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通用12篇)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1
前段時間我看完了《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本書,它的作者叫楊鵬,他寫過很多膾炙人口有趣的叢書,我一直很喜歡他寫得故事,很引人入勝。
這本書里又許多好詞好句,也有許多風趣幽默的句子,比如:楊歌的爸爸被書給砸暈了,楊歌打了120求救。醫生來了之后,問:“你爸爸在哪啊?”楊歌說:“可能在書底下,桌子下,抽屜里”,醫生又疑惑的問:“小朋友,你不要再捉弄人了,這都已經犯法了。”
在這個故事里最氣人的就是智斗半仙這個故事,楊歌發現了半仙的詭計,想出了好辦法,與騙子周旋,讓大家看清了騙子的真面目,揭穿了騙局。
書里的爸爸因為天天挨媽媽的罵,所以變得像拇指一樣大小,然后媽媽就叫爸爸呆在楊歌的口袋里監督楊歌,之后就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神仙爸爸”讓楊歌變得勇敢樂觀,他是一個好爸爸,我也要向他學習,做一個勇敢的小男子漢,不怕困難,樂觀向上。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思考,像楊歌的媽媽不該罵爸爸,雖然沒錢但是一家人開開心心和和睦睦的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楊歌的爸爸有愛心,勇敢又厲害,為孩子著想,是一個好爸爸,是一個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好爸!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2
一看見這本書的題目,我奇怪地想:“爸爸怎么能裝在口袋里呢?”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看了起來。看完這本書,我心中的謎團也就解開了,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爸爸原來是一個1.8米的人,可是他經常被媽媽吵得狗血噴頭,每挨吵一次爸爸就變低一些,最后成為了只有1.8厘米的小人。爸爸被我裝在口袋里天天跟我上學,他的嘮叨總在我耳邊回響。我和爸爸度過了很多難關,享受了很多快樂,最后爸爸又變成了原來的樣子,成了1米8高的爸爸。
在這本書中,“我”是一名小學生,名叫楊歌,是一個快樂的男孩。爸爸是一個看不了楊歌班里的陳雪虎比自己的兒子強的人,一看見陳雪虎比楊歌強,他就必須讓兒子趕上陳雪虎。而且爸爸干什么事都一干到底,從不半途而廢。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干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廢;我還懂得了要永遠向正義看齊,不要被邪惡打倒!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3
今天,我讀完了李之源借給我的《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本書,我感覺這本書非常有趣。這本書講的是楊歌的爸爸。今天,我就給你們講這本書的內容
其實,楊歌的爸爸只有拇指那么大,本來楊歌的爸爸是一個胖子,也很壯,因為楊歌的媽媽老是罵他爸爸所以他爸爸就變小了。每一次寫作業,上學、做作業、吃飯爸爸都得在楊歌口袋里。看了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小段是這樣的:“我在上學之前媽媽要問我:橡皮帶好沒有?家庭作業帶好沒有?家長簽字的考卷的帶好沒有······在一百個帶好沒有之后,就問我爸爸帶好沒有。”
令我感到最搞笑的是:媽媽經常訓爸爸,所以,爸爸變小了。還說,看看人家周亞琴的爸爸,和你是同學,現在是清華大學的著名教授。你看你,這個沒用的家伙,還不如撒泡尿淹死算了。
我覺得楊歌的爸爸是一個樂于助人的爸爸,也是個可愛的爸爸,不過,媽媽不要對爸爸太兇!
這半書太有趣了,我非常喜歡,讓我媽媽也給我買一本,我想看的時候再看看它。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4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看到這個題目你一定會感到很驚訝吧?爸爸怎么會裝在口袋里呢?看了我的讀書筆記后你就會明白了。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放學回家,我發現爸爸媽媽在吵架,原來是媽媽在斥訴爸爸:“你看你,人家陳雪虎的爸爸比你小2歲,現在都已經是總經理了,你呢,還是一個小小的科員。”媽媽的話剛剛說完,爸爸立刻縮短了半截,原來比媽媽高一個頭的爸爸,現在只有媽媽肩膀那么高了。媽媽沒有察覺,繼續數落爸爸,而媽媽每罵爸爸一句,爸爸就縮短一截,后來爸爸竟然只比拇指大一點,媽媽都找不到爸爸了。
爸爸變小后,完全改變了我家的生活習慣,每次上學之前,媽媽都會問我:“爸爸帶好了沒有?”“帶好了。”媽媽這才會讓我去上學。還有,爸爸每接一次電話,都相當于跑了幾千米的馬拉松;每按一次門鈴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
我覺得爸爸挺可憐的,經常被媽媽罵,變小后的爸爸更是痛苦無比。但是,不管爸爸變成什么樣子,媽媽和兒子依然愛他。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快樂、最幸福的家庭。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5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書,名叫《裝在口袋里的爸爸》。
這本書講了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發明了超腦藥水,超腦藥水能使使用者聽到其他人的心里在想什么,服用超腦藥水的楊歌憑借著超腦藥水的威力在射擊比賽、習題競賽上頻頻奪冠,還幫助警察抓獲了不少犯罪分子,甚至還阻止了一名跳河輕生的中年女子。但是一瓶超腦藥水被“猴子”竊走,然后發明了許多足以摧毀整個世界的巨型機器人,同時還調制出了更先進的超腦藥水,并打算利用超腦藥水收聽更多人的腦電波。危急關頭,楊歌駕駛著一個巨型機器人趕到,拯救了全世界。
看完這本書,我羨慕死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了,因為真有這無與倫比的思想和發明能力。
這本書讓我不得不認為: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與猴子之間的科學斗爭有著不可思議的想象、不同凡響的夸張以及不可復制的喜劇。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6
一看見這本書的題目,我就奇怪地想:“爸爸怎么能裝在口袋里呢?”帶著這個疑問,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看了起來。看完這本書,我心里的謎團也終于解開了,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爸爸原來是一個1米8的大胖子,可是他因為種種原因經常被媽媽吵得欲哭無淚,每挨一次吵爸爸就變矮一些,最后爸爸只有拇指大小。所有我經常稱他為“小爸爸”。小爸爸被我裝在口袋里天天跟我著去上學,他的嘮叨聲總在我耳邊響起。我和爸爸度過了很多難關,享受了很多快樂,最后爸爸又變成了原來的樣子,成了1米8高的大爸爸。
在這本書中,“我”是一名小學生,名字叫楊歌,是一個快樂的小男孩。小爸爸看不慣"我們”班里的一個叫陳雪虎的同學比“我”強,(其實是陳雪虎的爸爸比“我”爸爸強)。一看見陳雪虎比“我”強,(比如成績等等)他就必須讓"我"趕上陳雪虎。而且爸爸干什么事都得干完,從來不半途而廢。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干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絕對不能放棄,也不能半途而廢;我還懂得了要永遠向正義看齊,不要被邪惡壓倒!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7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講楊歌和噴火龍之間有趣的事情。
噴火龍已經餓了,楊歌把冰箱打開的時候,噴火龍“嗖”的一聲沖進了冰箱,把一整個包菜吃完了,楊歌才剛發現噴火龍是吃素的,不吃葷的。但是楊歌家只有一顆包菜,沒有其它蔬菜了。楊歌給噴火龍吃樹葉,他就在樹上摘秋葉。但是警察來了,警察就說了,摘樹葉是犯法的,看來噴火龍只能挨餓了。
后來楊歌給噴火龍取了一個名字,叫“搗蛋鬼”,因為每次它都很搗蛋,在楊歌家里隨便噴火,把什么東西都燒灰了,所以叫它“搗蛋鬼”。
后來“搗蛋鬼”已經長得很大很大了,楊歌的家里容不下它,楊歌就把它養在學校后面的森林里。第二天的時候,楊歌發現“搗蛋鬼”不見了,原來是被一個叫“猴子”的人抓走了。爸爸用自己發明的鑰匙把大門打開,救出了“搗蛋鬼”。楊歌和“搗蛋鬼”又是好朋友啦!
“搗蛋鬼”和楊歌的事情就不一一再寫了。這本書實在太好看了,我還想看一遍。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8
通過讀《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聰明飯,我了解到六年級的楊歌,學習很差,在班級排名倒數第二。爸爸媽媽對楊歌的學習情況很傷腦筋,所以爸爸就制作了一種能使人變聰明的飯,媽媽對爸爸制作的聰明飯深信不疑。媽媽就想盡一切辦法逼楊歌吃下聰明飯。所以就被媽媽綁架了。
變小的爸爸是一位天才發明家,他發明的聰明飯不但可怕,變黃的、長毛的、發霉的、而且臭哄哄的。媽媽看見聰明飯先是一陣狂吐,而楊歌也被陣住了。爸爸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此時媽媽捧著聰明飯就像捧著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這間屋子只有楊歌能看清楚事情的本質,聰明飯再好,它依然是變黃長毛發霉的臭飯。
媽媽給楊歌講述社會競爭的現狀,逼著楊歌咽了平生第一口聰明飯。此時楊歌已經相信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吃過聰明飯的楊歌變成了天才,更不可思議的是楊歌竟發了瘋似的寫作業。楊歌的學習效率顯著。當楊歌醒來時,他被爸爸媽媽綁架了。
通過聰明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書山有路勤為頸,學海無涯苦作舟。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過憂則不及,我們要朝著利于我們身心健康的方向發展。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9
讀了《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本書后,我知道楊歌的爸爸以前是1.8米的個子。后來楊歌的媽媽天天嘮叨,結果楊歌的爸爸的身高變與了18厘米。
楊歌的爸爸變小后,工作也沒了,從此楊歌的爸爸就在他的口袋里,和楊歌一起上學。
有一天,在放學的路上,楊歌撿了一個用紅布包著的東西,打開一看嚇他一跳,里面是厚厚的錢,楊歌告訴了爸爸。爸爸聽了說:“這錢一定很重要。我們等一等看看有沒有人來找”。就在這時一位老伯伯一臉焦急,一邊在地上尋找什么東西,一邊嘮叨著:“丟到哪里去了,這可是救命的錢啊!”原來這錢是老伯伯丟的,這是繳醫藥費的。老伯伯接過錢,眼里流出了感動的淚水,連聲道謝。楊歌是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我們一定要向楊歌學習。
有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得癌癥活不了幾天,小女孩有一個愿望她想看一場馬戲表演。可是馬戲團最近不演出,后來楊歌和他的爸爸,專門為小女孩設計了一場演出,演員是他的爸爸,因為不專業,表演摔傷了,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但他們很高興,楊歌和爸爸總為別人著想,自己吃了不少苦。書里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希望同學們去書里發現吧!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10
我們每一天都要吃飯,可是從來都沒有吃過聰明飯。如果有一種飯,吃了后,會讓我們變得“聰明絕頂”。可它的味道會難以下口,你會吃嗎?吃下去會有哪些神奇的事情發生呢?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之聰明飯》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及中國首位迪士尼簽約作家楊鵬寫的。這部書,具有風一般的想象,讀來津津有味,讀后回味無窮。
本文講述:爸爸發明了一種讓人聰明的飯,楊歌吃后,變得聰明絕頂,但是人一旦吃后就會變得異常興奮。女市長苦苦哀求,爸爸把秘方說了出來。轉眼間,全市的孩子都變聰明了。可城市陷入混亂,市長發布“禁吃令”。
這本書的結尾讀來很有警示的味道,當市長發布“禁吃令”時,人們還是不計代價,不計后果的去追尋那所剩無幾的“聰明飯”。我們有時就和故事中的人物一樣:貪婪!為了掙錢不顧生命安全和家人安全。這些蠅頭小利而錯誤的選擇,當自己發覺時,真的會使我們感到自嘆不如。
智慧不是吃“聰明飯”獲得的,而是經常讀書積累出來的,以后我們應該多讀書,讓自己成為知識豐富的人。遇到困難,要堅定信念,運用自己的智慧,才可以化險為夷,戰勝一切困難。
看完這本書,突然發現想象力的可貴:人不能沒有想象力,想象力就如同人類的糧食,而想象力比糧食還要可貴。想象力又像知識,而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11
當我讀完《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之魔藥》的時候,我自言自語道:“楊歌的爸爸真聰明啊”。居然可以造出魔藥,這本書到今天也讓我回味無窮。
這本書主要講了楊歌的爸爸,吃蘋果和梨的時候受到了啟發,突發奇想研制了魔藥,可是一不小心魔藥灑在了一瓶仙人掌上,使仙人掌變得跟人一樣,有了思想,跑到大街上去抓賊,結果被賊打死了。
楊歌的爸爸就照這種方法又研究了下去,結果研制了“完美六號”,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變得完美,但是卻分不出誰是誰的孩子,誰是誰的媽媽,最后完美科學家們,發明了一個完美球體,只要誰說錯話或做錯事,完美球體就會發出修正光線,他就會變得聽話。慢慢的有些人開始討厭這種生活,覺得世界不再是多彩多姿的,人們就像機器一樣。漸漸地完美球體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開始想統治人類,他把一部分的人變成了機器人。最后楊歌的爸爸發明的完美七號,終于打敗的完美球體。
楊歌的爸爸說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只要超越自我,你就是最棒的!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就是因為每個人的長相不同,性格、愛好不同,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所以我們的世界是生動的,也是多彩多姿的。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讀后感300字 篇12
我有一本書,叫: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之美夢制造機。也許你會問,為什么是“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個,就是楊歌的爸爸。他以前跟別的爸爸一樣,也是個五大三粗的大高個。他之所以會變小,是因為楊歌的媽媽經常罵楊歌的爸爸,罵他一次,他就會變小一點。到最后,就變成了一個拇指小人兒!
有一天,楊歌正在睡懶覺。他的拇指爸爸在叫他起床,楊歌一揮手,把他的拇指爸爸揮到了床單的一個角上。楊歌被吵醒了,埋怨爸爸吵醒了他。
原來呀,他的爸爸發現做夢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人們可以在夢中實現自己所有的夢想。由此,爸爸發明了美夢制造機,通過美夢制造機,人們的夢境變得真實無比——可以在夢中變成大富翁、可以通過夢境學習知識、可以上太空下地底可以……
美夢制造機一下子成了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發明。可是,好景不長。許多明星的隱私外露,有些富豪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
原因是盜夢盜走了他們的隱私。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不要盜走別人的隱私和秘密。我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