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論》讀后感(精選3篇)
《幸福教育論》讀后感 篇1
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我覺得不同的幸福感取決于不同人的生活態度和心境心態。就像現在有許多人在羨慕教師職業的純潔穩定,而許多教師反而羨慕墻外的豐富多彩,對自己年復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沒有了感覺,教師職業幸福感怎么會不下降?于是,可怕的職業倦怠產生了,工作熱情喪失至使教師的幸福感徹底泯滅。所以,現實是我們的精神始終旋轉于生活的繁雜與喧鬧之中,始終忙碌于生活的蠅頭小利,那就只能為生活的勞作而疲于奔命,離教育的幸福也越來越遠了。可當我們感受到一雙雙無知的雙眼,因你的引導而閃出智慧的火花時,我們幸福!
我們在塑造學生,當我們彼此信任、彼此承諾、彼此給予,從內心深處萌發出:孩子需要我們的愛,他們幼小天真的心靈只知道堅持與克服困難,卻從不抱怨,這樣懂事與堅強的孩子讓我們看到眼里,怎能不感受到幸福?當我們認真工作時,當我們不厭其煩地教育學生時,當我們細心地關心學生時,當我們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時,我們看到了什么?我們從學生的眼里看到了感激,看到了尊敬,看到了愛戴,我們從領導那里得到了好評,從教師那里得到了肯定,從學生家長那里得到了認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走了又來,來了又走,我們總在重復昨天的故事,也許偶爾的倦怠讓我們迷茫,當他們走出去時,我心中充滿了喜悅!孟子所說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應該是一種幸福。如果我們把教書育人的過程當做是一個旅途,而我們遇到的就是不同的風景,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它,就能牢牢地抓住教育的幸福。
在一般人眼里,小學生無憂無慮,沒什么壓力,真的很幸福。從調查來看,現實并非我們所預想的那樣。33%的被調查者“經常有壓力感”,53%的被調查者“有時有壓力感”。也就是說,80%以上的在校小學生程度不同地背負著“成長壓力”。這些壓力來自何方?38%的被調查者認為,成長壓力主要“源自學習競爭”;49%的被調查者認為,成長壓力主要“源自父母的高期望值”;。歸根結底,學生的這些壓力也是因為身邊的成人發自內心的關愛所導致的,父母和教師為了孩子能在今后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不被社會所淘汰,所以不斷地教育孩子要認真學習,多學習知識,不僅如此,還要學好。為了孩子能學好,有的家長每天不辭辛勞地接送孩子上學放學,雙休日迫使他們去學習所謂的興趣班,連玩耍和娛樂的時間也付之東流。為了孩子能學好,有的教師每天或節假日給他們布置大堆大堆的作業,惟恐學生把學習給荒廢了。試問本該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兒童時光變得如此灰暗,你回會感到幸福嗎?
《幸福教育論》讀后感 篇2
在《幸福教育的樣子》一書中,有一篇是關于“樂學教育”的文章,讀后,真是受益匪淺。
我們常說,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便是孩子那甜甜的笑聲。是的,孩子應該是最天真的,處于無邪的年齡,少年應該不知愁滋味。但在現在如今的校園里,書聲瑯瑯處處聞,陣陣笑聲卻難露面。學習給予我們師生的都是一件苦差事,學生不樂于學,教師疲憊于教,為什么會是如此?
反復思索: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活潑好動的孩子們怎么會去認真聽講呢?如果我們的教育語言毫無魅力,如何能夠讓孩子們向我們傾吐心聲呀?
如今的課堂,我們時常會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去迎合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將抽象的知識化為形象,讓孩子們更直觀的接觸學習,和孩子們一起說說、唱唱、畫畫,共同走進學習氛圍,在快樂中將知識內化。學習中,老師是引導者,就像一根指揮棒,帶著孩子去探索、去討論、去辯證,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學習。但即便如此,我們認真觀察,還是會發現,孩子們的笑容依然還不夠多,不夠甜,細細小結,還是在于孩子們肩上的擔子比較重,單一的學習充滿了他們的在校生活!
學校是學習的主要場地,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卻都不是唯一的。學習更不是單一的作業、考試!娛樂游戲、表演繪畫、活動鍛煉,都是學生接觸知識、吸收知識、應用知識的途徑。樂學教育,讓學生真正的樂在其中,讓學生真正的愛上學習,才是我們老師該做的。讓他們在校的學習是快樂的,讓他們的童年是充滿笑聲的!
《幸福教育論》讀后感 篇3
做一名教師,首先要知道教育的真諦就是讓學生獲得人生的幸福。孩子在離開學校,走上社會以后,仍然快樂,快樂的追求幸福,這樣,教育就成功了。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幸福伴隨孩子一生,用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矢志不移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幸福、快樂的職業。只有幸福快樂的教師才能教出幸福快樂的學生。學生的幸福感是教師給的,教師的幸福感除了得自學生,還得自學校。學生的幸福感是一種成功的體驗,教師的幸福感是一種高峰體驗。我們只有不斷提升教師職業生涯幸福感,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才會充滿深情、飽含熱情、噴灑激情,才會充滿智慧的火花。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強大力量,會在有形與無形中影響學生。
善待學生,努力做一個成功的教師。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快樂與成長幸福的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
善待自己,別跟自己過不去。學會以平等平和的方式與學生相處,與學生交流。放棄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從自己的職業優勢中尋找人生的樂趣。保持心理平善待學生,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對學生真誠無私的愛是獲取教育成功的原動力,沒有學生的合作,教師的工作絕對不會有成效。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快樂與成長幸福的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
為了祖國的下一代,為了民族的未來,我就要勇擔責任,就要去感動自己,感動學生,感動社會,幸福著孩子們的幸福!這是我個人對幸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