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精選12篇)
觀后感 篇1
《城南舊事》這部電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又像鐘錘一樣叩動著我的心扉。
20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內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她七歲開始跟宋媽一起去惠安館買菜,買菜時常常看到惠安館門口站著的瘋子——秀貞,她額頭留著劉海,用紅綢子扎著麻花辮,經常呆呆地站在那兒想她的女兒——小桂子。可英子卻和秀貞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觀后感 篇2
在片中的幸福時刻幾乎都在下雨天:雨中涼庭的溫暖相遇和滂沱大雨的真心相對。
雨,隔絕了一般人的靠近,留給他倆美好的二人世界;雨,也是釋放,當她礙于世人眼光對他口是心非時,漫天大雨彷佛無言的抗議;當她壓抑多時的眼淚隨著雨聲傾盆而下時,也終于釋放了內心的情感,放下一切朝他飛奔而去。大雨中的相擁而泣更是兩人打從心底的釋然,不管以后會如何?至少此刻當下,在心里那個人的面前,不再隱藏自己,不再說謊逃避。這是全片的淚點,因為我們都明白兩人真心相對的那一刻有珍貴!而后,他們一起看見了雨過天晴的美麗彩虹。
看完本片后,突然對雨天生出了好感,特別在這炎夏午后,突如其來的陣雨如天降甘霖,清涼了燥熱的此刻。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男孩的回答,打破了只有雨天才相見的慣例,也打破了彼此的界線,心靈真正融合。只要想見,就能見,一起走入人群也不分開。跨出艱難的那一步,愛就成了簡單的事。時晴交替,其實才是人生常態。若無雨,燥熱難耐,若天不晴,陰霾難散。晴雨都相見,也才有機會一起看到難得一見的彩虹。
我喜歡最后他在雪中涼庭讀她自遠方寄來的信。最寒冷的季節,最溫暖的問候,兩人在不在一起似乎已不是這段感情的關鍵。 這是一個關于“陪伴”的故事,男孩帶著初戀的情意溫暖心傷的女子,與愛情有關,更與愛有關。有幸在生命中的雨季遇見真心陪伴之人,內心的陰霾與恐懼似乎也隨之散去。短暫的相遇也因長久的牽掛成為生命中的彩虹,能被自己喜歡的人掛念著,即便不在一起,其實也從未分開過。
觀后感 篇3
文/蘇常凱
今天,我看了《城南舊事》這部電影,雖然這部電影是黑白的,但是卻非常好看。
這部電影講的是小英子小時候生活的五個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英子一家搬到新簾子胡同,一次,小英子進入了一個荒園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小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過了不久,小英子撿到了一個小銅佛,被便衣警察發現了,他帶著一群警察把年輕人抓走,然后槍斃了,小英子感到難過極了。
我覺得,其實小偷也許也不全是壞人,他們都是為了生活,像那個年輕人,他為了供弟弟讀書,最終弟弟拿到了文憑,卻不知道哥哥為了他去偷東西,而被槍斃。
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東西我們不能理解,也許等我們長大了就會明白吧。
觀后感 篇4
今天上午,我和笑笑一起去電影院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電影。
這部片子非常好看,我最喜歡里面的喜羊羊和暖羊羊。因為,喜羊羊很聰明、勇敢,暖羊羊胖胖的很可愛。我最不喜歡的是灰太狼,因為,灰太狼老是抓小羊。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電影真好看啊!
觀后感 篇5
今天,我們在學校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里面的小孩非常孝順、獨立、堅強,深深地感動了我。
讓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個14歲的小姐姐,獨自照顧媽媽。她的媽媽得了非常嚴重的病,沒錢做手術,她就撿廢品,賣垃圾拼命賺錢。她每天早上一醒來就把媽媽送到醫院才去上學,放學后再把媽媽從醫院接回家。給媽媽做飯,捶背,洗腳……照顧媽媽,直到把媽媽扶上床休息,她才開始寫作業。并且她說每天見到媽媽都很開心。
和這個姐姐比起來,我們的生活更溫暖,更幸福,我要更加珍惜,并且學習她堅強、樂觀的精神,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孩子,用我的努力讓爸爸、媽媽更加快樂。
觀后感 篇6
我在寒假看了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講了一群羊和兩只狼的斗爭的故事。兩只貪婪的狼總是吃不到羊肉,雖然它們想出了許多辦法,但都被喜羊羊識破了。喜洋洋他們很聰明,想出來“地震儀”“災難屋”等好辦法總是能打敗灰太狼和紅太郎。
從這群小羊里面我學到了:以后遇到困難,不能害怕要想出好辦
觀后感 篇7
雷鋒是死了。
1962年8月15日,某連四班戰士喬安山在倒車時撞到路邊晾衣桿,不巧砸中在旁指揮的四班長、沈陽軍區模范標兵雷鋒,后者搶救后無效死亡。
喬安山在以后的歲月里把學雷鋒當成一生的己任。1977年,他開車路上送一位難產孕婦去醫院,替她輸血,救得母子兩命,但他抵制站長搞特權化,丟掉了開客車的工作。1988年,改開貨車的他救起一位被撞倒在路邊的老人,后來反被訛上,幸得目擊者作證,老人懺悔,免于災禍。
從1962到1995,喬安山經歷了中國劇烈震蕩的33年,經歷了從社會主義建設到文革再到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一段非能用言語表達的重量。在這部影片,或者說在中國這三十三年的歷程中, (讀后感 ) 除了政治掛帥的斗爭,矛盾的焦點集中在于,是以雷鋒精神為代表的一類精神道德重要,還是錢、物質利益重要?
相關的討論非常多,定論也已具雛形,我就不獻丑再在這篇觀后感中發起討論。客車上的老奶奶說:“可惜啊,雷鋒那小伙子多仁義啊,就是走早了。”我只是想做一個假設,如果雷鋒沒死,會怎么樣?
他即將迎來文化大革命,但他很有可能完全無恙的活過那段荒謬的歲月,革命小將們畢竟不能拿一個全民偶像怎么樣。
真正的挑戰是之后的改革開放。
雷鋒還是那個雷鋒,他還是會做好事,“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他在車站看到孤寡老人,看到流浪漢,他會去給他們送去吃的,甚至送錢。但是他會發現,這些可憐人面對他的溫暖關心,卻顯然顯得有些不自然。偶爾他會發現沒有人像他一樣關心這些人,他會感慨世風日下;有的時候,他就會發現他幫助的這些人,是騙子。
他也會去救路邊的老人,正如喬安山掛在嘴邊的:“班長如果遇到也會這樣做的。”他全心全意地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當然,因為他是雷鋒,是名人,所以他不太可能像喬安山那樣被訛上。但是他不會聽不到那個南京小伙的經歷,也不會聽不到在鄭州、揚州等不少地方發生的同樣事件。他會不會心生畏懼?會不會做好事的時候有所顧忌?
他會去幫助帶孩子的婦女,但是小悅悅的不幸卻給了他當頭一棒。他一定會很痛心,中國人怎么變成了這樣?也許他會在做報告的時候把那十八個人狠狠地批評一頓,就像他在日記里寫那些還有迷信觀念的同志,但是,他一定還是想用自己的努力來教育他們,使他們得以改變。
他老了,出門的時候也會遇到困難,他想找別人求得幫助,可是迎接他的,不是冷漠的臉,就是“先拿錢來”。
他有的時候會看著“向雷鋒同志學習”幾個大字發呆,腦海里卻回蕩著幾句雷響般的話:
“現在都講怎么賺錢,誰還學雷鋒啊!”
“學雷鋒的都是傻子。”
“別談雷鋒,先談錢!雷鋒解決不了咱們的帳。”
“時代變了,現在可是市場經濟了!”
他會聽到這樣的笑話:某女去書店買書,猛然聽到一個小朋友開口道:“雷鋒爺爺很高尚……”于是她感慨,雷鋒叔叔都變成雷鋒爺爺了……我也老了……
雷鋒就只能被某些人用來抒發自己馬齒徒增的小情緒了。
這不是他的時代了。
但是,不能這樣!
這個時代不能沒有雷鋒。作為一個道德模范,他無疑是中國當下道德困境的一劑良藥。
但是雷鋒的確是死了,我們該怎么辦?
在電影里,喬安山被困于大漠中,想找人幫助而不得,最后,一批小紅帽志愿者騎車來幫他解了圍。這無疑是導演為了使電影有一個光明而設置的情節。曾經受過雷鋒校外輔導的女校長說:“雷鋒沒有死!”的確,那一張張充滿熱情的年輕的臉給人以希望。
雷鋒精神沒有死,我們也絕不能讓它死。
再回顧近幾年爆出
的折射當代中國人道德困境的事件,彭宇案,范跑跑,小悅悅……我一直覺得,中國現在的道德發展有畸形化的趨勢。這類案件一出,總能引起大討論大關注,專家學者官方民間各執一詞,但是這類討論并未能引起正面的改變。相反的,政府的判決決策未能促進人們的道德進步,專家學者大放厥詞,如為范跑跑叫好者有之,普通的人們甚至也從中找到了自己不履行道德責任的理由和借口,明哲保身,惡性循環。
雷鋒精神在夾縫中,愈縮愈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雷鋒,這并不是一句空話。
喬安山說:“別人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這就是雷鋒實實在在的精神”
這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啊,這是忠恕之道!
碰巧的是,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兩天我聽了一個關于論語的講座,主講人錢遜先生。其中有些內容,也許可以拿來解答這個問題。
見義勇為,一個極富爭議的話題,然而在《論語》中,義的本意是應該做的事。見義勇為,就是明白自己的道德責任。可以講技巧,可以保護自己的基本利益,但是絕不能應為怕惹禍上身而袖手旁觀。很多人批評別人冷漠,批評司法不公,可是自己做得并不見得有多好。要明白一句話:“義以為上”。
或許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講。三百年前的顧炎武,詳細的探討了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易號改姓,謂之亡國;仁義充塞,人之相食,謂之亡天下。
當然,中國現在遠不至于亡天下這樣的局面,可是我們要警惕這樣的危機。那些流淌在我們血液里的傳統道德,那些禮,隨著市場化大潮和二十世紀兩次精神革命而在現實社會中慢慢蒸發。其實雷鋒精神是這些傳統做人準則,傳統道德的體現。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秉承這樣的精神。
畢竟梁任公說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事實是,現在的確有些給人以希望的事了,志愿者的普及,公益事業的興起,無不表現著這個民族閃著光明的未來。
我一直很喜歡兩句話。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雙城記》
這個世界很美好,值得我們去奮斗!——海明威《老人與海》
值得我們去為它奮斗!
觀后感 篇8
母愛,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母愛,當母親為你洗衣做飯,為你噓寒問暖,當母親含辛茹苦,撫養你長大,你想過回報母親嗎?感動中國節目中的邵帥不僅想過,而且付諸于行動!
給媽媽做骨髓移植——這是一個僅僅十幾歲的孩子做出的決定!邵帥有恐血癥,他是這樣說的:“當時沒有想過未來會怎樣,但是我有信心來面對未來”,這句話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口中,母親給他了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讓他去觀察世界,母親給了他雙腿,讓他去走遍世界,母親給了他一雙勞動的手,讓他去摸索世界,然而最重要的是,母親給了一顆充滿熱情和感恩的心!
我們大家都應該以邵帥為榜樣,要懂得感恩母親,同時,也奉獻出我們的一份愛心!
觀后感 篇9
《城南舊事》好似把我拉回了從前的那個北京,讓我身臨其境,去領略那里的人物、風景和發生的事。每一個故事都真真切切,每一句話都樸樸素素,隱隱約約中表現出對童年的懷戀與感慨,使我感受到童年中的天真、可愛、善良。逝去的時間,已經不能再返回。
《城南舊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錯過了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時光是珍貴的,過去了將不會改變,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快樂又天真的童年生活。
觀后感 篇10
牢記歷史,不忘過去。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瀘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突然向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發動進攻,第29軍軍士奮起抵抗,拉開了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至此,中國結束了對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讓的不正常狀況,開始了有組織的全面的抗戰。
經過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奮戰,1945年8月,日本終于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的勝利洗刷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轉折點。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了,中國人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我們中國取得了如此偉大的成就,跟那些抗日英雄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就沒有現在強大的新中國。在這8年的抗日戰爭中,無論是在淞滬會戰、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臺兒莊戰役,還是在百團大戰中,是無數的戰士們拋顱頭,灑熱血,他們是抗戰中最偉大的英雄!是他們向世界昭示:中國人民不可侮!中華民族不可欺!
觀后感 篇11
今天我看了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那是一段中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歷史,這個節目不僅將抗日戰士們的英雄氣概展現了出過來,更讓日軍的滔天罪行盡顯在眼前。我心中不禁涌起澎湃的愛國之情。戰爭給我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也留下了英雄,為了正義與和平而獻身的英雄。我們不能忘記戰爭,不能忘記死亡與毀滅,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的英雄們!
XX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XX年9月3日更是極不尋常的一天。這一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既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這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是一個值得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興奮的節日。
觀后感 篇12
今天,我來到電影院看電影,今天上映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虎虎生威大作戰第二集。
原來一只壁虎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把地球給毀了,把羊和狼都抓了起來,把世界都變成了游樂園,最后喜羊羊與灰太狼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寶書,又解開了羊族和狼族守護神的秘密,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