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天涯》讀后感
人生為什么會走向妥協呢?比如戲子,比如妓女,比如墜落的文人!他們沉淪的背后都站著一個必須的使命,比如妓女要維持生計,比如文人要那些虛浮的面子,比如背后親人的厚厚的期盼,當這些他們以為的必須,自己的力量無法實現的時候,只好借助那些違心的手段了。維持面子不易,而現實的生計更逼迫,所以,當身的需索過于強烈,卻又無果,只能讓心靈妥協。所以,那些從心所欲的文人更可貴,因為他們可以割舍身的需要,而維持心靈的需要!
人在世間,是個不斷尋找的過程,是否活成了一團沙,還是活出了一座塔,全在于個人的修為。高立偉是可貴的,無論怎樣的環境變遷,他都能牢牢知曉自己內心的要求,自己生命的需索,并向之走去。而其他的人,身在不同的環境中,漸漸被環境花了眼睛,亂了陣腳,隨環境而遷移,最終自己是誰,為什么而來都迷糊不清了。
人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不停幻滅的過程。如高立偉當年的豪邁情懷,以為自己背負著某種特殊使命,年歲漸長,在生活里掙扎后,才知道自己也不過是上帝眼中的庶子,在時間長河中渺如微塵。愛情和婚姻,也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幻滅。其實,生命的結局或者情感的結局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活過的過程,是否用心過!即便看穿了浮生萬事,生命的短暫浮沉,卻是我們必須要經受的,不活過這樣的真,就沒有資格談空!
所有的感情歸于空幻,但唯一不同的是,感情中是否用了真心。如張曉禾和高立偉之間,他們不同于什么情場高手的做戲,因為彼此有過最真心的嵌入,就有了不同反響的意義。其實,感情如此,人生不也這樣嗎?用心活過的人,就是無愧于人生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