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讀后感(精選3篇)
有的人讀后感 篇1
《有的人》全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而容量極大,把人生的偉大與丑惡論述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全詩又是那么瀟灑曠達,毫不留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諦: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全然取決于對人民的態度,造福人民者永生;壓迫、危害人民者速朽。
作者大膽借鑒古詩用典的手法,在詩中運用了一連串能引發讀者聯想的典型細節和比喻。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當牛馬,使讀者聯想起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句,再如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會使我們聯想起白居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詩句的意境。雖然是政治抒情,然而卻運用形象思維,詩句優美,瑯瑯上口,使人過目難忘。
一切優秀的文藝作品總是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巨大的影響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習俗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不論怎么變,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好與壞,光榮與羞恥,偉大與渺小,永遠是不會顛倒的。人們要想活得有意義,要想使自己的人生煥發出瑰麗的光彩,那就應當永遠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有的人讀后感 篇2
《有的人》是當代詩人臧克家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寫的一首詩,詩中批判了那些欺壓人民的反動統治者,贊揚了那些甘為人民服務的人,表現了作者懷念魯迅并贊揚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的精神。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我一遍遍地閱讀著這樣一首鏗鏘有力的、滿含著愛和恨的詩篇——《有的人》,覺得它給我的啟迪遠不源于詩文本身,而是其深深的。
這是一首紀念魯迅的詩,歌頌了魯迅的偉大人生。他“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他“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這些詩句,無不反映了魯迅先生忠實于革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這,也正是他生命的意義所在。他的生命是非常有意義的,非常有價值的!
這使我想起了孔繁森,他毅然放棄了在山東的工作,只身來到偏遠的,同那里的人民生活、奮斗在一起,為建設作了很大的貢獻。他本可以在山東安穩地工作,卻選擇了一條艱險的道路。他不追求安逸,到人民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哪怕那里環境再艱苦,他都要去,他要去為人民謀幸福,啊,這不也是他生命的意義嗎?他無私奉獻的精神、他為國家、為人民著想的高貴品質完全從這里體現出來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黨,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人民,他們的生命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可是有些人雖手握大權,卻不想著為國家為人民辦事,一心想著的只有圖謀私利、貪贓枉法。
原首都鋼鐵公司北京分公司黨委書記管志誠,貪污公款、索賄總額達人民幣141萬余元;原中信實業銀行深圳分行長高森祥,收賂現金和禮物共折合人民幣180萬余元,給國家造成了嚴重損失。這些人,他們貪污公款、收賂,干盡壞事,正如詩中所說的:“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他們如同行尸走肉,雖生猶死,其靈魂何在?其生命的意義又何在呢?
人格,不因為其有權有勢而偉大。一個人,無論他是誰,無論他干什么,只要他每時每刻想著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
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肩上擔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更應該從小立志,好好學習,將來為建設祖國作貢獻,把祖國建設成為高科技發達的國家,讓偉大的祖國在世界人民面前,高昂起頭來,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生命的意義!
有的人讀后感 篇3
《有的人》是當代詩人臧克家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寫的一首詩,詩中批判了那些欺壓人民的反動統治者,贊揚了那些甘為人民服務的人,表現了作者懷念魯迅并贊揚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的精神。
詩中告訴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像詩中所說的甘為野草的人,無私為集體奉獻,為集體服務。如今我們生活在這個小小的班級體中,不要把自己放在這個班級體之外,好像跟這個班沒有關系一樣,要時刻想到自己是這個班級體的主人翁,把班級體當成自己的家,多為這個集體作貢獻,多幫助同學,不要做了一點好事,似乎是吃了個大虧,這是一個自己經常生活的地方,為自己生活學習的地方做一點事,也沒什么大不了。
比如做衛生值日,幾個星期才輪一次,我們要好好做,一次做好,第二天來了,坐在個干凈的教室里學習,精神也好多了;這精神一好,學習效率也就高了。一次衛生要是沒做好,再做第二次,這次是被罰做的,被罰的心情自然也不會太舒服,心情一不好,學習效率也就低了,學習效率一低,又會引出一大堆麻煩。一點小事,做好了對自己有益無害,做不好,麻煩一大堆。所以,一次做好,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干嘛非要做個兩三次呢?
還有一類人,口上答應得挺快,這個那個全都要搶著做,包下來后又不認真去做,他們為了在同學們面前露露臉,顯顯威風,卻往往做些傻事。做這些事前,最好先將自己的時間重新安排一下,不要接下來后,忙著去玩,把這些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要么就是接下來后才發現沒那個能力,卻又放不下面子去和老師講,所以,這種情況時,先考慮一下能否從玩中擠出一些時間來,完成這項任務。也不要認為這樣做很吃虧,俗話說“吃虧是福”。玩的時間以后多得很,為集體做點事情的機會卻不多,更何況做一次好事,還可以長點見識,算不上吃虧,再者是為了班級體做事,根本談不上吃虧。再就是先考慮一下自己有沒有能力,免得發生尷尬的場面。
我們生活在這個班級體里,從小就要培養為班級同學服務,多做些貢獻的精神,這樣,長大后才能多為事業做貢獻,做一個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