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鎮關西讀后感(精選3篇)
拳打鎮關西讀后感 篇1
寒假里我讀了《少兒版水滸》這本書,雖然只看了一半,但是我已經感覺這本書相當精彩。其中《拳打鎮關西》這個故事,寫得好像拍電影一樣,一幕幕生動的場景,一句句個性鮮明的對白,深深把我吸引。
我特別喜歡魯達這個人物,因為他不但劫強扶弱,豪爽重義,而且還粗中有細,頗有機智。當魯達聽說金老漢父女受鄭屠的欺凌后,雖然怒不可遏,但是他還是先看住店小二,不讓他去通風報信,等金老漢父女走遠了才去狀元橋找鄭屠算賬。在與鄭屠的對峙中,他故意刁難鄭屠,先要十斤精肉,讓鄭屠剁成臊子,接著又要十斤肥肉,也讓鄭屠剁成臊子,最后再要十斤軟骨,仍然要鄭屠剁成臊子,在鄭屠筋疲力盡,惱羞成怒之際,魯達只三拳就結束了這個“鎮關西”的性命。從整件事情的處理上就可以看出,魯達不但有勇而且有謀。
拳打鎮關西讀后感 篇2
最近,我讀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篇故事,魯達行俠仗義的英雄氣概讓我深受感染。
故事講了魯達和史進、李忠喝酒時,提到有人啼哭,一問得知是金老漢和金翠蓮。金翠蓮被鎮關西強媒硬保,做了他的妾,又被大娘子趕出,還被索取三千貫。金家家境貧寒,拿不出這么多錢,二人只好在酒樓上趕座子。今日客人少,違了交錢期限,怕受那大娘子羞辱,兩人無奈哭泣。魯達聽說后,和史進湊了十五兩銀子給他們。第二天,金老漢要走,小二不讓,魯達又挺身而出幫助金老漢。魯達又去找鎮關西,讓他切了肥瘦兩種臊子,要切軟骨時,鎮關西覺得魯達故意消遣他。于是,兩人打了起來,魯達三拳將他打死。事已至此,魯達回去收拾了東西便匆忙上路。到了十字路口,魯達發現捉自己的榜文,,卻被金老漢一把抱住。由此,我認為魯達是一個充滿正義感,好打抱不平的好漢。
在《水滸傳》中,像魯達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比如武松。當武松得知蔣門神搶了施恩的快活林后,立刻幫助施恩,打跑了蔣門神,奪回了快活林。如果說武松的一身好武功成就他在梁山泊的地位,那么他一身行俠仗義的英雄氣概更是錦上添花。正是這種正義感,鑄就了武松的英雄氣魄,練就了他的英雄本質。
現代社會中,也不乏見義勇為的好人。比如最美教師張莉莉,在地震中,她不顧自身安危,堅持把學生送到安全地帶,自己被遭受厄運,被鋸掉了雙腿。在危機時刻,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學生。這勇敢充滿大愛的表現,讓她更加美麗。
或許這種品質不能為人帶來利益,但卻是社會不可缺少的。有了它,社會才更具正能量。
拳打鎮關西讀后感 篇3
《拳打鎮關西》說的是軍官魯達在鎮關西的一家酒樓里遇見了一對賣唱的父女。父親告訴魯達,在鎮關西里賣豬肉的鄭屠戶逼迫他把女兒嫁給他,在幾個月后又把他女兒趕出家門,還要向他們家討要三千貫錢。聽完了父女倆兒的故事,魯達已經是十分憤怒了。于是,他去鄭屠戶那里假裝買肉,卻又在故意刁難他。過了一會兒,鄭屠戶恍然大悟,拿了一把殺豬尖刀與魯達打了起來,憤怒的魯達卻三拳把鄭屠戶給打死了。此次,魯達隱姓埋名,在山中做了一個和尚。
看完了這篇文章,我的心中感慨萬千。我覺得魯達這樣一個人物形象性格多變,是一個行俠仗義,卻又十分沖動的人,以至于他好心辦壞事,本想借此一個機會教育一下鄭屠的,卻又過于沖動,導致了自己成為了一個殺人兇手。
雖然魯達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就是因為自己太沖動了,才釀成大禍。所以,大家做任何事時,都要保持冷靜,不能意氣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