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史讀后感1500字(精選3篇)
創業史讀后感1500字 篇1
自從在初中學過課文《梁生寶買稻種》之后,我就被課文中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氛吸引住了,說句實話,老朽雖然年逾不惑,但并沒經歷過那個年代,小的時候聽奶奶說起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還是非常令人向往的,心想有機會時一定要看看那個時代的作品,同時也看看我們偉大的國度所走過的路。然而世事難料,老朽我雖然工作二十多年了,但一直生活在浮躁和焦慮之中,難以靜下心來讀一些我想讀的書,做一些我喜歡的事。現在,總算平靜下來了,生活也有規律了,我準備在這段時間內集中精力讀一些書,主要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包括創業史、暴風驟雨、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李有才板話、苦菜花等等,重溫一下那個年代的人和事。
粗略地讀完創業史,我不禁啞然失笑,里面的人真是太憨厚了,太直率了,所謂的富農姚世杰郭士富都不過是平平常常的莊稼人,他們之所以比一般貧雇農過得好一些,并不是他們靠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更不是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而主要靠他們的聰明,他們的辛苦勞動,他們的精打細算發的家;從書上還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勞動的好把式,他們稍微有一點余錢,多一點余糧,村里就讓他們參加活躍貸款,這活躍貸款沒有一分錢的利息,如果到時收不回本,借糧的人比借出糧食的人還顯得理直氣壯,村里還讓他們參加互組組,但是必須交出自己的好牲口,這讓誰都心里老大不樂意——追求富裕的有尊嚴的生活這是人類的共性,姚士杰郭世富何錯之有?
再來看看高增福任歡喜他們,我就不明白他們怎么對富農那么恨呢,你們辦互組組,姚士杰郭世富他們只是不參加,既沒有給你們的牲口投毒,也沒有破壞你們種的地,他們只是在你們買稻種時想跟你們學一學,自己花錢也去買了稻種,想跟你們比一比,這有什么不可以的,啊哈,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一點是:看看我們周邊的人,怎么這么難相互融合呢,一邊說團結就是力量,一邊卻與別人劃清界限,人人之間相互提防,相互不信任,怎樣才能擰成一股繩,怎樣才能共同富裕,怎樣才能奔向共產主義;另一點,互組組人民公社成立后,殘酷的政治運動開始了,打擊右派、高產浮夸風、四清運動、一場一場的運動,使父子、夫妻、兄弟、師生、同事成仇,反目,使人沒有尊嚴,沒有人格,直接導致現在社會的道德沒底線。對內實施專政,長期、無休止地開展黨內政治斗爭和全國性階級斗爭。導致全國人民在和平年代比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死的總人數還多,同時導致國民經濟停滯不前,乃至陷入癱瘓狀態。
我一直在想,我們這個國家,為什么喜歡瞎折騰呢,一有運動老百姓就要遭殃,人民就要跟著受罪,這究竟是為什么呢。我們傍邊的那位所謂一衣帶水的那位近鄰,十年九位首相,換過來換過去,但是人民該怎樣生活還是怎樣生活,雖然首相換了一個又一個,但哪一個首相也不敢把老百姓怎么著,他只要敢折騰,老百姓就對他有意見,老百姓就敢把他趕下臺。所以說在那個國家,老百姓只能折騰他,而他們不敢折騰老百姓,一衣帶水,就在眼前,我們怎么就不能學一學人家呢?
創業史讀后感1500字 篇2
說不清楚為什么,最近讀書頗雜,這幾天又讀了柳青名著《創業史》,受益不校小說通過新舊社會的對比,描寫了兩代人的創業歷史:小說第一部是描寫梁三老漢的一生,舊社會給地主耕地,苦苦打熬養活一家三口,一輩子的夢想就是擁有自己的土地,能夠住上三間瓦房。但是這個夢一直都沒有實現。兒子梁生寶長大后終于碰上了新中國成立,農民斗倒了地主富農,分得了自己的土地,梁生寶也實現了老人的愿望。并且組織貧雇農成立了互助組和燈塔社,當上了社主任。讀過《創業史》后我深受鼓舞,偉大的著作會跳過時代的束縛而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這部書中的兩點對我震動最大,我想細致的講講。
一、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大無畏精神。梁生寶組建了互助組,富農和一些黨員都在看笑話,他們不相信一個老貧農撿來的兒子會辦成這樣的大事。梁生寶沒有被困難嚇倒,也沒有去找這些富農借貸,甚至最后這些富農出組他都沒有阻擋。他走了另外一條路,他組織這些貧雇農一起去終南山割竹子,雖然出了一點意外,一個人的腳被扎傷了,但是他們依然按期完成任務,掙了一大筆錢,最后辦好了互助組,退組的人又都回來了。
我們工作中、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就是當我們去干一件事的時候,旁邊總是有很多人說長道短,更有一些人在看我們的笑話,他們希望我們干不成,希望我們失敗、倒霉,最后的結果是不如他們。其實,讀完《創業史》我們就會受到啟發:為什么不學學梁生寶呢?生活中、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要買房錢不夠,職務提升后擔心自己干不好等等。在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前正確的態度是迎難而上,不要指靠任何人,所有問題都要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干事的時候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嘲笑,當然還要像梁生寶一樣時刻警惕別人惡意的破壞。任何成功都得來不易,都是在小心謹慎和刻苦自勵中完成的。當然,還要有一種大無畏的精神,梁生寶就是把生命都交給了集體,交給了事業后才什么事都向前沖,無所畏懼,最終終于用事實說服了觀望者和破壞者,給了大家一個交代。
二、胸懷寬大,態度誠懇的去處理人際關系。我身邊有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性格鮮明,愛憎都表現在臉上,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的朋友圈子很狹窄,因此他們獲取的資源和信息都有限,這些東西都把他們囿于一個狹小的圈子里無法長大。其實,我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也可以學學梁生寶。梁生寶給人的印象是實在,這個印象使得很多人相信他,愿意跟著他干。他對人的態度一是不發生正面沖突,二是不排斥有性格缺陷的人,三是敢用一般人眼中的“壞人”。第一條我們經過鍛煉可以達到;第二條就有點難度,因為這樣的人相處起來或者用起來很費勁、很操心;最難的就是第三條,梁生寶把國民黨炮兵隊長白占魁吸收入組后組員、群眾、家人一片反對聲,而且白占魁還在組里犯了一點錯誤,但是梁生寶沒有舍棄他,依然幫助他,直到把他也變成先進分子。可惜,《創業史》還有兩部沒有完成,柳青就去世了。
不過,我覺得《創業史》就像維拉斯的雕塑一樣完美,雖然她是殘缺的,但是給我們大腦中的印象卻是完美的。感謝《創業史》,感謝柳青,永遠懷念他。
創業史讀后感1500字 篇3
《創業史》,是作家柳青的長篇小說,這部巨著蘊藏著作者14年農村生活的豐厚積累,表現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進程中的歷史風貌和農民思想情感的轉變。
小說通過我國西北地區一個小村落蛤蟆灘的生活演變,廣闊地概括了我國農業合作化運動,初期的社會矛盾沖突,著重表現了在這場變私有制為公有制的革命中,社會的、思想的和心理的變化過程。小說一開始敘述了梁家老漢一家三代創家立業的悲慘歷史。這部歷史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走的歷史道路的典型概括。其意在表明,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農民要真正致富,即使拼上畢生精力也是難以實現的,只有走黨指引的社會主義道路,農民才會有自己的光明前途。
然而“創業難”通向社會主義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小說的正文圍繞著梁生寶互助組的建立,完整的概括了農業合作化運動中所遇到的復雜斗爭,作者把這場斗爭的主要對立面體現為中農郭世富,這個農村堅持個體經濟的代表人物,憑借個人優厚的經濟力量,公開跟農業集體化反抗;反動富農姚世杰,這個狠毒的階級敵人站在郭世富得背后,施展陰謀詭計破壞互助組,還有黨內的自發勢力郭振山,作為土地改革后的新中農,熱衷于個人發家致富。暗中抵制合作化運動。他們相互之間也有矛盾,但在“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意向上,卻結成同盟。正是在這場斗爭中,梁生寶互助組在黨的領導下,依靠教育和團結農民群眾,取得了節節勝利,顯示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合作化運動的帶頭人梁生寶,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會主義新人的形象。他小時討過飯,長大熬過長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嶺當過“地下農民”,跟繼父一道飽嘗了創家立業的辛酸,并從父輩那里繼承了勤勞、樸實、堅韌不拔的勞動者的優秀品質。這個年輕的預備黨員,在黨的教育下,一旦認識到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就決心走一條與父輩不同的創社會主義大業的道路。正當“老資格”的黨員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時候,他勇敢地擔負起帶領莊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擔,成為一個積極、聰明、公道、能干的領袖人物。然而小說并沒有把他寫成“鋒芒畢露咄咄逼人的角色”。他謙遜、純樸、老實、厚道、善于思考,從不以領導者自居,更不指手劃腳、夸夸其談,表面上甚至還有些面嫩口拙,愛情生活上更是缺少勇氣和機智。但是,聽黨的話,熱愛社會主義,富有犧牲精神,是他的最可寶貴的思想品質。小說抓住他的性格中這一最主要特點。著重描繪了他為黨的事業奮斗的堅實有力的行動。互助組初期,當莊稼人都把羨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農郭世富時,他跑到郭縣買回稻種,在互助組內搞稻麥兩熟。這件事比郭世富樓房架梁儀式更能牽動莊稼人的心,人們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糧食增產措施上來了。此一舉使郭世富深為不安,他想:“沒想到讓他小子跑到咱前頭去了!”“活躍借貸”時,富裕中農不愿再把糧食借給困難戶度春荒,連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無策了,他卻組織人們進山割竹,解決了困難戶的糧食和互助組的肥料問題。顯然這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然而正是這些看起來似乎很“平凡”的行動,在蛤蟆灘莊稼人的心底掀起重重波瀾,使他們看到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同時,小說還通過“買稻種的路上”、“和增福夜談”等章節“對梁生寶的內心世界作了深入細致的揭示,展現了他的崇高的心靈美。他決心把自已的一切部獻給黨的事業,“他覺得只有這樣做,才活得帶勁兒,才活得有味”。他認為“照黨的指示,給群眾辦事,受苦就是享樂”。
作者創造這個農村新人形象,自然有其堅實的現實根基。盡管作者為了體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學理想,有意對人物作了凈化的處理,略去了這個年輕農民身上不可避免的小生產者的思想意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形象的可信性。但是,這個形象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勇于進取、堅忍不拔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以及嚴于律己和注重求實的作風,確實曾經有力地吸引了許多讀者。尤其是作者對陜西農民所特有的精神氣質、行動方式、感情狀態以至語言習慣的精細把握,更有助于他使這一形象保持著感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