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里的歐洲讀后感
米開朗基羅:老板,我做雕塑你出錢不要說話,說了也白說
1492,米開朗基羅的發現者和庇護人洛倫佐去世,政治斗爭中米開朗基羅失去依靠逃往羅馬,完成《圣殤》后又受教皇委托設計教皇陵墓,沒能完成欠下委托費用又逃離羅馬。1501回佛羅倫薩。有一件挑戰性事情——要用一塊 5米高的完整大理石完成一座雕塑。49歲的達芬奇不置可否,26歲的米開朗基羅主動承擔。完工,委托人對雕塑指指點點,米開朗基羅假意答應修改,爬上梯子撒下一把粉末讓底下人看不清,然后未作任何修改爬下來。這就是15XX年完成的傲然立于韋奇奧宮門口的龐然大物——雕塑《大衛》,完美的身體憤怒的眼神,古典而充滿力量的風格。
競聘: 成功者履職做出經典,失敗者改行創造奇跡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雕刻,共和國以雕刻比賽的方式確定人選。兩個重要競爭對手,吉貝爾蒂勝出,布魯內列斯基落選。前者不負眾望,所雕兩扇金色銅門,成為雕刻史上不可磨滅的經典,后來被米開朗基羅稱為“天堂之門”。后者從此放棄雕刻專攻建筑。所設計建造的大教堂穹頂成為當世最大的奇跡。在它之后,羅馬的圣彼得大穹頂才成為可能。
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
富人借錢給國王 未見“均平富”
羅馬帝國之后歐洲分裂為若干小國,小國分若干領地,領地分許多莊園,中世紀莊園就是一座小城,四周有防御工事,外是大片村莊田園,村莊居民隸屬莊園領主,為其種植養殖,接受領主的保護。在中世紀各自為政的小天地沉睡6XX年之后,貨幣復蘇銀行家出現。佛羅倫薩是貿易中心,銀行家開始獲得巨大財富,在他們的賬目上,赫然列有借給英王和法王的巨額資金。他們靠金錢獲得土地與貴族對抗,結成聯盟爭奪對城市 的統治權。
這個政府不搞鞏固政權的繼續革命而是搞人文主義
13世紀出身于富有商人家庭的但丁卷入權力之爭成為代表富裕市民的“白黨”主力,遭對手打擊被流放,放逐中寫下了永恒的詩篇《神曲》。但丁死后斗爭繼續,佛羅倫薩的新興富人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政府——城市共和國。有財產的家庭組成政府,按照貢獻分享權力。塞廬塔特將人文主義帶入政府的統治,強調個人性、人文知識和世俗世界的責任,促成了長達百年的開放與活躍。受過教育、喜好哲學、躍躍欲試的年輕人越來越大。哲學家進入富人的府邸清談,建筑師和雕刻家給富人建造彰顯地位的宮殿,畫家獻上繪有富人家族面孔的畫作。
15世紀佛羅倫薩富有的家族積累了崇尚新鮮思想與創造的活躍氛圍,他們極端富有享受生活又熱愛新事物,投資藝術蔚成風氣。
美第奇家族歷經5XX年風雨屹立不倒, 歷經無數次革命的我們可舉出一例?舉不出就承認“神奇”
從1434到1737,美第奇家族在意大利無數的戰爭、政變和局勢爭端中屹立不倒,經歷了中世紀、文藝復興到啟蒙的多次革命,可以說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變革年代。
美第奇家族不倒的神奇,可以打個比方來看。中國某一家族從清朝到民國,從抗戰到新中國,從新中國開始到經歷包括文革在內的許多運動到改革開放,能一直保持強大的,有嗎?
到今天還可以參觀:美第奇府邸,府邸隔壁圣洛倫佐家族教堂,其中的小禮堂有米開朗琪羅晚年杰作____美第奇家族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