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門》讀后感800字范文(精選8篇)
《三重門》讀后感800字范文 篇1
《三重門》是初二的時候看的,那時的韓寒是社會的話題,是風頭人物。
許多年過去了,我沒記住《巴黎圣母院》,沒記住《紅與黑》,沒記住《復活》,甚至連主人公的名字也不記得了。其實《三重門》印象也不是特別深,畢竟時間可以帶走一切,又何況僅僅與我而言并沒多大意義的幾本書呢?只是《三重門》對我的影響是永遠的,或者說是終生性的。
《三重門》寫的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正是這樣我才一直喜歡它。林雨翔就存在于我們之間,他呼吸著與我們一樣的空氣,望著一樣的天空,過著同種制度下的不同人生。他的喜怒哀樂,我們都曾經歷過,都曾擁有過,或者現在就正在經歷著。當時周圍的人都在看韓寒的書,都認為韓寒說出了我們的心聲,又或者是看到了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教會了我去思考我的生活,思考我活著的目的,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我們的世界。
韓寒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批判現行的教育制度,這個理科慘不忍睹的學生,憑著他驚人的文學水平,讓千千萬萬的學生成為了憤青,上千千萬萬的學生咒罵教育制度,咒罵他們所處的社會,咒罵他們所處的時代。他成功了,他憑著一個“林雨翔”成為了無數少年心中的先知,他就像帶著上帝旨意來的基督,為我們帶來了真理。我當時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在抵抗著學校,抵抗著自己所處的制度。
可是很多年過去了,《三重門》留給我的僅剩下看問題的方法,其他的卻都遠走了,走得悄然無聲,走得不知不覺。當我在重看《三重門》時,我只看到我們的青春——那失去的和正在失去的青春,有著春天小草綠色的青春,有著我們曾經的青春?赡苁墙洑v的事情多了,才知道當時自己是如此可愛。我開始覺得韓寒的乏力。他改變不了什么,和我們一樣,只能改變自己的生活。于是他去賽車了,去寫一些等價于垃圾的文字。
我現在看《三重門》,反而在林雨翔身上看到了對生活的妥協,一種無力與無奈,人總是要妥協于社會,妥協于制度,卻唯獨不能對自己妥協。我們把這種妥協叫做成熟!度亻T》只可以作為我們青春的祭詞,在某個角落獨自記載著一點一滴。
畢竟我們都會老去,可是曾經的青春歲月卻永不老去。
正如老狼的《青春無悔》:
開始的開始是我們唱歌
最后的最后是我們在走
《三重門》讀后感800字范文 篇2
讀完《三重門》,突然發現:這不正是我們的生活,平平淡淡的生活么!
小說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主人公基本也沒干什么事,也就這么混混沌沌的過著.但這就是生活啊,平平淡淡才是真嘛.或許有人會覺得作者寫的是流水帳,不過精彩,但寫的正是我們現在的生活狀態,夠現實.他從字里行間滲透生活的實質,讓讀者在他的幽默下感悟:生活本是如此.正因為他寫得很貼近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很喜歡這本小說.
其次,與作者同是高中生的我又不得不為作者的豐富學識所折服.作者的知識應該是豐富的,小說中隨手拈來就有許多東西,左一下《變形記》,右一下《孫子兵法》,再對《史記》侃侃而談...諸如此類,足見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另外,小說中作者創作的幾首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采.而那首中西合璧的情詩,就實在讓人啼笑皆非,琢磨不透了.但從另一側面也反映作者英文程度了得,這從小說的后半部分也有充分的體現.作者在”處心積慮”地制造黑色幽默的同時,也不忘好好秀秀自己的英文,而且運用得恰到好處,真了不起.作者在后記中寫到自己的英語可全賴新版牛津英語的功勞,這可真是值得好好借鑒借鑒!
至于作者在小說中所要表達的對于中國現代教育的不滿,不知為什么,我真的一點也沒察覺到.可能是因為我正接受著這樣的教育吧.對這一切作者眼中的不妥都早已習以為常,畢竟像作者一樣,即使功課七科亮紅燈,也能有作為的人并不多,所以像我一樣的普通學生還是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考上好的大學.這畢竟是當今社會衡量人的能力的重要手段,這也是所謂的規矩啊.所以我們還是應該規規矩矩地去作一個學生,盡自己的本分去讀書,將來作對社會有用的人。
總的來說,《三重門》是一本不錯的書!
《三重門》讀后感800字范文 篇3
重讀了韓寒的《三重門》,感受到的和當年完全不一樣。當年是當作神作來拜讀的,而且一直是笑聲不斷。現在讀起來,沒有感覺以前那么好笑了。隨著閱歷的增長和閱讀量的增長,對文章和書的要求和鑒賞能力也有所提高,我看到的不再只是當年的那些東西。雖然現在說這些話可能有失公允,但也只是自己的感悟和總結而已。況且,一個人只有不停地總結和思考,才能讓自己成長和成熟。所以看完這遍書,總是有點東西要說的。
經過這么多年網絡的浸淫,比他會講笑話的人、比他笑話好笑的見的多了去了。現在我感覺他書中這么多插科打諢看似好笑,其實是在賣弄,發自骨子里面的賣弄。當年韓寒不過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能有那么大的閱讀量,而且還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信手拈來,實屬難得。我們不能對一個孩子苛求太多,對吧?即使他是韓寒!但是正如剛才所說,當時的韓寒畢竟只是個大孩子,很多東西雖然用得起來,但只是從書里面看來的,缺乏自己的實踐和對生活的理解,缺乏自己的感悟,用起來總是稍顯生硬,字里行間還是透露出一股稚嫩,就像小孩穿著大人的衣服跳舞,這東西肯定是掩飾不了的。
但是我覺得這種賣弄和顯擺只是人生成長的一個過程,一個階段。每個人都有過,都經歷過,只不過有的人長點兒,有的人短點兒,有的人時間長點兒,有的人時間短點兒,也是無可厚非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后來的韓寒成長了,在有了更多的生活經歷之后,他不再只是漠然地接受著看到聽到的東西,他開始思考了,而且思考的比我們大多數人更深刻,更到位,所以他能寫出“我們的Guanyuan覺得,一切可能引起的麻煩,都是可以就地掩埋的”這樣的句子。這就是韓寒,一個寫三句話就開始吊書袋的大男孩,一個想憑一己之力挑戰整個社會的退學高中生,一個不斷挑戰自己的賽車手、歌手、導演和作家,一個不斷呼吁公平正義的八零后意見領袖。這就是韓寒。
另外,就書中批這個批那個的事再扯兩句。韓寒批當時的應試教育,并在書的末尾寫了長長一段關于這個的看法,儼然一個標準憤青(也許他就一直都是,甚至現在也是?)。雖然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并得到了大量關注,但現如今已經十五年過去了,應試好像并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改觀,而且更有越演越烈的勢頭。各種學區房、學位房這樣的新概念不斷地被創造出來,便是最好的明證。在當今中國,讀書不是一條很好的出路,而是唯一的出路!要不是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一路披荊斬棘,也沒有今天坐在電腦面前寫下這段話的我。所以我們都陷入一個怪圈,一面都大批特批應試教育的不好,一方面制造出了更多的書呆子,更多的高分低能的接班人!教育關乎下一代,關乎祖國的未來,理應被重視,但卻成了今天的樣子,相信這是大家都不愿見到的。但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試想再過一個十五年,又會是個什么樣子呢?真的不敢去想,因為那個時候,我自己的兒子也要上中學了……
《三重門》讀后感800字范文 篇4
初中時,隨大流(主要是黃狗啦)開始看韓寒的書,然后幾乎看完了他所有出版的書,只是唯一的遺憾,最早出版的《三重門》沒機會看。
高一時,問同桌借了看,只可惜被我們班主任收了,那班主任姓趙,對韓寒痛恨至極,好像韓寒抄了他家一樣,恨得連《三重門》安安靜靜的躺在書桌里也不放過。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過于此,當你還沒有幸看一樣東西,那東西就已經消失,這里是被收了。只聞書香,還未來得及吞下肚,就被收了,慘!!
之后的一年多時間,把《三重門》擱下了。
高考前的一段日子,生活寂寞難耐,逛書店時又見《三重門》就順手take it 了。
我看過《三重門》后的感覺是韓寒讀完《圍城》的感覺:“原來小說還可以這么寫!”雖然我也讀過《圍城》,但因為我文學功底太差的緣故,沒有什么如坐春風的感受?偟恼f來,看韓寒的小說是不必太注意情節的,最主要的還是看他怎么玩文字,然后順便把我們也玩一遍?垂疵鞯臅筒贿@樣了,只看情節就夠了,我不是說他的文筆不好,只是那些文字更適合女人,而且往往越是對女人心理描寫的惟妙惟肖的男人越容易變態。
我不知道韓寒寫《三重門》的時候是怎么寫的,他自己說這本書是他傾注最大的一本說,我想也是,玩什么東西都得投入,何況是玩文字。我覺得寫這本書要很通暢是不可能,可能一個比喻要憋很久。
我要說的就是這一點,以前總是強調寫文章要流暢,但有時候是需要不流暢的,太流暢的東西就沒有什么思想了。寫的流暢就像排便順暢,并不是這樣不好,只是這遠不如長期便秘后突然釋放來得爽。
以上本人鄙見,不足掛齒。
《三重門》讀后感800字范文 篇5
讀讀停停,三天的時間我終于讀完了這篇聽聞已久的小說--《三重門》。慚愧的說,最早知道這篇小說的名字,是在《征途》游戲的答題活動里。題目是這樣的:韓寒于初中時寫的----《三重門》體裁是A小說,B散文,C詩歌,我猜一個,選A,于是答對,多了一分。
讀完整篇文章,不得不從心里佩服這個比自己小了好幾歲的人。在他的小說前,我仿佛卑微的小草不幸被大樹遮住了陽光,這時的小草還會在乎大樹比自己年輕么?
以前打死我都不信,十多歲的小屁孩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而現在,不用打死我我已經信了,事實擺在眼前,不是么?
這時的韓寒,該是有一舉成名或是要把多年積在心頭的感想一股腦兒的寫出來吧?于是我們有幸見到如此之多的恰當得如六月天里吃上一條雪糕般舒服的比喻。還好自己平時博覽群書,學富差一點五車,不然還真體會不到其中的妙處。不過我覺得比喻有點多了,吃了幾根雪糕之后,暑意已消,再多吃的話,可能會拉肚子的。
看著這篇小說,不經意的想起了小妹,她的文章里,似乎有著韓寒的影子……有機會一定要問問她是不是讀過《三重門》。如果沒有,韓寒可能又要大笑了----有人不要錢幫他打廣告,他能不樂嗎?不過一想到他一定不會在乎這樣的廣告,心里不禁又黯了一下。
寫了這么多,似乎跑題太遠了(看,這就是與名作家的區別與距離之所在)言歸正傳,因為我覺得我的這篇文章快要寫完了,再不回歸可能就沒有機會了。韓寒像一條蛔蟲,似乎知道我的所想,用他的筆,將我好多好多想寫寫不出來,想說又不能完美表達的話,只用一篇文章就做到了。現在天氣這么熱,弄得我現在又想吃雪糕了。
不過看完之后,我開始有些討厭小說這種體裁了------非得要這樣結尾么?懸念還是……真希望他這樣一直寫下去。
《三重門》讀后感800字范文 篇6
《三重門》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已經微微泛黃了,我原本對于《三重門》沒有太多的興趣,它在書架上完全處于擺設狀態,但,從寒假時我無意看到書的序言的那一刻時我就對這本書有了濃厚的興趣,“啊,這本書的序是曹文軒寫的啊!”看完書的序,我長嘆一聲:“怎樣以前沒看到這本書呢,該死該死,曹文軒能夠對于韓寒所寫的這本書有極大的好評,那這必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書了。”我放下了手中的事兒,開始閱讀這本書?粗n寒的簡介我不由一驚,六門功課高掛“紅燈”而留級,這個韓寒是何許人?留級生的身份卻以一篇《杯中窺人》獲得了大賽一等獎!看完簡介我明白了,這本書是韓寒以自我為真實寫照而寫。隨后,我開始閱讀這本書了。因為對此書的濃厚興趣,我花了不到兩個星期就看完了,晚上睡覺時看,早上起床看,甚至連上廁所時都會看,只要有時間我就會捧上這本書來閱讀。媽媽說:“你這么如饑似渴的看書,真是少見啊。”
這本書寫了林雨翔一九xx年到20xx年的事兒。林雨翔善于文科,父母為了讓他能夠考上重點中學給他買補品,報補習班,但他沒有考上,而在父母的“努力”下,林雨翔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進入了市南三中……
讀后,我感嘆道:“難怪曹文軒會給出如此好的點評,這本書完完全全的道出了生活。”我認為,韓寒的筆,十分的尖銳犀利老成,倘若我不看作者簡介,我還以為韓寒是位老爺爺,誰讓他的文章那么悲觀和犀利呢?有好多句子都讓我驚訝,這還是一位年幼的韓寒嗎?怎樣這么悲觀?我記得有一個句子是這樣的:當一個人要死的時候,什么名,什么利,什么愛,什么恨,都是棺木上的一縷塵埃,為了一縷塵埃而辛苦一輩子,值嗎?還有一句是這樣的:做人,要么大俗,要么大雅,半俗不雅是最痛苦的了。這本書中的好句段多得數不勝數,記得結尾處講到:走還是不走呢?也許放開這紛紛擾擾自在一些,但不能放開——比如手攀住一塊凸石,腳下是深淵,明知爬不上去,手又痛的流血,不明白該放不該放,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里。他所寫的每一句話都好深奧,讓我一會兒明白一會不明白。他還在后記里提到‘將一句話謹獻給所有正春風得意或秋風不得意的人們,十分平凡,但你必須要堅信自我:我是金子,我要閃光的。’我想他這最后一句話必須鼓勵了很多人吧,或許他也鼓勵了我,對啊,我是金子,我要閃光的,盡管我很平凡,但我相信以我自我的努力必須會發出閃閃金光!韓寒他就是一塊上海大金子。在書里面的一頁我發現了這句話:我
這輩子說的最讓人無從反駁的話就是被子不用疊
——本來就是要攤開來睡的——然而這是第一個被人反駁掉的。懂么,這是規矩。我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規矩。被子是攤開來睡的,這句話還真是那么個樣貌,悲哀是因為規矩,這句話把我帶入了迷霧,第一句我還能夠明白,而后我就似懂非懂了,他的成熟真的好不貼合,或許是因為他那幾門功課的“紅燈”照亮了他的前程。
我夢想著自我也能夠成為韓寒這樣文筆極好的人,我認定:我是金子,有那么一天我會發光的!:
《三重門》讀后感800字范文 篇7
自己也不是很了解韓寒是何許人也,但也略聽過他的名字。至少“當代青年領袖”這個名號在高中的時候還是知道的。當然,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讀完了整個義務制教育階段(小學,初中,高中),但是從《三重門》里的東西來看,這廝應該有所見,有所聞吧。
我倒是完完整整的從幼兒園讀起,一直到高中畢業。的確,中國的應試教育就像舊時女人裹腳,裹完才發現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可是已經沒法恢復了。但是,現在在大學里的我往回想,在記憶里最深刻的學習時段還真是高中三年。什么原因那就不細談,不是因為高中老師說過“當你畢業后,回想起來最深刻的是高中”,也不是什么高中那些美好的讀書時光,就我而言,比起小學,初中以來,高中更讓我自信了,也或者是初中和小學記憶力太差,記不住,高中才是真正發育階段,這樣理解也行,F在看來,最最懷念的是高中時候和同學打鬧的情形。自然我沒有像林雨翔那樣為了過度的證明自己(的確是過度的證明自己)而和他人斗氣,去掙些沒必要的東西。而且,我很慶幸自己在讀高中以前沒有沾染所謂的“文人之氣”,沒有說中文時亂用英語代替詞語什么的,初中在那郊區讀的好處就是讀完后你啥也不懂。
完了,寫了半天寫自己了。這不是讀后感嗎?反正我寫讀后感一向都是沒有任何思緒。初中的假期作業中寫的讀后感基本都被老師當差文扔了回來,接著就被當草稿紙了,自然沒有用來當草紙,那太浪費了。你想想,一個本子要五毛,寫完作文后利用最后的空間,連老師打的勾勾叉叉也不放過,這不是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嗎?
完了,又寫過頭了。哎,算了,繼續寫下去估計應試教育階段的生活也給全端出來了。
不敢否認應試教育的確很惡心。但是我也是從應試教育中混過來的人。雖然沒有資格去亂評論他人的書,但總是觸景生情,這景,好的寫手是能夠通過文章表現出來的。現在想來,還是很懷念高中的生活,但是卻不想再次去經歷了。
《三重門》讀后感800字范文 篇8
在韓寒熱過去這么久才看韓寒的書,我真可謂是落伍。但是我想,只有以我今日的心態,可能才會對他寬容的說一聲:的確有才!
在看韓寒的書時,我的感覺就像在讀錢鐘書的《圍城》,看得出其中的語言之辛辣,犀利和諷刺意味和錢先生幾乎如出一轍。當然,從思想深度上來說還是有差距的,F在,我想探討的是,韓寒這樣的孩子在中國的生存狀態。
作為一個中學教師,我之前很久的教學理念是:如何將自己的學生很好的送進大學。為此,我曾經在自己教學時給學生大量介紹學習經驗,并在教學中注重知識的傳授。當然,也會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和學生一起尋找一些學習的快樂。可是,漸漸的我發現,學生中成績好的那部分對所講授的內容感到不能滿足,所以常常會有一些意見。但是學習成績一般或者偏下的學生又對語文學習中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深惡痛絕。這樣一來很多人就認為語文是枯燥乏味的。事實上,回顧自己多年來求學之路,在語文課上學到的不是死板的知識,而是在其間積累的自己的思想。我的語文成績好,從來不是由老師教出來的,就是兩個方面:一是自己下功夫學習課本知識;二是廣泛閱讀,積累知識和思想。今天看到韓寒的文章,我就在想,現在的教育制度下,像韓寒這樣的人在校園里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因為我們的教育培養的是千人一面,萬人同心;培養的是能適應現代高考制度的各科齊頭并進的“人才”而非有一門特長的“英才”;也許這就是中國人中很難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原因吧。但是,對韓寒,這樣一個連高中都沒有讀完的人來說,在很多人眼中他不但是個異類,而且在很多年后,如果他沒有成就,肯定會有更多的人對他嘲笑和諷刺,這就是今后他可能走的一條艱難的路。但是,如果他可以循著自己的路走下去并作出一些成績,我想會有很多人手捧鮮花在前面迎接他。中國的國民就是這樣一個只承認成功,不承認失敗的群體。
所以,我想,如果我有一個像韓寒一樣的學生,我會對他說:走好自己的路,為了走得穩一點,少遭受一點風雨的打擊,請先放棄自己的個性,先成為一個高考中可以征服對手的人,然后我會盡力幫助他去戰勝高考。
但是,現在我有一點疑惑,我們給孩子選擇的路究竟是否適合他呢?
聽說韓寒在退學后,選擇走寫作的路,可是這條路上的坎坷又有多少?文學界曇花一現的人太多了,現在,郭敬明的熱流已經將韓寒的光彩掩蓋去很多,那么,像韓寒這樣的孩子在中國的路該怎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