了它問白貓:“我可以待在你身邊嗎?”白貓答應了。
就這樣,它一直待在了白貓身邊。它們生了好多可愛的小貓。再也不在炫耀自己。很快小貓們就長大了,一個個走掉了。虎斑貓和白貓都變成了老貓。貓多么想和白貓永遠活下去啊!有一天,白貓靜靜地躺倒在貓的懷里一動也不動了。貓抱著白貓,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淚,貓頭一次哭了。從晚上哭到早上,又從早上哭到晚上。哭啊哭啊,貓哭了有100萬次。早上、晚上……一天中午,貓的哭聲停止了。貓也靜靜地、一動不動地躺在了白貓的身邊。貓再也沒有起死回生過。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真正的愛,就是學會愛別人。
關于《活了100萬次的貓》的讀后感 篇7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聽說過“九命怪貓”這個說法吧。從奶奶的口中得知,世界上所有的貓都有九條命,這并不令人驚訝。可是,有誰看過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呢?這圖畫書中的虎斑貓就活了一百萬次,有一百萬人在他死的時候為它哭泣,可貓卻從未哭過,這是為什么呢?
我從圖書室中拿出《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心生疑惑,輕輕翻開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貓曾經是國王的貓,國王喜歡打仗,可貓不喜歡,貓討厭國王;貓曾經是水手的貓,水手在水上工作,可貓不喜歡水,貓討厭水手;貓曾經是老奶奶的貓,老奶奶喜歡在屋子里,可貓不喜歡,貓討厭老奶奶……虎斑貓一次又一次死去,一次又一次復活。我想,貓之所以沒有哭,那是因為他討厭這些人類,表面上對自己好,其實只是把自己當做一種工具,一個玩偶。貓心底里向往自由,向往充滿意義的生活。或許對于這只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來說,在人類保護下的生活毫無意義,只是在虛度光陰,而不受任何人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是多么渴望啊。
看到這里,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今年是中國成立60周年。在60年前,我們炎黃子孫也跟虎斑貓一樣,生活在別人的拘束之下,無法過著自由的生活。如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在溫暖幸福的家庭里生活,在同學老師的激勵下努力,我不禁想起《快樂的節日》這首歌曲,它正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繼續往下看,動人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
貓終于變成了野貓,許多貓圍繞在它的身邊,貓卻視而不見。貓向一只白貓炫耀自己活了一百萬次,白貓卻只是“恩”了一聲。最后,貓和白貓在一起生了許多小貓,白貓死了,貓哭了好久,之后也死了,并再也沒有活過來。虎斑貓已經有意義地活過一次,它用全部的愛去愛自己的伴侶和孩子,同樣也感受到了親人對他的愛。這一次,他再也沒有遺憾。
虎斑貓沒有情感地活了一百萬次,不如有愛地活一次;他無法體會生命地活一百萬次,更不如用生命付出愛的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