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經(jīng)典小說《紅樓夢》讀后感(精選4篇)
2025經(jīng)典小說《紅樓夢》讀后感 篇1
為了豐富課外閱讀經(jīng)驗,充實自己的寒假生活,寒假期間我通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這本書對我來說并不陌生,第一次閱讀我看到的是賈黛的愛情,第二次閱讀,我了解到了家族里錯綜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而通過這次寒假看了第三遍,我才慢慢品味到文字的魅力,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全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講述賈府的興衰歷史,其意義主要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在書中曹雪芹以一種傷感的情緒敘述故事,對社會環(huán)境進行了諷刺。
書中讓我印象很深的是詩詞,閱讀起來特別押韻,朗朗上口,而且符合當時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心情,通讀全書有一種悲傷的美感,書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便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她雖然年紀輕輕但是總有哀愁縈繞在她的身邊,這種性格是當時的環(huán)境所造成的,她身在賈府看似衣食無憂,但是寄人籬下的現(xiàn)實讓她始終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以至于最終憂郁而死。林黛玉的悲劇是當時封建家庭的制度所造成的。在書中,林黛玉任性愛哭,又多愁善感,但是看似柔弱的她卻時而敢于反抗家族給她的安排,她內(nèi)心保守卻又向往自由,讓她在黑暗中創(chuàng)造了一絲光明,也帶給她一些可貴的品質(zhì),我覺得我應(yīng)該想她學(xué)習(xí),反對世界的一切不公,發(fā)表出自己的意見。
通過紅樓夢我們可以從賈府中看到當時封建家庭的腐朽,而通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我更是可以體會到封建社會的整體黑暗,初次閱讀的時候,在我心中林黛玉特別的狹隘,她總是以柔弱自居對別人,周圍的人幾乎都不入她的眼,而且心眼特別小,不允許寶玉談?wù)撈渌⒆印2贿^通過閱讀后的總結(jié)反思,我對林黛玉有了全新的認識,也可以說是對當時環(huán)境下人性有了更深的總結(jié)。林黛玉那種“碧云天,黃花地”的哀愁,并不是沒來由的,她的感情接近人自由和美的本質(zhì)。林黛玉對此的追求要更偏執(zhí)些,所以注定也要受更多的苦。她以降珠草的身份,沖擊反抗那個黑暗封建的環(huán)境。即使有著一些封建人物的批評,但是她勇于同時代抗爭的反抗精神給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面對那樣腐朽的家庭,我深深體會到我能擁有現(xiàn)在這般幸福的家庭是多么幸運的事情,我要更加珍惜這樣的家庭。
紅樓夢真是一本精彩的書!
2025經(jīng)典小說《紅樓夢》讀后感 篇2
《紅樓夢》是一部感人的愛情小說。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鎖,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共演繹了一場在封建時代大家庭中的動人愛情悲劇。本小說講述了從小體弱多病、失去雙親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謝玉而生、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但是,兩人的愛情并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王熙鳳有了掉包計,使賈寶玉誤娶了帶黃金鎖的薛寶釵,林黛玉消玉殞,從此賈寶玉看破紅塵,心灰意冷,遁入空門。
在封建時代,子女的婚姻往往全由父母做主,什么“指腹為婚”、“金玉良緣”、“門當戶對”,甚至有些人從未見過面就稀里糊涂地結(jié)了婚。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封建時代的犧牲品。像賈寶玉和林黛玉這樣大膽追求自由愛情的人,在那個時代尤為可貴。他們也深深地進入了我的心中:讀《紅樓夢》,我實在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也為書中眾多女性悲慘的命運而惋惜。元春在深宮的孤寂,迎春被丈夫欺辱,探春被迫遠嫁,惜春削發(fā)出家。還有大觀園中眾多悲慘的丫鬟——晴雯、司棋、金釧兒······
讀《紅樓夢》,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生也是這樣。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為他垂淚,讓多少人為他感動啊!
2025經(jīng)典小說《紅樓夢》讀后感 篇3
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chuàng)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huán),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zhì)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jié)正是她自尊的體現(xiàn),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jié),是她的個性體現(xiàn)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fēng)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fā)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后,工于心計、精于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xùn)教的口氣規(guī)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賈寶玉的眼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tài)美人。這么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tǒng)規(guī)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jīng)受了無數(shù)摧殘之后,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為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zhuǎn)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么地方有一個干凈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現(xiàn)在所處的現(xiàn)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我們?yōu)橹拘模瑸橹畱崙浚粚ψ非笞杂傻那嗄昴信诜饨ǖ募湘i之下生離死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帶著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處?甜在這個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獲得理解和親愛,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痛。雖然最后她成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jié)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2025經(jīng)典小說《紅樓夢》讀后感 篇4
初讀《紅樓夢》的人,首先便會傾倒于其間那字字珠璣的文字。
不必說卓絕千古的《葬花吟》,動人心魄的《五美吟》,奇葩爭艷的詠菊詩,單是大觀園中的幾副對子、匾額,就令人嘖嘖不已。年幼的惜春可以寫出“山水橫拖千里外,樓臺高起五云中”這樣如詩如畫的句子;筆拙的賈寶玉可以寫出“竿竿青欲滴,個個綠生涼”這類惟妙惟肖的句子;而才思敏捷的黛玉稍轉(zhuǎn)筆鋒,便寫下“花媚玉堂人”這樣極富才情智慧的句子。
再讀《紅樓夢》,便不得不驚嘆于曹雪芹刻畫人物的高超技巧了。書中的人物紛繁冗雜,然而作者卻寫得各有新意。主要人物便生動地刻畫了三十余位,有的點一兩筆也立即是一個“活人”了。
單單一個云兒,只露了一面,還是“叫局”出的場,便顯出她的聰明伶俐。薛蟠不同意行酒令,云兒卻推他坐下,說:“怕什么?這還虧你天天吃酒呢,難道你連我也不如!我回來還說呢。說是了,罷;不是了,不過罰上幾杯,哪里就醉死了。你如今一亂令,倒喝十大海,下去斟酒不成?”說得薛蟠“只得坐了”。只這一段,就能看出云兒要比薛蟠高出許多。行令時,又讓云兒道出了心中之苦,但不便令客人掃興,只說了兩句,便改為助興的話。這樣,一個形象豐滿的云兒便凸現(xiàn)了出來。
讀到這里,不禁又發(fā)現(xiàn)了《紅樓夢》的一大特點一然是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上到帝王后妃、文臣武將、紈绔膏粱,下到市井小民、奴婢仆役、僧道丐尤。文體也很全。有詩,如古詩《詭_詞》、《葬花吟》、《代別離秋窗風(fēng)雨夕》、《桃花行》,律詩《世外仙源》、《有鳳來儀》,絕句《石上偈》、《五美吟》等;有詞,如小令《望江南祝祭晴雯二首》,雙調(diào)詞《柳絮詞》中的《南柯子》、《唐多令》等;有曲,如《山門寄生草》、《寄生草解偈》、《邯鄣記賞花時》,小令《點絳唇耍的猴兒謎》,以至俚曲;有賦,如《警幻仙姑賦》;有歌謠,如《好了歌》及《好了歌賦》、《護官符》;有楹聯(lián);有謎語;有誄,如《芙蓉女兒誄》;有偈;有駢體文,如《贊會芳園》;有騷體,如《與林黛玉書并詩四章》中的詩;有酒令,如行酒令、牙牌令、花名簽酒令、骰子酒令;有啟;有書;有請?zhí)?/p>
反復(fù)翻看,你不難看出作者的苦心經(jīng)營。
四位小姐以“元、迎、探、惜”命名,實乃“原應(yīng)嘆息”,“賈雨村言”實為“假語村言”。更不用談那“草蛇伏線,一揮千里”的筆法。黛玉的《葬花吟》便是她的詩讖,明義也題道:“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其中“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顯然是黛玉之死的暗示。
作者用心血嘔成的《紅樓夢》難道僅此文字上的造詣嗎?當然不是。
仍以《葬花吟》為例。“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難道不說明衛(wèi)道夫?qū)ε呀陶叩拇輾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如何不是將頹的封建大廈之中的黑暗、腐朽、齷齪的真實寫照?然而,作者傾心歌詠的絳珠仙子仍然“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如何不是作者本人真情的流露?
凡此種種,足見《紅樓夢》是“開辟鴻蒙”的鴻篇巨制,它的藝術(shù)魅力是亙古不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