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精選8篇)
游戲 篇1
寒假里,老師讓我們選讀幾本書,我閱讀的是——《安德的游戲》。一開始我還有點厭惡,有點看不懂。但后來我耐著性子讀了幾面后,就被里面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住了……
先介紹一下,這是一本科幻小說,是美國著名作家奧森·科斯特·卡德寫的,《安德的游戲》是他的優秀作品之一。
《安德的游戲》講述 了主人德·維京6歲就進入"戰斗學校"學習,肩負著打敗蟲族的重任,他九歲當上站隊長,經過一系列的訓練,安德以超凡的作戰天賦,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并提前進入了指揮學校。一次一次的模擬訓練都在考驗著安德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他幾乎處于崩潰邊緣時,大戰以安德完全沒有想到的方式開始了……
書中安德面對教官和學長的不公平,他從不放棄,面對壓力,他選擇忍耐再忍耐,堅持再堅持!面對教官對他的孤立,他不畏懼,不退縮。面對孤立,他選擇了獨立。
故事最終,安德得知他所經歷的所有的練習都是真實的戰爭。他殺害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他的戰友一個個離他而去。他的每一個命令都掌握著敵我的生命,每一顆子彈都在收割著……他崩潰了。
《安德的游戲》讓我們學到了他身上的許多閃光點——忍耐、堅持和獨立。
或許因為學習的壓力,我們往往會因為一些小細節 而大 發雷霆。但對比安德面對 的壓力,我們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既然安德都能忍耐,那我們為什么 不會學著適當的忍耐一下呢?
安德會堅持,這也是閃光點。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常常會聽到這些話,但我們真的做到了嗎?安德他受學長欺負,他堅持下來;受教官孤立 ,他堅持下來。
獨立是另一點,由于時代進步,我們不少人過得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即使這樣我們也要學會獨立。安德正是因為獨立才讓他明白,戰斗時自己沒有后援,讓想活著,一切就只能靠自己。要么大獲全勝,要么流離失所。
由此,我由衷地對安德表示敬佩,他教會了我忍耐、獨立、堅強、拼搏,正如他在書中表現的那樣————不屈不撓。這本書真是令我受益非淺。
游戲 篇2
以前讀了這么一本書,一本科幻小說《安德的游戲》。這本書雖然早于八十年代出版,但今天看來,它卻絲毫沒有過時。本書講述了一個名為安德(Ender—終結者)的小男孩成為人類救世主的故事。故事詳盡的敘述了安德從小的家庭生活,到離家選入軍官學校,再到后來在學校受到的種種磨練,最后成為人類救世主打敗蟲族的進攻。作為一篇軟科幻(即注重文學性的科幻),它對人物的心理描寫真是讓人叫絕,仿佛把讀者帶進了主人公的世界。它也不同于其他的戰爭故事,它既出色的描寫了戰爭,又卒章見志的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的向往,其中對安德打敗蟲族后卻渴望和平而懺悔的復雜心理的敘述,仿佛真的有個人站在我們面前,向我們述說著自己的苦惱。
安德很小就被選入軍官學校,是IF(聯邦艦隊)看中的未來的軍事指揮官,它從小就受到身邊同學的欺負,也交上了許多朋友,他很仁慈,但他在學校的戰績一直是最優秀的。最后當他作為最高指揮官指揮戰斗,他只有11歲,他被告之所有的戰斗是電腦的模擬程序,實際上卻是真實地在指揮著殘酷的戰爭。他運用他那天才般地思維巧妙的贏得了最后最關鍵的戰役后,才發現一切都是真實的,他自己卻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他本性善良,為了人類的生存,卻殺死了數十億的智慧生物。直到他長大后,他開發人類在蟲族的殖民地的時候,才感受到蟲族母后以獨特的安塞波在與他進行思維的對話,母后告訴其實蟲族也是熱愛和平的種族,最后安德收下了母后留下最后一個蟲繭準備在適時將其繁殖,并擔任著母后的死者代言人,述說著母后的一生。
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戰斗英雄,但他有著善良的本性,他并不想至人于死地,他是熱愛和平的。他這種復雜的心情在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安德指揮艦隊打敗蟲族之后與戰斗老師馬澤的談話:
“你成了英雄,安德。他們看到了你的事跡,你和你的同伴。我想地球上的任何一個政府都會把他們最高級的勛章授予你們。”
“我把他們全殺了,是嗎?”安德問。
“誰?”格拉夫說,“那些蟲族?那就是我們的愿望呀。”
馬澤俯下身子,“那正是這場戰爭的目的。”
“我殺死了他們所有的母后。他們沒法再繁殖后代,我把它們的一切全毀了。”
“如果他們攻擊我們,他們也會這樣做的。這不是你的錯,我們不得不這樣做。”
安德抓住馬澤的制服,將馬澤拉到面前,“我根本不想把他們全部殺死。我不想殺死任何人!我不是個殺人狂!你們需要的不是我,混蛋,你們要的是彼得,但你們迫我做這些事,你們欺騙了我!”他放聲大哭,失去了控制。
我們看到這個11歲的男孩發自內心的悔恨,他對自己所做的并不感到驕傲,在別人對他歌功頌德的時候,他卻在懺悔著自己所做的一切。
雖然這是一篇科學幻想小說,但我們在書中安德戰前的軍官學校生活中可以看到,作者塑造的他是個很正常﹑很現實的一個形象。他曾受過欺辱,但他用自己的行動讓別人尊敬他;他也交到了知心的朋友,也感受到了同伙伴合作獲得勝利的愜意;他曾不止一次的在夢中遇見自己的親人;他曾失意過,厭倦過,但他從不言放棄;從從不會有有惡意攻擊別人的意識,他只是在防備自己的敵人;當他發覺最后戰爭的勝利和自己善良本性相矛盾時,他內心有著復雜的思想斗爭。從書中我們認識到的是一個善良的﹑有正義感的男孩,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人。
游戲 篇3
《威斯汀游戲》這本書講的是富翁威斯汀老人和十六位繼承人的故事。那十六位繼承人都是富翁威斯汀老人的兩億美元繼承人,不過最終只有一個人是成為他的繼承人,而且那個人要找到真正殺害威斯汀老人的兇手,還要為他報仇。解開謀殺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線索,如何從千頭萬緒、毫不相干的現象中找到線索,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查兇手是警察的專職,一般的人沒有能力也不容易入手,有時候還沒有辦事的權利。不過最后的線索還是威斯汀老人臨死時提供的。所以的繼承人都順著這條線索找到真正的兇手,并且把他殺掉,為威斯汀老人報了仇。
在這本書里的人物眾多,有善有惡。在謀殺案中很多人物之間爾虞我詐、斗智斗勇。最終正義戰勝邪惡,善良的人、伸張正義的人大獲全勝;邪惡的人、為非作歹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游戲 篇4
《安德的游戲》講述了年僅十二歲的男孩安德·維京經常被他哥哥欺負。一天早晨,來自太空學校的教官把他從父母身邊帶走,于是,決定整個地球人類生死存亡命運的重任落在了他一人身上。
書中作者把太空學校設計成一個游戲基地,安德在重度的壓力下進行游戲,很有可能讓安德沉淪、或扭曲、或不擇手段。但安德可以抵住一切的心靈風暴和壓力,這讓我十分崇敬。
安德的教官為了不讓安德產生任何依賴他人的想法,所以從他上飛船開始就讓所有人孤立他、誹謗他、欺負他,使他徹底陷入孤獨境地。不但如此,教官還讓所有人與他為敵,讓安德參與的每一場比賽都極其不公平,不管對手如何作弊他都不可以輸,并且游戲的難度、壓力一次比一次強;此外,教官還把安德與他姐姐分開,把他情感的依靠毀滅,使他不信任自己的姐姐;每一次在作戰的時候,所有的計劃書都自己做,沒有人會幫助他,處處都體現了他內心的孤獨,但他卻能做出常人都不敢想的偉大事業。
這種不怕壓力、不依賴別人,敢于面對困境的強大心理,使安德成了我的偶像。
游戲 篇5
一份兩億元的遺產、一個十七位朋友的大家庭,一樁撲朔迷離的“謀殺案”——注意!威斯汀游戲開始了! 一開始,威斯汀的十六位候選繼承人住進了威斯汀老屋旁的日落塔樓,也在同時都不可抗拒的參與了威斯汀游戲,《威斯汀游戲》讀后感 洪澤昊。遺囑中他要繼承人把謀殺他的犯人揪出來,從而獲得遺產。巨額遺產令所有人都為之努力。過程中一次次的希望與破滅,恐怖與懸疑,一次次的爾虞我詐,令繼承人們一個個落入圈套。
最終,特圖爾的一次審問讓她如愿以償的揭開真相,成為了威斯汀的繼承人…… 這雖看似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游戲,但隨著謎底的逐漸揭曉,我們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場包含親情與友誼、智慧與較量的美好游戲!而他的目的卻是讓每一個繼承人受到教育——有愛、誠實與信任的分享。
在他們分配搭檔時,可能一切都似乎不合人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難發現:這是一種相當明智的分配!他們從搭檔哪兒,學會了愛,懂得了團結,也擁有了依靠。而正是這份愛,是他們從爾虞我詐中脫離開來,變得真誠——特圖爾承認了炸彈的燃放、胡太太承認了東西的盜竊……因此,他們互相信任了對方,以致于放棄了那份自私,把自己的條件拿出來分享,并靠著原先積累的情感沒有出賣任何一位同伴!這應該就是這場游戲的真正目的吧!而生活中的我們也是如此。同生活在一個家庭,多次的接觸、呵護令我們對父母產生的發自心底的依賴與愛。因此,我們將心聲坦露給他們。這難道不是源自于那份愛所產生的信任嗎?這種信任是美好的,令人快樂的。因為它讓家庭和睦,讓社會安定,而反之的結果——事例不勝枚舉。 翻開這本書吧!你將和繼承人們一齊感受友誼、親情,一齊接受無形中心靈的洗禮,一齊分享快樂,分享那份愛。
游戲 篇6
人生是要拼搏的,只有不畏強權、壓力,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才能做成想做的事。《安德的游戲》講述的是人類被蟲族威脅,地球內戰將要爆發的戰亂年代,一名六歲兒童安德,打敗蟲族,拯救人類的故事。
在安德在很小的時候,被他的同學史帝芬和朋友們欺負,他不但沒有逃跑,反而勇敢地反擊,狠狠地教訓了欺負自己的人。這一切被負責選拔戰斗學校學員的安德森少校看見了,于是他便勸說安德加入位于小行星帶上的戰斗學校。在戰斗學校里安的遇強越強,一步一步地贏取進步和成長,最終破格晉升到了指揮學院。在指揮學院里,他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華,最后成功的帶領人類擊敗了蟲族。
在書中,有一處情節是讓我深有感觸的。
在戰斗學校,安德剛加入時被戰隊長邦佐欺負,邦佐有著豐富的格斗經驗,想要擊敗他相當困難。于是安德選修了他原本并不擅長的“個人格斗”課程,并勤奮練習。最終,在跟邦佐決斗時,戰勝了強大的對手,捍衛了自己的尊嚴。
這段故事,讓我感受到了安德不畏強權并戰勝壓力努力奮斗的拼搏精神,也讓我想起一次體育課發生的事。有一次,我們班男生正在踢足球,正是興致勃勃的時候,有幾位高年級的大哥哥想來搶占我們的球場。比我們高出兩個頭的大哥哥踩著我們的足球,手指指著我們“隊長”的鼻子說要我們去籃球場踢。一開始,我們都嚇住了。乖乖地站著聽哥哥們的“教訓”,但,當我們聽明白了以后,心里都騰起一股捍衛自己權益的火。盡管面對著高大的哥哥們,我們的“隊長”首先開口說明白我們今天的活動權益,場地今天輪到們四年級的同學使用,我們先在這里踢足球的。看到“隊長”如此不畏強權,據理力爭,我們大家也戰勝了對哥哥們的敬畏,一起挺起了胸膛,表示我們有在這個場地活動的權益。
最終,我們的無畏、敢言、敢爭取讓高年級的大哥哥們無功而返。我們快樂地踢完了球賽。
我想這正是書中安德的精神在我們生活中的體現。雖然我不能像安德一樣拯救人類,但是我也可以學習這種精神,通過不斷訓練自己,增強自己的勇氣和能力,更好地保護自己和所愛的人。
我喜歡《安德的游戲這本書》,因為它讓我體會到生為男兒該有的勇敢、奮斗和愛;知道了只有不畏強權和壓力,努力奮斗,達成目標才能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游戲 篇7
有一種精神叫做“用心”,有一種力量叫做“堅持”,有一種成長叫做“獨立”,這是《安德的游戲》給我最深的感觸。此刻我非常感激老師的推薦,讓我讀到了這本書,這是迄今為止我讀過的最好的一本科幻小說。
美國著名作家奧森·科斯特·卡德的名作《安德的游戲》,深受地球人的喜愛。主人德·維京由于家族出色的戰斗血統,6歲就進入戰斗學校學習,9歲由于成績優秀,當上了站隊長。訓練中安德表現出超凡的作戰天賦,讓學校領導對他刮目相看,讓同學對他佩服無比,很快被晉升為艦隊長。在教官布置的一次次打蟲族的模擬游戲中,安德勇敢無畏、沉著冷靜、大膽仔細的帶領整個艦隊取得了一次次的勝利。當游戲中的蟲族全部被消滅的時候,教官才告訴安德那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游戲,那是真實的戰爭,而他已經成為了英雄。
書中的安德在面對教官一次次刁難,從不退縮,從不放棄,一直堅持著,努力再努力,用心再用心;在面對戰友的羞辱與挑釁,不屈服,不順從,用自己的力量反抗。就像面對比自己年長、高大、壯實的戰友邦佐的威脅,安德沒有害怕,沒有屈服,利用自己的機智打敗了邦佐,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故事的最后,當安德知道那一次次的游戲都是真實的戰爭,那每一次被犧牲的戰艦上都是自己的戰友,那每一發子彈射殺的都是每一條生命的時候,安德精神崩潰了。無法直面自己是戰爭狂人的事實,無法想象自己的雙手殺戮了多少生命,有一段時間安德每天象植物人一樣生活著,他拒絕思考,拒絕交流,當自己的靈魂已經死亡,茍活著的只是肉體而已。
然而讓我最佩服的是安德是堅強的,不論在肉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安德都是堅強的,安德走出了植物人的狀態,他開始反思,每一次的模擬戰爭中自己是不是可以考慮的更全面,更仔細,減少犧牲,減少殺戮。是不是可以通過互相談判的形式,與蟲族和平共處,共同努力為蟲族尋找一個新的家園。安德將自己的經歷和思考全部寫進了書中,讓后人了解人蟲大戰的真實情況。還帶著那最后的一枚蟲繭遨游在宇宙中,為蟲族找個適合的家。
這本書富有超凡的想象力,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刻畫入目三分。我喜歡書中勇敢、善良的安德,也喜歡神秘的蟲族。
游戲 篇8
初來人世的我們,一如清晨的朝露,清透而又晶瑩。心靈在陽光下一覽無遺。可是從何時起,我們不愿再敞開心扉,不愿再吐露心事,寧愿活在自己的城堡,就算是孤獨的,也還是一如既往。
我們漸漸長大,人生也不再是一張白紙,生活讓我們背上一個又一個的包袱,有些是我們不得不背負的,有些確是我們可以放棄卻不愿放棄的。于是我們步履維艱,腳步不再輕快,人生的色彩或許依然多彩,但我們卻無心再欣賞。我們更多的執著于未來的理想,更多的糾結于對現實的不滿。忽略了太多太多不應錯過的風景。
看完《心靈游戲》,心靈好似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旅行。從回憶過去,到思考現在,再到冥想未來,白紙宛如一方明鏡,將我的內心一一展現,我接受也好,抗拒也罷,那一個我已一目了然。
第一個游戲“我的五樣”,我最珍貴的是什么?剛開始時,我的大腦竟然空白一片,但緊接著卻有大量的詞匯涌了上來,父母,愛情,友情,健康,快樂……我竟有些不知所措了,我最珍愛的到底是什么?我無力做決定,我也不愿按作者說的去割舍任何一個,也許是我貪心了,可是我知道,無論最后剩下的是什么,我都會傷心。但作者仍是成功的,他讓我明白要好好把握住自己珍視的一切,如果等到割舍了后才知道心痛,那是何等的可悲。
隨著游戲的進行,我一度失去了看下去的勇氣。因為那種感覺就好似自己的靈魂被一層一層的剝開,最后只剩下一顆赤裸裸的心靈,讓自己不得不去正視他。第五個游戲是“再選父母”,也許這個游戲有些荒唐了,誰可以選擇自己的父母呢?但是這或許是很多人都曾有過的想法。兒時的我也曾想過如果我有個不會太嘮叨的媽媽該多好,可是如今呢,自己遠在他鄉求學,異常的想念媽媽暖暖的嘮叨。如果人生重演一遍,我絕對不會再有那樣的想法。
“寫下墓志銘”,做這個游戲時,我想起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個八歲的小女孩,還未來得及享受世間的美好,就被病魔無情的吞噬。在與病魔抗爭的每一日,就算身體是痛苦的,她依然每天微笑。他說:我要乖乖的,不能讓爸爸媽媽再難過了,天使也會喜歡我。最后,天使帶走了他,那微笑也定格在了他的臉上。在他的墓碑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我來過,我很乖。小女孩深深地震撼了我,生命短暫又如何,人生坎坷又怎樣。好好的過好每一天,能把快樂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就足夠了。而關于自己的墓志銘,我希望是這樣的:“也許幸福沒有一直眷顧著我,但是我也慶幸自己沒有做痛苦的俘虜。”快樂就好,這是我人生的信條,不一定非要有大的作為,但是一定要學會微笑面對一切。
看完整本書后,我可能是以逃跑般的心態合上這本書的。心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但思緒并未戛然而止,書中的某些情節依然在腦中閃現。游戲的結果,我想我不會向別人談起,我會埋在心底,放在只有自己看的到的角落。人生并非是游戲,但是我想這些游戲也許會不經意間的改變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