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三天光明讀后感(精選3篇)
假如我三天光明讀后感 篇1
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述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光明與聲音,在安妮·莎利的幫助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成全中,海倫·凱勒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她曾周游世界各地,為殘疾人加油鼓勁。最終成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在這個世界上,為什么只有聾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為什么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知識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于人類、有益于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著這種追求,懷著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
假如我三天光明讀后感 篇2
今天,我在作文輔導班學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
《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一文,講述了“我”會用一個暫時的盲人的手去接觸這個世界,用盲人的耳朵去諦聽這個世界,用整個心靈去接受這個世界!“我”要感受盲人的生活。
盲人生活第一天,“我”要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盎然生機。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一個失去視覺的人,只能用耳朵去聆聽世界的所有聲音,用鼻子去聞世界的所有氣味,用嘴去咀嚼世界的所有味道,用手去觸摸世界的所有東西,看不見所有色彩、所有美景、所有你至親至愛的人們。其實盲人比我們強多了!因為正因為他們失去視覺,才會用心去感受世界,感受生活,感受萬物。
盲人生活第二天,“我”將以一個盲人的身份去盲童學校上學,親自和那些在光明上背叛了無期徒刑的孩子們促膝談心。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以前,每當我在街道上看到盲人總會在心里嘲笑一番:哈哈!這景色可真漂亮啊!這么讓人養眼,還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啊!要是有人失去了光明,那可怎么活?還不如一墻撞死算了!可是自從我讀了這篇文章,對殘疾人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殘疾人也是個有自尊心的人!我憑什么去侮辱他們?嘲笑他們?難道殘疾是他們的錯嗎?他們與正常人擁有著同樣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盲人生活第三天,“我”將走向社會,體驗社會的溫暖。這句話使我知道了:以后遇到殘疾人,我非但不嘲笑他們,而且還要鼓勵他們,盡我所能的去幫助殘疾人。在路上,他們摔倒時,我過來攙扶,在商場,他們找不到東西時,我幫著找。所有盲人的畢生夢想都是恢復視覺,其他別無所求?烧H送际呛茇澬,最終導致自身受到傷害。
·讀完之后,我掩卷沉思:平時自己那些不保護眼睛的事情,像看電影一樣一幕幕展現在我的眼前:寫作業時,我一寫就一兩個小時,且從不休息,看書時,我躺在床上,把書放在眼前,一看就是兩三小時;看電視時,我離得很近,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一盯就是幾個小時……
小朋友們,要愛護自己的眼睛,用我們的眼睛去觀察這美好的世界,去感受光明,感受愛。
假如我三天光明讀后感 篇3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杰出人物,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是海倫·凱勒。”
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堅強的毅力震撼了世界,征服了世界,她——海倫·凱勒,一個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雖然有過絕望,但是她還是以自己頑強的意志,活了下來。不僅如此,她活得更有意義,在迷失方向的前途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價值。她在一生寫下了十多部震驚中外的著作,她的精神和意志贏得了所有人的敬重與崇敬。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獲得光明的海倫要看人,看他們的善良、淳樸與友誼使她的生活值得一過。她要長久的凝望我的老師——安妮·莎莉文,看看她的嘴巴和鼻子,以及她身上的一切。第二天,要看光的變幻莫測和日出 ,看看日出是怎樣落下去的,它要奔向何方?赐耆粘,她要去探索與研究。她想奔向城市,去看看那些有名的藝術館。第三天,她還要看日出。因為,這將是她能見到光明的最后一天。 她想和普通人一樣,去為了生活而奔波。以一個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夠有三天的時間看到世界,將會去做哪些事——我想,我要珍惜這短暫又珍貴的72個小時,4320分鐘,去記住每一個愛我的人的樣子,我要將他們臉的輪廓印在心里。在最后一天,靜靜的觀賞天空——那個最廣闊的地方……
輕輕合上書本,心中溢滿了感觸:一個人,失去了視覺、聽覺與說話的功能,幾乎與外界斷了所有的聯系,身邊的一切只剩下了黑暗與恐懼,那是怎樣的可怕與孤獨。但海倫·凱勒并沒有失去信心,并沒有絕望,在老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她站起來了。這是一種多大的勇氣與決心,說來輕巧,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在這靜靜的感悟中,我似乎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在于條件的好壞,而在于他有沒有奮斗精神。無論上天給予你的是怎樣的起跑線,只要你有一顆頑強的心,有一份打不垮的信念,那總有一天,你會到達那勝利的終點。風雨之后會有彩虹的安撫,因此你更應感謝挫折,是挫折讓你不斷成長,在這磨練中,你更應該打敗挫折,戰勝挫折。我堅信,一個人只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就不會被客觀條件所束縛,就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