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讀后感(通用5篇)
《千字文》讀后感 篇1
暑假期間,我除了上奧數、作文、英語、古箏這幾個培訓班外,抽空就看《千字文》。《千字文》這本書是南北朝時的周興嗣所編,四字一句,一共250句,剛好一千個字,簡稱千字文。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諸多方面,讀起來押韻上口。雖然它有很多內容我感到不好讀也不好懂,但我看了它的注解、解說和配寫的一個故事后,總算是把千字文讀懂了。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增長了很多知識,又懂得了很多道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首詩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比如,在“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已長。”這首詩中,我懂得了:知道自己有了過錯就一定要改正,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也一定不要放棄。還有我們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一定不要夸耀自己的長處,用今天的話來說叫寬以待人,謙虛謹慎。在“蓋此身發,四大五常。恭惟鞠養,豈敢毀傷。”這幾句中我明白了:我們的身體發膚,一言一行,關系到四大和五常。只有謹慎小心地想著父母的養育之恩,哪里還敢毀壞損傷它呢?看到這里,我想我不再討厭我的卷頭發了,因為,這是父母送給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喜歡它。
書中也有許多人物讓我非常敬佩,比如說《黃香溫席》、《閔損勸父留母》、《蔡順分桑葚》等等。在《黃香溫席》中,小黃香為了讓父親在睡覺時冬暖夏冷,放棄了多少玩耍的時間啊!而我們現代的一些同學,因為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愿望,就和父母生氣,這真是太不對了。再說說閔損,為了家庭和睦不知受了多少苦,最后還幫狠心的后母說話;還有蔡順,把好的桑葚給母親,不好的給自己,真可以把老首領的話改為:“我們現在生活的這么好,還沒有這些窮苦人家的孩子會孝順父母”。
讀完了《千字文》,我想:我一定好好學習,不但要做個有學問的人,還要做一個有孝心、愛心的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個不懂就問的人,一個注重禮儀,堅守情操的人。
《千字文》讀后感 篇2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每天我們班教室都會傳出同學們誦讀《千字文》的朗朗讀書聲。《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南朝梁的周興嗣編寫的一部文化經典,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部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這部經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復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書中的知識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墻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千字文》里有許多關于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有關做學問的語句雖然不多,但是作者卻把道理說得很透徹。《千字文》還教我們做人要有高尚的品格,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書中還有很多歷史故事,增強了我對歷史名人的了解。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據史書記載,這篇構思精巧、富有韻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一位叫周興嗣的人于一夜間編成的。
公元六世紀初,梁武帝蕭衍博通眾學,擅長文學,雅愛書法。他對王羲之的書法推崇備至,因而命人從王羲之的墨跡中,選出一千個各不相同的字,讓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用四言韻文的形式將其編撰成文,字句間要求有密切聯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韻味,以供兒童學習識字,并從中掌握必要的知識。
周興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將《千字文》編成,不過,第二天,他竟已是兩鬢斑白。
《千字文》用整整一千個不同的字連綴成篇,內容涵蓋自然、社會、歷史、倫理、修身、處世、教育、農藝等各領域,匯集了大量的歷史故事、成語典故、格言諺語,其內容豐富,知識面廣闊,天文地理,自然社會,無所不包,這正是它歷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此外,瑯瑯上口、易記易背的形式,也是它得以廣泛流傳的重要因素。全篇采用四字句,簡要精練,押韻合轍,音調鏗鏘,易于引起兒童的興趣,這恰恰符合蒙學認知的規律。
我自從讀完了《千字文》和看過DVD,明白了很多道理。
比如說:盤古開天辟地,開天辟地時,天黑黑的,地黃黃的,宇宙、地球一片混蒙蒙的。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星辰布滿天空。地球和宇宙就像一個大大的垃圾堆,簡直是渾水摸魚。
讀了這個小故事,我讀后感到:雖然我們這個地球現在還是鮮潔的,就像在池邊看魚也能看到池底。雖然我們國家的人民還是和睦相處,和顏悅色的,每天都是那樣快樂,健康地成長。雖然國家發達好了,科技進步了許多。可是一不小心,就會被污染橫掃千軍的,這個世界將變成一個可怕的世界,沒有花草樹木,沒有動物,自然也不會有人類。人類有可能“受到懲罰”、“洪水來掩蓋”、“火災來毀掉我們的家園”、“它們會毫不留情”,因為這都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
這個世界創造出來不容易啊!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它吧!保護大自然母親吧!讓生產物體的濃煙不要再有了,讓捕捉野生動物的人不要再有了。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動物吧!不要讓這可愛、美麗的世界永遠消失,它永遠存活吧!這個世界創造出來不容易啊!
希望大家支持我,支持我的建議吧!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是我們的家園啊,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它吧!
在學校組織的讀書活動中,我拿到了一本書——《千字文》。這本書不僅介紹了朝代變更:商湯滅夏,周武王滅商建周,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
同學們,你們知道《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嗎?它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的將軍廉頗因為自己戰績卓越,看不起宰相藺相如,而大度的藺相如為了國家的安危,非常尊重廉頗,處處讓著他。廉頗得知實情后非常后悔,自負荊條,上門請罪,從而流傳了這段“將相和”的歷史故事!它告訴我們有錯要及時改正,才能取得他人的原諒。
《當惜分陰》這個故事我也很喜歡。它講的是晉代名人陶倪,小刻苦讀書,從“舉孝廉”進入仕途,先后做過長史,刺史,曾被封為長沙郡公,都督,大將軍,五十年間歷任多種要職。無論政務多么繁忙,戰事如何頻繁,他都要利用一點一滴的時間讀書習武。取得了卓越的軍功和政績。我讀后得到了很大的啟發:時間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關鍵是看我們如何使用它,古人云“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珍惜分分秒秒,把精力都用在學習上,長大成為祖國的有用人才。
我愛讀這本書,它使我了解了歷史,增長了知識。
《千字文》讀后感 篇3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每天我們班教室都會傳出同學們誦讀《千字文》的朗朗讀書聲。《千字文》是我國南北朝時南朝梁的周興嗣編寫的一部文化經典,迄今已有1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本 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這部經典4字為一句,共有250句,一千字,是名副其實的千字文,而整本書竟然沒有一個字是重復的,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力深厚。書中的知識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多彩,從自然現象到社會歷史,從農業生產到發明創造,從做人做事到言談舉止,從宮墻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作者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們一一道來。雖然這部經典創作的年代離 我們已經很遠了,但是,今天我們讀它仍然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 長,讓我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明白了道理。
《千字文》里有許多關于做學問的語句,對我有深深的啟發。“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守真志滿,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移
意志,甚至玩物喪志。“孤陋寡聞,愚蒙等誚。”學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 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有關做學問的語句雖然不多,但是作者卻把道理說得很透徹。《千字文》還教我們做人要有高尚的品格,要學會和別人相處。書中還有很多歷史故事,增強了我對歷史名人的了解。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 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在多讀、多背中享受這部經典美文帶給 我們的樂趣吧!
《千字文》讀后感 篇4
暑假里我讀了《千字文》,它涵蓋了天文、地理、歷史、倫理等多方面知識。它向我們訴說了人生之道,思想之悟。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孝當竭力,忠則盡命”。我們要奉養父母,對父母盡孝應當盡心盡力。正如漢朝人蔡順,很小時爸爸就去世了,從小與媽媽相依為命。有一次,蔡順出門采野果吃,回家路上卻被強盜攔住了。強盜本來想搶蔡順的東西,看見蔡順只采了一點野果,可用兩個籃子裝。強盜頭子問:”小伙子,這么一點野果還用兩個籃子裝,是不是腦子不靈光啊!”別的強盜都哈哈大笑起來。強盜后來才知道蔡順將成熟放在一個籃子里給媽媽吃,將不成熟的放在另一個籃子給自己吃,強盜被蔡順的孝心感動了,不但沒搶,還送給蔡順一頭牛和三斗米,讓他回去孝順媽媽。
以前,在我小的時候,不懂得孝順父母。當有我喜歡吃的東西,經常不肯給父母一起分享,而是占為己有;當父母下班回來的時候,聽到門鈴響后,我慢悠悠地去開門;當父母進門后,我還繼續玩玩具,好像沒看到一他們樣,也不跟父母打招呼;當大家一起吃飯時,我將好吃的菜放在自己面前,自顧自的吃;當父母生病時,我只顧自己玩,不會對父母噓寒問暖,有時還會因為父母生病沒精力管我而暗自高興。
自從讀了千字文后,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懂得了孝順父母,懂得了尊重父母,懂得了理解父母。當有好吃的東西,我會留給父母吃,與他們一起分享;當父母下班回來時,我一聽到門鈴”叮鈴、叮鈴”響起,我會象箭一樣跑過去開門,并將拖鞋整齊地擺好;當父母進門后,我會大聲向他們問好,并端起水杯給他們喝水;當我們一起吃飯時,我會幫父母盛飯,將好吃的菜放在爸媽面前,還時不時幫父母的夾萊;當父母生病時,我會關心他們,幫他們端水拿藥,講笑話給們聽,讓他們忘記生病的痛苦。
千字文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告訴了我百善孝為先,做人應當知恩圖報。
《千字文》讀后感 篇5
之前在家里休息的時候,看到書上說,應該看一些優美的散文,詩詞之類的,讓自己保持心情愉快,于是就想到了看童話寓言。然后我興沖沖的問言君要書單,言君推薦了拉封丹寓言,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王爾德童話,還有便是國內的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千字文等節奏感強的作品。
千字文推薦周興嗣著的,聲律啟蒙推薦吳冠中插畫版,安徒生童話推薦葉君健版,格林童話推薦楊能武譯本。選書的原則是:原作者+好譯者+靠譜出版社,比如:上海譯文,人民文學,中央編譯等。
根據言君的推薦,去淘寶選了千字文,聲律啟蒙,安徒生童話。在看簡愛的時候,也在斷斷續續看千字文,因為千字文比較簡單,已經通讀了一遍。千字文的每一章都是一首四言詩,配翻譯,再配上和詩有關的小故事,是一部袖珍版的百科全書。
讀第一篇的時候,開篇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一股熟悉的陌生感撲面而來。熟悉是因為很多小說,都是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為開頭的,尤其天地玄黃還是很多武俠小說喜歡用的橋段命名;陌生是因為,一直不知道天地玄黃的出處和故事,以為是很高深的內容,卻沒想到原來是文化的啟蒙。多讀書的好處,就是把很多耳熟能詳的的句子和故事,找到正確的注解和出處,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是中國神話里講述世界起源的故事。我很好奇盤古的那把斧頭是哪里來的,照理說,混沌的世界里應該什么都沒有,礦石之類的都是后來盤古變的,那么,盤古開天辟地的斧頭是哪里來的呢?是不是在盤古之前,曾經有過世界,只是因為發生了變故,世界又變成了一片混沌呢?我覺得這個問題難倒我了,不知道有沒有哪個朋友可以幫我解答的。
感覺千字文還是很值的看的,雖然很多的道理和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但經典就是經典,我們依舊能從這些故事里,汲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