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飛虎的讀后感(通用3篇)
鐵道飛虎的讀后感 篇1
成龍要翻拍紅色經典《鐵道游擊隊》了!據法國當地時間5月13日出版的戛納場刊消息,成龍新作《鐵道飛虎》(Railroad Tigers)已經確定由導演丁晟執導,并有望出擊20xx年國慶檔。據悉,翻拍《鐵道游擊隊》是受到《智取威虎山》的鼓舞和啟發,上影特邀成龍加盟打造全新影片《鐵道飛虎》。我們將在《鐵道飛虎》里看到成龍出演鐵道游擊隊隊長,duang~duang~的火車動作特技讓人期待。
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說,《鐵道飛虎》定位是“年輕的演員、年輕的明星、年輕的電影”,“這個項目成龍非常感興趣。成龍在汽車動作特技中有非常充分的經驗,相信他也能設計出更多、更精彩的火車動作特技。”
影片《鐵道飛虎》根據真實歷史改編,講述了1941年抗日戰爭期間,鐵道工人們利用自己的工作經驗成功阻擊日軍突襲,并為百姓奪取生存補給的傳奇經歷,成龍將在電影中出演足智多謀的鐵道游擊隊隊長。
導演丁晟,也是繼《警察故事20xx》后再度與成龍合作。據悉,《鐵道飛虎》的創作風格將會參考成龍的經典作品《A計劃》和《醉拳》,但動作設計將會更上一層樓。
20xx年春節檔,成龍新作《天將雄師》再度獲得不俗成績,力證成龍票房號召力不減。因此,出品方對于這部《鐵道飛虎》也充滿信心。消息透露,該片的投資將高達3億人民幣以上,當前預計于今年10月開機制作。
至于上映時間,《鐵道飛虎》則瞄準了近年來的又一大熱檔期,計劃選擇20xx年國慶節與觀眾見面。除了票房考慮,國慶節的氛圍也與影片“抗日戰爭”的主題更加貼合。
鐵道飛虎的讀后感 篇2
年末將近,又見成龍。
成龍大哥是伴隨著我們的整個成長時期的。他的喜劇電影,從《醉拳》、《警察故事》到《尖峰時刻》、《十二生肖》,無不給我們帶來了數之不盡的快樂和思考。
成龍開創了自己獨特的成氏動作喜劇,使他擺脫早期的李小龍的影響,從而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自己的風格。在今年,他又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人之成龍,名利雙收,榮譽等身,令人羨慕。
《鐵道飛虎》與成龍以前的電影同而不同。
《鐵道飛虎》是一個很“紅色”很老的故事。它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由鐵路工人和平民百姓組成的鐵道飛虎隊,抗擊日本的故事。這樣的故事,要用現代手法講好不容易。在這之前,徐克曾經拍了《智取威虎山》,褒貶不一,而《鐵道飛虎》則試圖將戰爭和喜劇揉為一體,讓人隱約想起了杰拉爾·烏里執導的法國戰爭喜劇片《虎口脫險》。而因為主演是成龍,在這種戰爭與喜劇之中,又加入了很多動作戲,使這部電影糅合成了戰爭動作喜劇片。
在成龍之前的電影里,幾乎都講述了一個小人物,如何攪入一些事件,在各種嬉笑掙扎中,最終解決事件消滅反派。如今,《鐵道飛虎》講述的不止是一個小人物,而是一群小人物。這群小人物里,有成龍飾演的馬原,他總有一句口頭禪,“少說話”;有王凱飾演的神范川,當他騎著馬拿著槍去救馬原等人時,可真是帥氣凌人;還有黃子韜飾演的大海,總是嚷嚷著要干大事,唱歌總是走調;還有徐帆飾演的秦二嫂,成了一個攤大餅的,卻又重情重義。這些人都是小人物,性格各異,但都有愛國之心,都有勇有謀,這使得整部電影人物個性明顯,讓人印象深刻。
有大明星的電影,很難再做好大制作,但《鐵道飛虎》的制作讓人眼前一亮。聽說為了拍出抗日戰爭時期的蒸汽火車,劇組在東北某地才找到這樣的蒸汽火車,并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東北拍戲。正是這種艱苦認真的態度,使得這部電影充滿著良心。最后的大橋,也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也只有這種真實感,讓最后炸大橋那場戲,給觀眾帶來驚險刺激,從而當最終他們三人都犧牲時,讓觀眾內心無不動容。《鐵道飛虎》里的特效也讓人印象深刻,看完電影后,扒火車,炸大橋等的場景都一直徘徊在腦海里,有著回味。
有了人物,有了制作,還有經典的成氏笑料。比如duang,比如大家都叫成龍飾演的馬原為大哥,比如對成龍鼻子的吐槽,比如成龍總是叫大家少說話,比如集體唱歌。這些笑點,讓這部電影適合著合家歡,大家歡歡樂樂看完電影,是幸福無比的一件事。
《鐵道飛虎》的導演是丁晟。丁晟的《解救吾先生》曾經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如今,《鐵道飛虎》是另一種驚喜。它炫,激烈,過癮。他展示了他除了能拍小成本電影之外,還能拍出來好看的娛樂片喜劇片。他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年末將近,又見成龍。成龍以前一直陪著我們,以后還將一直陪著我們。
鐵道飛虎的讀后感 篇3
我常常去看電影的時候,會遇到很多想要放松的朋友。他們幾乎看什么都在笑,電影開頭五分鐘,一個白茫茫的空鏡頭,后排就傳來一陣陣有韻律的笑聲。
我能理解有些人去電影院看電影就自帶笑聲儲備。所以他們看《驢得水》也笑,看《比利·林恩》也笑,看《我不是潘金蓮》也笑,甚至看《血戰鋼鋸嶺》的戰爭場面一個血肉模糊的大腿飛過來,他們也笑。
這些笑點低并且笑因十分奇怪的朋友,習慣把搞笑當成喜劇。但是有些人說了,我不喜歡拿嚴肅的事情來搞笑。可是我們喜歡的英美劇,其實都是擅長把嚴肅的事情拍的很搞笑,這很諷刺,笑點也相對來說比較高級。
把戰爭拍的很搞笑,是不是比較不嚴肅呢?
我不這么看,首先戰爭電影通常都比較主旋律,你認為《血戰鋼鋸嶺》好看是因為真實,因為里面的演員會哭會疼會害怕。他們在上戰場前一分鐘還在看黃書,下一分鐘還在罵臟話,再下個一分鐘可能就死了。
成龍的這部《鐵道飛虎》講的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并且在他的電影里,渴望有英雄主義,一直都是貫穿始終的。丁晟拍完真人真事改編的《解救吾先生》,這次改編的是“鐵道游擊隊”,除了剪輯有些拖沓,其余是合格的。看慣了一臉嚴肅的戰爭片,其實《鐵道飛虎》可能更靠近真實的生活一點。
美國有個叫《蠢蛋搞怪秀》的真人秀電影,《鐵道飛虎》的主人公比較像這幫蠢蛋。就好像漫威電影里的那些超級英雄,他們屎尿屁,沒有那么宇宙無敵。《鐵道飛虎》做的是小人物的英雄式劇情。
如果說鐵道游擊隊比較像一個正規的被后封的軍隊,那鐵道飛虎隊大概就是民間的愛國者聯盟,他們連自己的飛虎標志都畫不好,但這又恰恰就讓故事顯得非常真實。電影里一系列在火車上的戲,都是在致敬經典的火車電影。飛虎隊偷偷溜上車像是埃德溫·豹特的短片《火車大劫案》。一顆炮彈沖過來,慢速鏡頭迎面而來又好像是致敬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最后那個接近高潮的變匝道橋段,水箱漏水,蒸汽火車與鐵道相關,森田芳光拍了鐵路愛好者的《乘列車前行》。這么看來,電影和火車好像有很多次交集。
影史經典有《猜火車》。而《鐵道飛虎》有“追火車”的重要戲份。飛虎隊追上火車設計讓火車上的日本人全盤擊落,開頭的車內戲,又有很多戲劇的成分。電影無疑是好笑的,有很多自己打臉的梗,比如成龍飾演的飛虎隊隊長講完一句話下一秒就會發生這件事。而那些諸如Duang或黃子韜自黑自己“我一唱歌他們就說我跑調”的臺詞,王凱的手,還有他一直碎碎念說“太不正規了”的戲份,都很有趣的總結了這一年的娛樂話題。
我們崇尚漫威宇宙世界和皮克斯迪士尼動畫,因為他們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在出新的同時會隱藏在新片里很多彩蛋。《鐵道飛虎》里讓我挖掘到一些,是成龍戴牛仔帽子,一直止不住的說“我也很忙啊”(周杰倫的專輯《我很忙》),飛虎隊用日軍的炸彈最終炸了橋(草船借箭)。
如果不把這部電影當成一部主旋律電影,只當成復仇的電影來看。煎餅上的紅點,影射諷刺日本國旗;相聲演員用自己的基本功,一本正經的胡攪蠻纏;日本的女軍官被蒸汽熏到,之后“死而復生”,結果一聽到呲呲呲的聲音就條件反射嚇著捂眼鏡,這可能是最隱晦的人體實驗了。
飛虎隊把火車分成好幾截,每一段都有一部分好玩有設計的段落。這是支沒抱著“希望活著回去”的山東“敢死隊”。電影里用了很多本是樣板戲的配樂,其實就是京劇里的頓點。看到后來,這群蠢蛋國的英雄人物,像碎片化的群像一樣,用喜劇的哈哈哈哈,完成了誰都知道結局的電影。
姜文在《鬼子來了》里設計了中國村民教日本人說臟話的戲,臺詞的內容是“大哥大嫂過年好”。《鐵道飛虎》里有大哥成龍和攤煎餅的二嫂,這部電影放在圣誕檔期,配合賀歲檔,意思倒真成了“大哥二嫂過年好”的賀歲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