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800字左右(通用7篇)
呼蘭河傳讀后感800字左右 篇1
這個寒假,我有幸閱讀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整本書主要描寫了作者兒時的故鄉黑龍江呼蘭河縣的特色,風俗及小時候熟悉的人物和印象深刻的事。
《呼蘭河傳》全書分七大章和尾聲,第一和第二章節主要寫了全縣的三條街與當地跳大神,放河燈,看野臺子戲和廟會等風俗,其余五個章節寫了與作者同住一條街的鄰居和親人,把祖父的和藹可親,馮歪嘴子的辛勤質樸,有二伯的古怪性格描寫的淋漓盡致。
這個小城并不繁華,而且十分的封建和落后,在那里,由于人們的迷信和愚昧無知,發生了一個個悲劇,另我印象最深的是命運凄慘的小團圓媳婦,她生了病,高燒不退,婆婆不僅不帶她去看病,反而還請了個騙人的“法師”,最后把她丟到滾燙的開水里洗澡,結果不但沒有治好她的病,反而還要了她的性命。那里的人們寧肯順從天意,也不愿相信事實,名知道可悲也不愿意反抗,我看著看著也增添了很多憐憫和痛恨。
作者還描寫了很多童年的趣事,在房頂上采蘑菇那段就非常有趣,好好地去房頂采蘑菇,卻弄的鞋子掉進了鍋子里,弄了一鍋的泥漿湯。還有一次,作者把花兒插在了祖父的帽子里祖父非但沒發現,還笑著說:“今年花兒真香,隔著幾十米都能問道香味
兒”。這也讓我聯想到了自己,童年的美好時光是多么的讓人留戀,我們都要好好地珍惜,長大了才不會后悔。
《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盡管那里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將來再來回味這份屬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呼蘭河傳讀后感800字左右 篇2
清晨,抱著一疊從書店買回來的書回到了家里,喜歡泡上一杯奶茶走進書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現實生活當中沒有的情感。這種感覺,這種處境,這種生活,也許也是只有童年的蕭紅才會有,看似是美好的,但其中卻是悲哀的。
記憶中、腦海里仍然浮現著《我和祖父的園子》中那個名叫蕭紅的小女孩的調皮可愛的映像,一直想去認真地讀讀她寫的那本《呼蘭河傳》,仔細的品味書中蕭紅童年的純真的情感,我也把這本書放在了最后的閱讀中。帶著這樣一種純真、美好的印象,我在一個午飯后抱著幾種復雜的情緒,翻開了這本《呼蘭河傳》。
在故事里,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里邊。人們說拆墻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讓人有些憤怒和感覺可憐的鏡頭,它讓我不又不感慨:當初的人民是多么愚蠢啊!在他們的腦海里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就是他們悲哀的地方!我完全不知道是什么讓他們如此的相信天命,是什么讓他們掉入這個萬丈深淵。
其實很多時候,生活就如同蕭紅所說的,人們也不一定都是精神飽滿的,而大半是被嚇得臉色發白。有的雖然已經過去多時,還是不能夠很快得抬起腿來走路,因為那腿還在打顫。
文中的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芳齡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無暇的學習時光,但在她的生活中,十二歲也許是個噩夢,是一份孤單與無奈的痛。她被過早地賣給了一戶人家做童養媳,剛來時是那樣的健康、活潑,開朗。但不久后,她就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在一個陌生而又可怕的環境里,盡心盡力地做事,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毫不留情的打罵,在人們眼里,婆婆打她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但沒多久她就匆匆地離開了人世,也許她還有什么心愿未了,也許,死對她來說,是個解脫。
讓人寒心的還在后面。她的家人的確辛酸,但不是因為她的死,而是自己為了她用了那么多的錢,花了那么大的心血,認為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與其說團圓媳婦的死是被嚇的,還不如說她的死是被當年封建社會害的,如果不是封建社會,也許她會繼續天真下去,繼續勇敢的活下去。我不知道在這個村莊里,在這座城市里,在舊中國這片土地上,還有多少像團圓媳婦這樣受到迫害的小姑娘,一個團圓媳婦的死去,也換不來更多的像團圓媳婦這樣守著迫害的女孩!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婦的死。也許在那個年代里,她們的遭遇在人們看來是活該,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可以拯救的,原因只有一個,那時候的人,早以被錢蒙蔽了雙眼,這就是曾經的中國,曾經的社會,曾經的墮落,曾經的不平等的人啊!
在蕭紅的記敘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又快樂又寂寞,因為她的活動地就是后院的那個大花園。在這座大花園里,可愛的蕭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一起快樂。蕭紅童年的生活充滿了特殊的樂趣。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充滿溫馨的一段時光。在每個人的記憶里,童年像一幅神奇的畫,只因為有淚,也有樂,還有那學習時流下的汗水;又像一首詩,只因為它記錄了我們一生中最最美好和天真的時光,在某一個地方也埋下了我們的汗水;還像一曲歌,歌唱了童年,也歌唱了曾經的稀釋年華動人的故事。
在童年里,我們可以自由地玩耍,沒有煩惱,沒有戰爭。只有落葉一片一片觸地,時代一點一點變化。
呼蘭河傳讀后感800字左右 篇3
放假了,抱著從圖書館借的書回到了家里,記憶中腦海里仍然浮現著《我和祖父的園子》中那個名叫蕭紅的小女孩的調皮可愛,一直想去認真地讀讀她寫的那本《呼蘭河傳》。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并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里,到處都顯得那么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云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這里,到處可見由于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為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悲劇地出現,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里邊。人們說拆墻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鏡頭,它讓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里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動地就是后院的那個大花園。在這座大花園里,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童年的生活充滿了樂趣。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充滿溫馨的一段時光。在每個人的記憶里,童年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像一曲歌。在童年里,我們可以自由地玩耍,沒有煩惱,沒有紛爭。春天,我們可以在三月春風的吹拂下去放風箏;夏天,我們可以在游泳池里去享受水的清涼;秋天,豐收的季節來到了,我們可以品嘗美味的水果;冬天,我們可以和雪人去親近,享受那晶瑩的世界。
相比較,我們的童年更是幸福的,我們更是幸運的。這更讓我感受到了蕭紅在離開家鄉來到香港后,她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用自己那輕盈的文筆寫下了這篇文章,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處處是故事。
呼蘭河傳讀后感800字左右 篇4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呼蘭河傳》,書中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直到開學還念念不忘。時不時拿出來品嘗,每一次翻閱都讓我受益匪淺。
《呼蘭河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蕭紅在呼蘭河這座小城里童年的生活故事,比如:“我”把祖父的帽子上插花,惹得全家笑成一片;每年下雨 ,泥坑會惹出事,淹雞淹鴨,抬車抬馬;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整座小城熱鬧非凡;小圓圓媳婦被胡家人折騰死„
《呼蘭河傳》里講述了許多小故事,俗話說小故事大道理,每個故事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當我讀到“我”把祖父的帽子插上一圈玫瑰花,祖父毫不知情,還說今年春天雨水大,他們這棵玫瑰這么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祖父一進屋就惹得全家笑哈哈。從這里,我讀出來慈祥而猶有童心的祖父和天真活潑的“我”都是家里的開心果,一個也不能缺少。此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熟悉的面孔——我的爺爺。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一次在書房玩,腳一滑摔倒了,爸爸重要的文件也被我打亂了,爸爸剛要來教訓我,做完事的爺爺回來了,看見我立刻扔下鋤頭沖過來,輕聲細語地問我受了傷沒有。我慈祥的爺爺在我們家也是不可缺少的。
讀到每年下雨東二街道上的泥坑子就會漲很多水,路過的人
個個弄得滿頭大汗,渾身發燒才過得去。有的人說把墻折了過去,有的人說種樹爬過去,而說用土填平的一個也沒有。從這里我讀出呼蘭河的人都很自私,只為自己著想,不顧別人。在我的生活中也發生過這種事情。在公園里,一個空牛奶瓶不知被誰扔在最顯眼的地方,三個小男孩朝那個方向走去,他們會撿嗎?讓我驚訝的是,其中一個小男孩竟然把空瓶子一腳踢進了池塘!多么不文明的行為!踢瓶子的人不文明,扔瓶子的人更不文明。做個文明的公民其實并不難,即使只是把你手上的垃圾扔進垃圾桶這樣一件小事,也能彰顯出一個人的素質。真希望身邊的人們都能做一個文明的人。
讀一本好書,心靈得到一次洗禮。《呼蘭河傳》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讓我終身難忘。
呼蘭河傳讀后感800字左右 篇5
書香滿滿的圖書室,一排排整齊的圖書靜靜地躺在刻滿花紋的木頭書架上。在這個書的世界里,蕭紅的《呼蘭河傳》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它只是講述了蕭紅悲慘一生中唯一快樂的童年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它沒有多么驚天動地的故事,但又是那么動人,令蕭紅難以忘卻,忘不了,還有她的祖父,那是一個家里唯一疼她的人,祖父就像一縷淡淡的陽光,輕輕撥開她人生中的陰影,撥開她心中天空中的蒙蒙煙雨,讓太陽重新探出腦袋,重新笑傲天空。雖然這只是短暫的,但蕭紅她已經非常滿足與開心。
當我用雙手輕輕合上最后一頁,禁不住再看一眼,只消這么一眼:“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住著我的祖父。……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蜂子、螞蚱、蝴蝶、蜻蜓,樣樣都有。”小時候的蕭紅竟如此天真、活潑,她把韭菜當做野草除掉,把狗尾草認作谷子,但好脾氣的祖父并沒有責怪她,而是認真給她解釋。美麗的菜園子,一切都是自由的植物,還有到處搗亂的她,一切都是最美的景色,一切都融入了大自然深處中。
想到這兒,我眼前不禁了一幅美麗的景象,心中萌動著那種童年的不舍,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奶奶家:我騎在爺爺頭上,看著一望無際的青色田野,時不時俯身從人家番茄地里摘一個櫻桃番茄,大聲唱著那些我也根本聽不懂的歌謠,那是的我什么也不知道,奶奶一樣樣介紹給我聽,可我根本不聽,去幫人家做金色的稻草人了。我最喜歡冬天了,因為叔叔和爸爸會給我堆一個大雪人,我還會和小伙伴打雪仗。當然,我最喜歡那個渾濁的大魚塘,看著一張大魚網撈起那么多魚鱗閃著銀光的魚,我都會數著那一個個胡蹦亂跳的小精靈,覺得世界如此神奇,如此美妙。雖然那些濺在衣服上的泥水會弄臟衣服,會被奶奶責罵,但我都不在乎。
想到這兒,那個沉浸的學習考試中的我終于釋放了出來,品味著童年如蜂蜜般的香甜,令人回味無窮。那些在鄉野中度過的時光是最快樂的時光。蕭紅,一位偉大的作家,她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呼蘭河傳》不禁讓我看清了舊社會的真面目,還喚醒了我對童年的回憶。
呼蘭河傳讀后感800字左右 篇6
周末的陽光是那么透亮,暖洋洋的。午飯過后,一杯紅茶,一本書,安坐于陽臺上,連讀數小時,將蕭紅的那本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美美的讀完了。合上書,回味著后院里爺孫倆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回想著書中那些凄美的人物,似乎那么近,又那么渺遠。感覺自己不是在讀小說,而是在讀一篇篇唯美的散文,韻味饒人。
呼蘭河那地方是那么冷,似乎整本書都是在凄冷的冬日里寫下來的,這或許與作者筆下那些可憐的窮人有關,而窮人唯其在陰冷的冬天才更顯得惹人憐愛。作者把那原本活潑大方的“團圓媳婦”,古怪的“有二爺”倔強的“馮歪嘴子”,放在破舊的房子里和在冷漠的人群中,襯著呼蘭河畔那極冷的風,筆下的形象是那么鮮明。你感覺自己是在讀這些人物的命運,更是在讀作者所處的當時社會的冷漠和人生的慘淡。
再思作者,猛然覺得這個民國時期的才女與魯迅先生似乎有著諸多的相似,敏感而深刻,不僅能看到當時社會的病根,并借著筆下的典型人物把那個社會病態的一面撕開讓人看。聯想到作者寫作時她眼前浮現出的那些愚昧、封閉、落后、冷漠的人該讓她多么憤懣,我似乎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孤獨與掙扎。寫作時這個熱愛生活的作家,內心一定在流血。
這本小說最富有詩意的內容是寫到童年那個明朗的后花園里,與爺爺生活的美好時光。難忘她在菜園里盡情“搗亂”的情景,難忘她在爺爺的草帽上插花鬧著玩的天真,難忘她一個人玩啊玩啊,累了就無所顧忌地躺在她的簡易小窗房里的可愛。想起爺爺,我想作者蕭紅內心里一定洋溢溫暖,那是在呼蘭河畔唯一讓讓她得到安寧的人啊。此刻我也恍然大悟,原來,一本《呼蘭河傳》那是作家蕭紅將自己在家鄉所看到的、聽到的丑的、虐心的一面展開來,是為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爺爺是她在受傷時能給這顆渴望熱、追求善的心靈一份真實的安慰。我深為作者對爺爺的這份懷念、思戀的真情而感動。
想到這兒,覺得這個午間,在暖陽中讀《呼蘭河傳》,似乎在和這個生活于20世紀初那個昏暗的社會中一位堅強的女子在對話,我理解她的憂傷,我懂得她的向往和思念。不知不覺,這本書還將我帶入童年時與爺爺在一起的時光,爺爺為饞嘴的我宰殺那只從別人家墻里掉下來摔死的一只雞,拔雞毛、燉雞肉,熱騰騰的氣息如煙霧在我眼前繚繞,讀一本好書也是在這樣讀自己曾經的故事。
呼蘭河傳讀后感800字左右 篇7
在學了《祖父的園子》一課后,我對蕭紅寫的這本《呼蘭河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就讀了這本書。 在這本書中,作者蕭紅用一個孩子的口吻,生動形象地為我們刻畫了作者童年所生活的地方——被稱作“呼蘭河”的小城。
《呼蘭河傳》這本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描寫祖父的后院那一部分了。作者蕭紅用輕快的筆調,形象地把一個給作者留下美好童年的樂園刻畫了出來。在這一部分,字里行間都能讓人感受到“我”一個孩童的天真活潑,還有作者對祖父,對后院,對童年的無限喜愛與留戀。展現在我眼中的是一個美好快樂,令人羨慕的童年。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原來,不只是作者享受著院子帶來的樂趣,就連園中的一草一木,所有的事物都在享受著園子一切,它的美好,它的樂趣„„也正如文中所說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在這樣美好的一個園子里,誰都是不拘束的,自由的,快樂的。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給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給他插了一圈的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
我一邊插著一邊笑,當我聽到祖父說: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么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
我笑得哆嗦起來。我幾乎沒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當我讀了這一段,就覺得有趣極了。從中可以感受到“我”作為一個孩子的天真活潑和調皮,讓人不理解的想法,讓我覺得很好玩。一邊插花,一邊笑,祖父竟渾然不知,而且還說了那么有趣的話——“今年春天雨水大,咱們這棵玫瑰開得這么香。二里路也怕聞得到的。”真是個慈祥的爺爺!這樣愜意,這樣美好的生活,可真令人羨慕啊!
作者的童年,真很美好呀。雖然蕭紅很早就離開人世了,但她卻留下了一本優秀的書,一段她童年的回憶。在歲月的長河里, 這些故事如寶石般閃閃生輝,陪伴著我們一路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