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寒假學生讀后感
《藍天下的課桌》讀后感 (雪晨)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藍天下的課桌》,使我受益非淺。
在書中,作者采訪了眾多農村來城務工家庭,忠實記錄了進城務工家庭的孩子在相對陌生的環境中的學習和生活的真實境況。作者從大量第一手采訪資料中選取了感人和奮發向上的典型案例,還原了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困境和他們對理想的不懈追求。
魯達欣是個非常懂事的小男孩,因為家里窮,他在空閑的時間經常去拾荒,用拾荒賺來的錢給自己交學費。他身上的衣服都是被人送的,顯得很舊。所以班上的調皮男生和他吵架時總會嘲笑魯達欣的衣服,但是這些魯達欣都默默的忍受了。雖然他家里很窮,但是他懂得要認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俗話說的好“人窮志不窮”,在魯達欣身上,我看到了這樣的好品質。他在人生道路上,為了激勵自己,在家里的墻上寫下了這句話:溝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過去,頭上依然是藍天,腳下依然是大路。這是他在報紙上看到的,頗有點“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的味道。告訴我們,只要你勇敢面對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永不言敗,就一定能成功的。魯達欣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一次,一位男孩嘲笑魯達欣的媽媽是拾荒的,但魯達欣并沒有被他擊敗,而是對他說了一句:“是的,我是窮,窮怎么了,我的成績比你好!”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嘲笑他了。
還有一位令我感慨萬千的主人公就是苦澀的孫思甜,她的苦澀在自己的媽媽,從小與爸爸在一起,當別人一提到她的媽媽,她那怎么也止不住的眼淚,讓我深深地動容。爸爸為了讓思甜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整天早出晚歸,不是工作,就是在空閑的時候打牌賭博,贏點錢,但是錢沒贏來,卻輸給別人不少。孤單的思甜因為是自己家鄉的戶口不能上最好的學校,一所“天使學!笔樟袅怂。思甜放學后都不見爸爸的影子,在這黑乎乎的房間里,她只能默默的哭泣。因此,這厲害的女兒當上了小小管家婆,看著爸爸賴在麻將桌上不想走,思甜就會大叫大嚷說:“你把錢都賭光了,我們還怎么活啊!”說著,又流下了感人的眼淚。不過,對女兒的疼愛,使得爸爸心甘情愿地犧牲自己的幸福。思甜從小的愿望就是上一所好的大學,將來努力掙錢,讓爸爸過上幸福的日子……
當我合上這本書時,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抬頭就能看見的是什么?是一望無際的天空。蔚藍的天空就仿佛孩子們純凈的心靈,亮晶晶的,沒有一絲雜念。而在藍天上漂移的云,是年齡和青春的煩惱,但是,風,很快的帶走了云,天,還是蔚藍的。低頭之后發現的是什么?是一張刻滿歲月痕跡的課桌。不整潔的課桌就像是孩子們難忘的過去,灰蒙蒙的,很重很重。而課桌上的痕,是堅強和執著的勇氣,鼓勵他們,走下去……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兆林)
在這個寒假的閱讀中,有一本書給了我很深的感觸。它是出自16世紀,文學家丹尼爾·笛福的著作——《魯濱遜漂流記》。
書里面的故事情節,真是充滿了驚險與刺激。魯濱遜一心想去航海,他瞞著父親出海,一次航行船在途中遇到風暴失事,唯有魯濱遜一個人幸存下來,漂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他搭起簡易的帳篷,用簡單的材料制作家具,獵野味為食,飲溪里的水,度過了最初的時光。他后來在島上種植大麥稻子,自制工具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還捕捉并馴養野山羊,制作陶器,保證了自己的生活需要。魯濱遜還救出了一個被俘的野人,并給他取名。此后,那個野人成了魯濱遜忠實的仆人和朋友。最后,魯濱遜憑著自己的智慧離開了荒島。這時,魯濱遜已在島上生活了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