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樹》讀后感(精選15篇)
《愛心樹》讀后感 篇1
《愛心樹》相信大家都看過,也知道里面的內容——可就是那簡簡單單的內容也曾轟動了全世界,震憾了多少人的內心……
書中以小男孩的不斷成長和要求的不斷變化為主線,歌頌了大樹的無私奉獻并讓我們窺見了人性的陰影面:貪婪、自私,不為他人著想……
其實,這棵樹就代表我們的家長,面小男孩就是我們,我們總是向家長索要東西,而且永不知足,要求越來越過分,但我們可曾想過,當我們向父母索要萊西時,我們需要付出什么,父母又需要付出什么?……
我們應該感謝家長,是他們在社會橫流中守住了家業,盡自己所能為我們付出——但我們呢?我們嫌他們給的太少,嘮叨太多,但我們何曾想過他們向我們要了多少,我們抱怨了他們多少?這說明了什么?這不可笑嗎?這……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人生的悲劇,“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對生命的大不敬,“烏鴉反哺羊跪乳”,動物都懂得回報父母,而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又能有什么理由不向父母敬孝呢……
一只大洋彼岸的鴻雁,一個近在咫尺的口信;一桌山珍海味,一朵小花,一個野果;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一個作業本上的“a+”;一處富麗堂皇的豪宅,一片破舊的磚瓦;一滿箱的金銀,一枚帶著體溫的硬幣,但只要出慈愛或孝心,它們全都等值,全都無價……
人知道拿,也要知道還,更何況那人是自己的家長?慈愛無價,孝心無價,“放債圖利”那獻愛又圖什么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應該向為自己奉獻過無數的父母敬孝,趁父母仍舊健在……
《愛心樹》讀后感 篇2
五一假期期間,我和爸爸一起讀了讓我十分感動的《愛心樹》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有一個小男孩,每天都會跑到一棵粗壯的樹上玩耍,每天都是這樣,久而久之,大樹喜歡上了這個天真可愛又很淘氣的小男孩。每當這個小男孩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這棵大樹總是無償無求地把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奉獻給了小男孩,而這個小男孩總是一而再,再兒三地問大樹要東西,最后大樹只剩樹干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要像蘋果樹那樣仁慈、善良、和藹,盡可能地把自己奉獻給了別人,并且沒有怨言,沒有要求。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不能像那個男孩那樣得寸進尺,只要求索取而不顧及大樹的感受。
這則故事中的大樹是不是很像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我們熟悉的人呢?對了,這就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每次我們遇到困難,不都是爸爸媽媽在陪伴我們,幫助我們度過難關么?每次下雨時,不都是爸爸媽媽頂著風雨來給我們送傘么?每次來送傘時,我們身上都是干的,而他們的衣服卻濕透了么?他們沒有一點點怨言,默默地奉獻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尊重我們的父母,到他們老了的時候為他們服務!
《愛心樹》讀后感 篇3
愛心樹這是一個溫馨、又略帶哀傷的動人故事。這個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樹的無私、無怨,最催人淚下的是樹奉獻出了一切,卻很快樂。
看著看著,就想到父母、朋友、老師。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是無牽無掛的,父母給予其生命,老師為其啟智,朋友為其排憂解難。他們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那棵愛心樹,在我們需要他們的任何時候,都會毫無怨言地幫助我們,支持我們。而我們,多像那個男孩,有了快樂獨自享受,一有困難,一有挫折,才會想起他們,想要他們幫助自己。
愛是無私的,不圖回報的,可我們在付出愛心的同時,也應該教孩子學會感恩,學會感謝,學會知足,這樣付出的愛心才有價值。感恩就是感謝,就是愛周圍的一切,并將愛的火炬傳遞下去。就如同我們給樹澆了水,施了肥,樹很快長出了葉,抽出新枝,在陽光下,它閃閃發光,在風中,它嘩嘩笑個不停。樹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長得生機勃勃,這樣,澆水、施肥的人就心滿意足了。
人,感恩的方式就是以同樣的方式去愛自己的父母,愛朋友,愛老師,愛周圍的一切。
感恩,就是感謝生活。感謝供我們衣食住行的人,感謝帶給我們快樂的生活,感謝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件小事。感恩,就是感謝這個世界。感謝藍天讓我們胸襟開闊,感謝大地為我們孕育萬物,感謝河流為我們帶來清澈。
如果愛心是花,那么感恩就是這花結的果。我們惟愿所有的花都會結出累累果實。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人像大樹一樣那么無私地愛著我們,那就是我們的父母、家人。當然我們不能做那個小男孩,我們應該做善良、心中有愛的大樹,就算做不了大樹,那就讓我們做棵小樹吧,對待父母應該心懷感恩。
這樣的愛太無私,太偉大。大樹的愛如同父母的愛,那么無私,那么善良,那么慷慨……
《愛心樹》讀后感 篇4
今天,我們看了一個故事,叫《愛心樹》,里面寫的是一個小男孩小時候喜歡跟一棵大樹玩,還經常爬到樹上去吃蘋果,也經常采集樹葉,給自已做王冠,幻想自已是森林之王,可是當他長大以后,就不是那么喜歡大樹了。
一天,他對大樹說他想要些錢,于是大樹把自已的蘋果給了他去換錢,第二次,小男孩說他想要一幢房子,于是大樹把樹枝給了他,第三次,他對大樹說他想要一條船,大樹就把樹干給了他,最后,小男孩說想要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休息,大樹就讓他坐在樹墩上休息。
讀完了這個故事,這一棵大樹讓我想到了雷鋒,我覺得這棵大樹像雷鋒一樣,無私奉獻,什么都給了別人,唯獨沒有想到自已。而這個自私的小男孩使我想到守株待兔的故事,這個小男孩跟那個守株待兔的人一樣,只會向別人索取而不會用自已的雙手去創造財富。
《愛心樹》讀后感 篇5
星期六中午,媽媽帶我去新亞書城看美繪本——《愛心樹》。
這本書講述了一棵樹和一個男孩的故事。男孩小的時候,經常來樹下睡覺,爬上樹去摘果子,大樹很開心。可是,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男孩就長大了。男孩變成了大孩子,來陪大樹的時間漸漸變少,每當男孩來陪大樹的時候,大樹總要給男孩一些東西。最后,大樹變成了一個樹樁。男孩慢慢變老了,最后,男孩坐在已經變成樹樁的大樹上面,大樹還是很開心。
看完這本書,我感到很震驚,大樹把無私的愛給了男孩,實際上,這就像父母待孩子一樣,只是付出,不求回報。
《愛心樹》讀后感 篇6
有這樣一個繪本故事,名子叫《愛心樹》,當阮老師聲情并茂地講完時,許多同學都流下了眼淚。故事主要講大樹的無私奉獻和男孩的無限索取。大樹依次奉獻了果實、樹枝和樹干。男孩用果實換取金錢、用樹枝造房、用樹干造船。當他到了髦耋之年時,來到老樹樁下,老樹樁說:“孩子,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感動讓我想了很多很多,思緒漫游于蒼穹中,仿佛看到宇宙中那個微小的天體——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大樹何嘗不像我們的地球母親?小男孩何嘗不像人類呢?小男孩摘下果實,對于果樹毫無傷害,就像我們人類利用土地春耕秋收,養活自己。小男孩用樹枝造房子,就像我們人類開采石油、煤礦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小男孩用樹干造船,這樣大樹會受到至命的傷害,我們人類也會為一己私利不擇段,開發再開發、索取再索取,因而污染了環境,河水不再清澈、天空不再湛藍、草場不再碧綠了。
愛心樹對男孩是有求必應的,哪怕連根拔起,相信她也是無怨無悔的。地球卻不會一味地忍讓,當人類的貪婪讓它忍無可忍時,就會像蘇醒的怪物,漫天的黃沙、肆虐的洪水、地殼的震動,來吞噬人類。人類就是我們,讓我們一起愛護地球、呵護地球吧!
《愛心樹》讀后感 篇7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是閱讀課,古老師(也就是我們班的語文老師)讓我們看《愛心樹》這篇文章。
書上講到:一個小男孩,小的時候愛和一棵樹玩耍,這棵樹每次見到這個小男孩來,她都會很開心。小男孩長大了不怎么常來了,這棵樹就非常傷心。有一天這個小孩來了,可他已經長大成人了。樹說:“來吧,孩子,來爬樹、摘蘋果吧!”這個小孩說:“我沒錢了,你給我點錢吧。”樹說:“我沒錢,你把我身上的蘋果摘下來,拿走去城里賣吧!”小孩爬到樹上把蘋果一一摘下來拿走去賣了。就這樣小男孩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問大樹索取要了王子合川。可樹沒有,就讓小男孩把她的樹枝和樹干拿走去造。小男孩就拿走了,樹只剩下樹根了。樹說她每次很開心,其實這不是真的,她心里不怎么開心。這棵樹其實就是我們的母親,她們什么都沒得到,反而我們一次一次的索取要她們的東西。
看過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我們長大后要多多陪伴父母、孝敬父母、孝敬長輩。不要像這個小男孩,只會索取不回報。
《愛心樹》讀后感 篇8
今天下午我們上了一節繪本課《愛心樹》。
故事講的是一棵大樹深深地愛上了一個小男孩,在男孩小的時候,他們天天在一起,男孩在他身上爬樹,摘蘋果吃,抓著樹枝蕩秋千。慢慢的男孩長大了,他欲望越來越強,想要買東西、建房子、想要遠行需要一艘船。于是,大樹讓男孩摘光了他的蘋果賣錢買東西、砍光了他的樹枝用來造房子,為了給男孩造一艘船他讓男孩把自己的樹干砍下來,最后在男孩很累很累的時候,他讓男孩坐在自己僅剩的一塊老樹根上休息。
看到這里我感動的哭了,這棵大樹多像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呀!他們是那么的無私,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孩子。“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父母為了讓我們能成才,用心良苦,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這棵大樹又是多么的像我們敬愛的老師,他們誨人不倦,把知識源源不斷的傳授給我們,不計較自己的得失,。我們班主任阮老師這幾天一直發燒,但她怕耽誤我們的學習,還是忍著渾身的疼痛堅持給我們上課。她多像那棵愛心樹呀!在我們需要的她的時候,她無怨無悔的幫助我們,支持我們。
從這個故事里我明白了愛,不要一味的索取,還要懂得感恩和回報!以后,在家里我一定里要好好聽爸爸媽媽的話,不惹他們生氣,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好好做。在學校里要尊敬老師,認真聽講,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學好本領來回報老師和父母對我們的愛。
《愛心樹》讀后感 篇9
讀了《愛心樹》后,我很感動,從這個故事中,我看到了大樹的無私奉獻。小男孩無止境的索取和不勞而獲的行為。
對于我們來說:大樹難道不像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嗎?他們為了培育我們,大公無私的奉獻著,默默無聞,從沒一句怨言,就像大樹一樣,到老了,還不舍得放棄,還給小男孩提供休息場所。我很感動,所以我要學習大樹的無私奉獻精神,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父母和老師。
而小男孩太可惡了,他不斷地索取,不勞而獲,真是太自私了。所以我希望同學們都不要像小男孩那樣自私、懶惰、不求上進。
最后,我希望每個同學,都應該像大樹一樣,無私奉獻。要孝敬父母和長輩,要尊敬老師,關心同學和集體。
《愛心樹》讀后感 篇10
放暑假了,媽媽給我買了很多書,我很喜歡讀《愛心樹》。《愛心樹》講的是一棵大樹很愛一個男孩,經常向他提供許多他用的著的東西。而男孩雖然經常接受大樹的奉獻和施舍,但卻根本沒把大樹當一回事。最后大樹被男孩整棵砍倒,只留下一小截樹樁,可是卻沒有絲毫怨言,后來男孩事業無成,僅剩木樁的大樹也依然默默無聞地給男孩當了一個能讓他靜靜坐下來休息的座椅。
我不敢想象,一棵蒼天大樹,他完全可以在男孩吃它的果子,摘它的葉子的時候用力甩動枝葉將男孩甩下來,讓他終身殘疾避免以后被砍倒的事實。再或者是在男孩即將揮動斧頭要砍自己的時候,用枝條重重地抽打他的手,給他以嚴重的教訓,讓他再也不敢打自己的主意。可它沒有,哪怕是在自己作為樹的生命的最后時刻,它依然無怨無悔地給男孩當了座椅。無私地奉獻自己的一切,且毫無怨言,這是一種多么浩瀚和深沉的大愛啊!
大樹其實就是大自然的代表,而男孩就是貪欲旺盛的人類的代表。起初人類對大自然的奉獻感激不盡,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便開始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于是開始瘋狂地向大自然索取,面對人類的行為,大自然也是一直忍氣吞聲,默默地接受這一切。可是大自然不同于文中的大樹,它可不會一直忍讓下去,咱們中國有句俗話,雖然淺顯易懂,但是卻以針見血: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就是所謂的因果關系,如今人類已經埋下了這個因,那這個果,大自然是遲早要報的了。
看著看著,我又想到父母、朋友、孩子。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是無牽無掛的,父母給予其生命,老師為其啟智,朋友為其排憂解難。他們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那棵愛心樹,在我們需要他們的任何時候,都會毫無怨言地幫助我們,支持我們。而我們,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多像那個男孩,有了快樂獨自享受,一有困難,一有挫折,才會想起他們。
愛心樹給我們展示的并不僅限于對愛的深刻體會,也是這個世界的小小縮影,謝爾大叔肯定也是要告訴我們這一點,人不能一味地索取,也要懂得奉獻,更要懂得報恩。如果人人都像文中的那個男孩,知恩不圖報,一直向自然、向他人索取,那么這個世界將沒有愛心可談!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因為它,我們的世界才更美好。如果沒有它,就算有溫暖的陽光照耀,人們的心也都是冰冷的。所以,讓我們向愛心樹學習吧!只有那樣,世界才能更美好!人與人之間才能多一種信任。
《愛心樹》讀后感 篇11
我每次看《愛心樹》這本書都特別感動。
《愛心樹》這本書說的是,一個小男孩和一棵大樹的事。小男孩在小的時候非常喜歡和大樹玩耍,大樹很快樂。慢慢地小男孩長大了,和大樹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小男孩卻給大樹提了很要求——要錢、要房子、要船等等等。大樹每次都滿足了他,大樹看到小男孩開心,自己也很開心,最后大樹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小男孩了。
我感覺大樹很偉大,只要是能幫助到別人,它都無私奉獻地去幫助別人,就像爸爸、媽媽、老師那樣。
我感覺小男孩很自私,只是一個勁的向大樹提要求,要這要那,從來沒有想到過別人感受,也從來沒有去回報過大樹,不懂得感恩。
《愛心樹》讀后感 篇12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了《愛心樹》這本書。這個故事感動得我眼淚都掉了下來。
這本書講的故事是: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喜歡一個男孩。這個男孩每天都會和大樹玩。大樹很愛這個男孩,把它的樹葉、樹枝、果實、樹干都獻給了他。可是男孩長大了以后,就不經常來看它了。但是大樹仍然一次一次地用自己所有的東西滿足男孩的愿望。最后,它只剩下了一截樹樁,仍然讓男孩坐著休息,男孩卻沒有留下來。
我覺得大樹就像我們的爸爸媽媽,把所有好的東西都給我們,用他們的一切滿足我們的愿望。書里的男孩很不好,他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我不會像他那樣,我要照顧好我的爸爸媽媽,要學會感恩。
《愛心樹》讀后感 篇13
我讀完《愛心樹》這本繪本以后,我覺得大樹感到很悲傷、傷心,因為,他把所有小男孩需要的東西全都奉獻給了他,但是呢,你們知道小男孩真陽報答他嗎?不知道,好,讓我來告訴你,小男孩卻沒有給大樹一點點的回報。
我又覺得大樹很快樂,因為,大樹幫助了小男孩。
如果我是小男孩的話,不管我想要什么東西也不會讓大樹來幫助我,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要幫助大樹,因為大樹很愛我,我也很愛大樹。我會每天都陪大樹玩一會兒,讓大樹感到快樂。
我讀完《愛心樹》這本繪本以后,讓我聯想到了我和那一棵柳樹的關系,我那時候還不知道要愛護大樹呢!我一看見這美麗柳樹就摘了一串,過了一會兒,我又摘了一會兒,等到我知道要愛護花草樹木的時候,我非常后悔,以前我摘了那么多串柳枝,我發誓,以后我再也不摘。
如果我是大樹的話,我會把小男孩需要的東西全都奉獻給小男孩,讓小男孩愛自己。讓我最感動的話是:大樹什么東西都沒有了,還想給小男孩一點東西。我覺得大樹非常愛小男孩。
我自言自語的想:抽空我一定要種許許多多的大樹、多幫助大樹,讓大樹學會愛別人、愛自己。然后,多陪大樹玩一會兒,讓大樹感到快樂,讓大樹愛我,我也要經常給大樹澆水,讓大樹快快樂樂的成長,然后,讓小鳥在大樹上做巢,讓小鳥愛大樹。
我又想到了前年的時候,我覺得我門前的這棵小樹很冷,然后,我就為大樹偉上了厚厚的草繩,到了春天,我門前的這棵小樹發出了嫩芽,好像小樹在說:“謝謝你,我現在已經不冷了,把我身上的草繩解下來吧!”接著,我就把小樹身上的草繩給解下來了。
我想對小男孩說:“小男孩,大樹把自己的所有東西都奉獻給你了,可是,你呢?一點回報也沒有,我覺得你做的不對。我相信,下一次你去看大樹的時候對不起大樹。謝謝你。”
《愛心樹》讀后感 篇14
從前的從前有個故事……很感人很感人。可以說是教育了很多人,感動了很多人!讀這本書的人有人三歲,有人八十歲。讀完這本書,有人花了三分鐘,有人花了一輩子。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棵樹,她非常愛一個男孩,這個男孩也非常愛這棵樹。男孩小時候常常來到這棵樹下玩,男孩很開心,大樹也很開心。而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男孩長大了,長成了少年。男孩不經常來了,樹好孤獨好孤獨……后來,這個男孩幾次來到樹前,向大樹不停地索取,樹為男孩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大樹用他全部生命陪伴了男孩一生,為他創造了一生。男孩曾因成長而離開,但他在生命的開始與結尾都和大樹為伴,為此,大樹幸福不已!
是呀,的確很感人。一個溫馨、又帶點哀傷的動人故事。作者用簡單俐落的線條,充滿詩意又帶有嘲諷幽默的文字,為我們各個年齡的讀者們創造了一則令人心醒動容的寓言故事。樹的那種無私、無悔,無怨的這種精神讓我感動不已。最催人淚下的是樹奉獻出了一切,卻很快樂。
看著看著,我不禁聯想到了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故事。這棵大樹就是母親。她們為我們無私的奉獻。卻很快樂。她們盡最大的力量滿足我們。她們希望我們健康,幸福,快樂。這還可以說是朋友之間的故事。我們有困難了,朋友為我們排憂解難。不管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故事,還是朋友之間的故事。但總言而之,他們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那棵愛心樹,在我們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都會無怨無悔地幫助我們,支持我們。而我們多么像那個男孩呀,有了快樂我們只會獨自享受,一有困難,一有挫折,才會想起他們。我們真的好壞呀!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做人不能一味地索取,做人要懂得奉獻,更要懂得感恩。愛是無私的,如果愛心是花,那么感恩就是這花的果。但愿天下所有愛心之花都會結出累累感恩的果實。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最珍貴的東西,因為它,我們的世界才會美好。如果沒有它,就算有溫暖的陽光照耀著,人們的心也都是冰冷的。所以,讓我們向那棵有愛的樹學習吧!只有那樣,世界才能更美好!
《愛心樹》讀后感 篇15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愛心樹》。
事情是這樣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蘋果樹,它非常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經常找樹玩,吃樹上的蘋果,在樹上蕩秋千,或是把樹葉做成皇冠,戴在頭上,當森林之王。累了,就在涼快的樹蔭下睡覺,大樹快樂極了。但是,時間過得飛快。男孩長大了,他不再找大樹玩,大樹經常感到寂寞,很想念男孩。有一天,男孩回來了,大樹十分開心,可是男孩沒有心情和大樹玩。男孩想買很到東西,需要錢,大樹給他蘋果,讓他拿去賣。過了很長時間,男孩又來了,他有妻子和兒子,需要房子,大樹又把樹枝給了他。男孩再次回來了,他老了,很累,需要休息,大樹讓男孩坐在他的身上,大樹仍然快樂。
我們的媽媽就是那棵樹,那個男孩就是我們。媽媽毫無保留的愛我們,而我們卻理所當然地接受。我們不要只從別人的身上索取愛,要學會給予別人更多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