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聊集讀后感
不向美人頭上立,偏從湖海浪中浮;點破碧波三萬頃,老荷尖上暫悠悠。
相當瀟灑的自許小品,這在老流氓那種沉郁頓挫的詩風中,很少見,可能是作者性格的另一方面不經意的流露罷。
另外一首<<馬詩>>,雖然立意不錯,但意淺詞陋,不應該是老流氓應有的水平。
來看看另外的三首五言:
<<蘇東坡與青城山研討會即興>>
好鳥鳴深樹,幽居集眾賢;豁眸驚挺拔,洗耳愛潺湲;濁酒欣同飲,清詩喜共研;他年息塵事,來臥白云邊;
<<海>>
出沒金烏所,風濤自古今;乘桴思隱士,銜石想冤禽;漲落三山動,乾坤四極沉;木華有佳賦,猶作大潮音。
<<芳草>>
茸茸接空碧,寂寂動人愁;萬古青如此,三生夢未休;芳馨寄前哲,摧折任時流;更有歲時薦,清高孰與儔。
“漲落三山動,乾坤四極沉”奪魄之句,而“萬古青如此,三生夢未休”更見豐神。
以我來猜,老流氓的師乘有兩處主要脈絡:一是杜甫,二是古詩十九到建安一路。立意高古、綿里藏針,明顯與宋后的風氣有別。而以景象宏遠、絕少盤空硬語的語態來看,如果老流氓能在難度更大的五言上多下工夫(這種體裁好象更適合他),假以時日,必有大成。
古典詩詞的語態掌握得已有相當火候。
老流氓在格律方面懂得比許多人多得多,但他這方面的優勢我不愿意多說, 他的才能也不應該止于一個格律專家的。
感覺上老流氓似乎還有更好的東西沒有選進來。
我并不相信有先進的文學體裁,任何文學體裁之所以會走向衰微,是因為這種體裁不再有反映時代風貌的作品出現,所以也自然失去了代表時代的資格。藝術的存在價值,在于它是一個時代的鏡像,而不是一個鏡架子。而今天如何使舊體詩詞重返主流文化,首先要面對活生生的社會而不是一具具古尸,這是無可避免的。但今人寫舊體,比前人更難,舊文化已經跟我們隔了一道一百年的濠塹,要掌握和運用舊學,似乎還是"卜卜齋"(私塾)那種訓練方式比現在的大學文科有效得多。
今人寫舊體,首先基本格律必須精嚴,這應該有一個共識,否則這種體裁沒有存在的前提。在這個前提下,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以時語入詩,象聶紺穹先生那樣;二是舊瓶裝新酒,以古語狀今時風物,這也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在保留古語態的美感和反映時代二者間作出妥協,這后一種似乎更容易為大家接受。而要負起這個責任者,有兩樣是不能或缺的:第一:追古之心,跨過宋后那一叢叢病梅,向漢唐氣派看齊;第二,觀今之目,擺脫古中國農業社會的審美氛圍,感受時代特征。這種人在氣格、修養、感受力都達到一定高度才行。這一方面,以發展的眼光看,除老流氓實在不作第二人想,因為他有這個潛質,如果不是以那種選網上才子的可笑標準來衡量,他實在比許多人全面和扎實得多了,雖然他現在還未曾定型,也幸虧還未曾定型。
在學問上、心態上,老流氓有早熟的一面。但畢竟是少年人,往往壓不下負才使氣的天性。看上一年間選入的詩,大部分是聊天室的唱和之作,當然這樣練練筆交流一下也不錯,但畢竟真正的好詩,是獨立洪荒、交感蒼穹時唱出的心音,就這個詩集看,也尚未有驚人的篇章。如果長久這樣玩下去,那真是可惜加可惜了。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這樣一篇讀后感會不會使人心頭太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