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詩》讀后感
明日的糧食與灰燼
這是絕望的麥子
請告訴四姐妹:這是絕望的麥子
永遠是這樣
風后面是風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還是道路
這首詩寫于他死前不足兩個月,可想而之,失戀對他的影響有多大。我們自然不能排除這一可能性。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雖然眾說紛紜,但亦只是猜測而已。紀伯倫說的對,詩人的死是生。的確是呀。我們說詩人自殺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中國有,外國也有,比如葉賽寧。但這容易產生誤解,似乎大家都覺得詩人很脆弱。其實,詩人的確比常人更敏感,更容易被周圍的事情觸動,他們的觀察極為敏銳,洞悉這社會的一切,但這也是他們的悲劇——不是因為他們更脆弱,而是他們知道得更多。他們得不到世人理解。他們不過是把從天使那聽到的告訴人們,但卻被人們視為異類。不一定是身體上的,但心靈絕對被誤解了。這是詩人,一個真正的詩人的悲劇所在也許死對他們而言,是真正的解脫。
讀海子的詩,一定要用心去讀,因為海子是個用心寫詩的人。他的每首詩,都是他的孩子。
我讀海子的詩,最初的沖動是自己那時很憂郁,對生活失去希望,覺得很絕望無助。但讀了海子的詩,我發現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悲觀。海子在很多詩里面都贊美生命,他覺得活著很珍貴,贊美這珍貴的人間,如他所說: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太陽強烈
水波溫柔
一層層白云覆蓋著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徹底干凈的黑土地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泥土高濺
撲打面頰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
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從這首詩里,我們看不到任何一點對生活的抱怨,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幸福的人,幸福無處不在,只要我們肯用心去體會。植物是幸福的,愛情是幸福的,雨水是幸福的,我們人類,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呢?
很多人都誤解,覺得海子自殺了,讀他的詩,人也容易走向極端。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解。我讀海子的詩,從來沒感覺到什么悲觀,我感覺到的是他的真摯和熱情。他把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寫在了詩里面。他從不吝惜自己的贊美,就像他不吝惜自己的祝福一樣。他祝福所有人,哪怕你是陌生人,他贊美一切美好,他熱愛自然,從他的筆名就可以看出來。海子,并不是什么海洋之子的意思,而是西藏的湖,當地人稱為海子,海子熱愛自然,由此可見。他贊美大自然,在他眼中,大自然是一個美麗結實的女孩,我們看不見她,她仍在遠處愛著我們(《大自然》)。在他眼中,大自然是美麗的,她從不吝惜自己的愛,她的愛無處不在。這有點像道家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自然對每個人都一樣愛,不論貧賤富貴。 海子出生在農村,在農村生活了十五年,他說他要寫農村寫十五年,可惜他沒寫完就隕歿了。我也生在農村,在農村生活了近二十年,讀著海子的詩,總有一種親切的感覺。他所寫的村莊,總給人一種寒冷而凄涼的感覺,或許,中國的農村就是如此吧——落后、安靜。人們天天勞作,只為了自己的胃,以及繁衍后代。這是中國農村的真實寫照,幾千年來,中國的農村都是這么樣過來的,即使到現在,也還是這樣。海子是農民之子,他的詩寫的是最真實的農民農村,自古以來,中國的詩詞歌賦,從來都很少涉及農民和農村。而海子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他農民的淳樸,他是中國的農民詩人。由此,我想到了葉賽寧,他是俄羅斯的農民詩人海子是中國的農民詩人,他們兩人真的很像,就連結局也是一樣。海子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從他寫的《詩人葉賽寧》里我們可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