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讀后感350字(精選7篇)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350字 篇1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難忘的一課》,讓我感受到了中國臺灣人民的愛國之情。那句簡單的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尤引起我的共鳴,讓我不禁敬佩起中國臺灣人民。
《難忘的一刻》一文敘述了在抗日戰爭勝利后,作者在中國臺灣的一所學校里,跟著師生一起學習了一句國語:“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后來老師帶著作者來到他們的小禮堂,看到墻上掛著的都是中國自己的偉人像,不禁激動起來,重復著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讀完這篇文章,我有所感悟:我們要熱愛祖國多為祖國做貢獻,使國家富裕起來,不再受其他國家的人侵略!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中國臺灣人民那么熱愛祖國我們怎么能落后呢?
在中國臺灣“光復”之前,中國臺灣一直與祖國分離,被日本侵占統治了整整五十年!在這五十年內,日本人采取軍事占領,經濟掠奪,奴化教育等種種手段奴役中國臺灣人民。直到公元1661年3月鄭成功率兵來到中國臺灣,經過了八個月的戰斗,才擊敗了荷蘭侵略者。鄭成功的愛國精神一直備受海峽兩岸人民的稱頌。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簡單單的話,不僅是臺灣同胞的心聲,更是中國人民的心聲。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350字 篇2
讀了《難忘的一課》我感到無比地憤怒。《難忘的一課》寫了抗戰勝利收復中國臺灣后,一位中國臺灣的年輕的老師教孩子們學習國語。這一幕是多么感人啊!但是由于清。在1860年與日本在船上簽訂不平等的《馬關條約》,把中國臺灣忍痛割讓給日本。從此中國臺灣就被日本整整統治了50年!這群可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還不讓臺灣同胞學習國語,這是多么可恨啊!
不過讓我興奮的是,在爺爺的領導下,我們八路軍打敗了日本人,取得了八年抗日戰爭的勝利。更讓我興奮的是在1945年時,日本無條件地把中國臺灣島歸還給我們中國,臺灣同胞們終于可以重新學習國語了。
我相信,在不久的以后,中國臺灣將會像香港。澳門一樣回到祖國的懷抱!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350字 篇3
1661年3月,鄭成功收復臺灣,而1894年日本侵略中國,中國臺灣又被日本戰領了。
文章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后,文中的我在一座鄉村小學,看到了一位中國臺灣老師正在教孩子們學習國語的動人場面。讓我感到深深的溫暖。
讀了《難忘的一課》,我心里感到無比憤怒,日本人為什么不許中國孩子了解自己祖國歷史上的偉人?為什么不許中國孩子學習國語……這一個個刻骨銘心的問題,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底,中國人的心底。而這也告訴我們日本人的罪惡,日本人妄想使中國永遠受日本的統治,妄想讓人們忘記自己的祖國。不!這不可能!
日本人為什么要傷害中國人?為什么要把中國的土地奪走?望著那些不平等的條約,作為一個中國人,難道不覺得憤怒嗎?日本人妄想使中國人永遠受日本的統治,妄想用戰爭把中國的土地“租借”給日本。不!這不可能!
雖然中國臺灣人民的“身體”在日本,但是“靈魂”早已入住進中國的土地。看,中國臺灣“光復”不久,有許多小學教師都已經開始教孩子們中國語言,雖然不太標準,到時他已經駐進孩子們的心田。
中國,一個巨人,一個覺醒的巨人,一個震驚世界的巨人。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350字 篇4
讀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我的心中不覺涌起了一股熱勁。
中國臺灣光復以后,中國臺灣人民都學習自己中國人的國語。雖然他們初學,但是中國臺灣人民是用一顆火熱的心來對待,那一排排墻壁上貼滿了中國的偉大人物:諸葛亮、鄭成功、孔子、孫中山……文中這一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抒發了作者的愛國之心。
中國臺灣還未光復前的那些年代,我們受帝國主義的統治。那時,他們不許中國的孩子了解自己祖國歷史上的偉人,妄圖使中國永遠受日本的統治。我們長期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下,雖然我們那時是一盤散沙,但是我們也知道團結,我們自己也不想都受他人的統治。我看見,日本侵略者刀上的最后一滴血,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這幫可惡的侵略者,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這種苦難一去不復返了。但是我們十三億人的愛國之心是不會消失的。
讀完那篇文章,我想起了五月十二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那時有多少人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是中國政府和十三億人民救了他們,那是什么?正是我們的愛國之心。天下人民為一家,我們正是這樣,愛國之心正在我們的心中火熱燃燒。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350字 篇5
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并向中國挑釁引發中日甲午戰爭,由于清朝而遭到失敗,于1895年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中國臺灣被割讓給了日本,被日本整整地統治了50年!在帝國統治時期,日本采取了軍事占領,經濟掠奪,奴化教育等種種手段奴役中國臺灣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才把中國臺灣歸還給中國。
從《難忘的一課》中,我感受到了中國臺灣人民濃濃的中國情,他們學習祖國文字,他們永遠記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這種血脈之情,隨著時間與空間的改變,永遠不會忘記。如今,中國臺灣這個迷失方向,暫時找不到回家路的孩子,終有一天,會回到母親的懷抱,因為血濃于水,中國臺灣兒女們的心中永遠暢響著;我是炎黃的子孫,我永遠愛著我的中國母親。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350字 篇6
最近,我學習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后,感到非常激動,心久久不能平靜。
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后,作者在中國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中國臺灣教師認真地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漢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了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
中國臺灣“光復”不久,中國臺灣教師為了讓孩子們認識祖國漢字,認真地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們;而且還在禮堂里看到中國歷代偉人像,這使我感受到了中國臺灣人民對祖國的濃厚情誼,對民族的強烈精神,這一顆顆火熱而真摯的心也使我融入到了他們那種認真學習的氣氛中。
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我們學習時的情況:生活在鄉村里的孩子們上課時認真地聽講,而我們上課時卻東張西望、開小差、搞小動作,不僅使其它同學聽不了課,還影響老師講課。鄉村里的孩子們在讀書時,是認真而高聲地朗讀,而我們卻無精打彩地朗讀書。在鄉村里的孩子們只有簡陋的小教室,而我們卻在一間明亮、寬敞的教室里學習,而且我們的老師還利用電腦,使我們能加強對課文的了解。同樣是學習,雖然我們擁有更好的教材,但為什么鄉村里的孩子們卻對學習怎么認真、積極呢?難道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嗎?不是,只要同學們對學習有一種新看法,認為它是一樣能使我們快樂、富有情感的事物,那我們也會像鄉村里的孩子們一樣,和學習結為好朋友。
課文中的中國臺灣教師和孩子們的那種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和強烈的民族精神使我非常感動,更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是他們那種學習精神。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350字 篇7
今天,讀了《難忘的一課》,我被中國臺灣人民濃濃的愛國之情感動了。
《難忘的一課》講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后的一天,一位中國大陸船員在離高雄港口不遠的一所鄉村小學里,看見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教孩子們學習國語,他被感動了,也坐下來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讀到這兒,我也被深深感動了!是啊,中國臺灣自從1895年以后就被日本侵占了。在被侵占期間,日本人不準中國臺灣人民學習國文,講國語。而今,人們終于又可以與祖國的語言親密接觸了,這是多么難得的事,多么值得珍惜的事呀!
當讀到船員跟著老師去參觀禮堂,看到了里面重新掛上了中國人民自己的偉人像時,我想到,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臺灣人民永遠忘不了祖國的語言和偉人,永遠忘不了海峽兩岸的骨肉親情。
現在,中國臺灣一些分子,妄想將中國臺灣從祖國的懷抱中分裂出來,但我想:“海外華僑不會答應,中國人民不會答應,中國臺灣人民也不會答應!”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國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讓我們海峽兩岸人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