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怎么接手管理(通用3篇)
班級怎么接手管理 篇1
我做班主任工作已經7、8個年頭了,在工作中有時候感覺是一團亂麻沒有頭緒,有時候有感覺事事得心應手,也就是說班主任工作是沒有任何非常成熟的經驗可借鑒。每一屆學生、每一個學生、學生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所以班主任工作總是在不斷地摸索中前進,下面我總結自己做班主任所謂的經驗,感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是需要亟待提高或做好的。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給學生的愛需要更多的給予。
愛是教育的永恒話題,是教育最基本的情感。這個學期有一天剛剛下課,忽聽教室后面有一群同學亂哄哄大叫,我走到教室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一了解原來我班的一個同學吐了地上課,只見其他學生們紛紛捂起了鼻子,同時一陣騷動,靠得近的學生離開了座位,避得遠遠的,周圍的學生有的嘲笑,有的起哄。我笑著問:“誰能幫他將臟物清掃一下。”沒有一位同學說話,甚至快速地從我的視線中消失。這位同學自己站了起來,清理污物,并且表現出尷尬的表情,甚至有哭的沖動。我心里明白它為什么這樣。這時我拿起笤帚和簸箕和他一塊打掃,并同時指揮一些同學打水,涮拖布,倒垃圾等一些事,雖然有些同學不太情愿,但是礙于老師的面子還是去干了。教室里逐漸安靜了下來,甚至有的同學拿出了紙巾遞給他,還有的同學主動搶我手里的掃帚,雖然同學們這樣做彌補了自己原先的行為,我還是在班會課上對同學們展開了教育。我班一直背三字經,這時我講解了“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的含義,一個有愛心的人才是合格的人。愛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二、賞識是教育的一種藝術,我需要加強
我們在幾年前觀看過周宏教授的“賞識教育”的視屏,觀看后可以說受益頗深。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性格不同,脾氣不同,內在需求不同,因此,賞識激勵要有不同的針對性。力求在平凡,普通中捕捉搜尋閃光點,把握學生的常態內力,使其發揚長處,避其短處,在成功中品味、贊揚其優點、優勢,以促進個性特色形成;在失誤挫折之中尋找正確和有利的因素,增強自信,開發潛力。
學習好,聽話的學生,哪個老師都喜歡,溢美之詞不絕于耳;學生差,調皮搗蛋的并且還好給老師出個難題的學生,總是招人討厭。這樣的學生最需要賞識,所以我就在這些學生身上下功夫。
三、班主任工作需要智慧,與學生斗智我需要學習
我班搞對象現象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思考前后,采用分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要開兩次專題班會,一次要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為主題,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理解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可以讓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上,增強自我控制力。第二次要以“親情”為主題,通過這一次班會課讓學生深刻理解什么是“愛”,什么是“情”。在這次班會課上讓學生觀看了《大導演和老媽媽》關于翟俊杰導演的故事,和鄒越在松江實驗中學的演講《愛父母、愛老師、愛自己》等視屏,來激起學生內心對父母的愛,從而激發他們為了父母的愛而努力學習的情感。
然后直接升華到我們要以“孝”為先,講《三字經》中的句子告誡學生我們所做的事應該讓父母高興而不是讓父母傷心,所以要求學生對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如:如果你要做一件事情,想一想,如果父母知道了會高興那義無反顧地去做,如果父母知道了會生氣那么就不去做。對于早戀,這應該是所有父母都不愿看到的,如果自己有這樣的行為父母肯定是不高興的,通過這些來牽動他們的行為,會起到顯著的效果的。
第二步,開一次家長會,實際上從開學到我要決定開家長會的時間也大約是期中考試前夕,開家長會的目的一是要關注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二是要家長注意孩子在青春期的教育問題,尤其指出班內這種似戀非戀的情況,讓家會長回家后多和孩子們溝通。
第三步,是一個長期引導教育的問題,在以后的日子里,作為班主任要多觀察,多詢問,和有早戀現象或有早戀傾向的同學們多溝通,盡力引導他們在青春期走上正確的道路。
通過以上三個步驟和一個學期的努力,效果明顯,那些曾經的“早戀者”,已經逐漸恢復到正常的同學關系,把主要精力逐漸的轉移到學習上,在期末考試中較上一學期有了較大的進步,這說明制止早戀行為,消除早戀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四、教育是一門藝術,我與家長交往的藝術需要提升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越接近,產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顯著。要使家長的教育配合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性,關鍵在于家長對孩子的重視程度以及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方式,就我做班主任工作以來,沒有和學生家長吵過架,紅過臉,只有老師和家長和諧了,孩子的教育才可以最大可能地發揮它的作用。
1、對于有教養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2、對于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然后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并采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
3、對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在家訪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以上幾點我認為是我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切磋切磋。當然我的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處,相信在學習了大家寶貴的經驗后一定會有所改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班級怎么接手管理 篇2
因本人任教初三化學學科,因此每年都是中途去接其他班主任的班級。有人開玩笑,把接班說成是當“后爹后媽”,既然當了后爹,那就要把他當好,絕對不能讓學生在以后說“后爹”就是沒有“親爹”好。半途接班與組建新班級,同樣是擔任班主任工作,表面看起來好像不存在什么工作性質和內容上的差異,而事實上,仔細分析起來,在實際工作中這兩者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的。在半途接班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面對的不是對什么都還不熟悉的一個個新生,而是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秩序和風氣的班級整體,學生在這個班級里已經生活了一段時間,已經在班級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對班級形成了一定的看法或是期望。
此時,班主任開展工作一方面必須保持班級穩定,與前任的工作做好銜接,另一方面又要貫徹自己的想法,實施自己的班級管理政策和措施。這中間的分寸控制、方法選擇、時機把握都與組建新班級的工作有著很大的區別,甚至有時工作的難度超過了組建新的班級。
雖然我已連續十七年接收初三班級,但對于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級也從沒有進行好好的總結,借這次機會,我回顧了自己平時的幾點做法,和各位班主任交流:
一、用“溝通”來了解學生。
在教育過程中“溝通”的重要性大家都非常清楚,可對于一個剛接班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溝通有著特殊的意義。
剛接過一個班級,我想首先需要溝通的不是學生,而是前班主任和班級任課老師。因為與前班主任和班級任課老師的溝通使我們一開始就能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前進,減少摸索中所要走的彎路,從而與學生接觸時已作好了準備,使他們不敢輕視你。現在的學生很聰明,剛接班的那幾天是我們在了解學生的時候,也是他們在了解我們的時候,如果不能與他們搶時間,等到他們摸著了你的脾氣,而我們還沒抓牢他們的性格,這將會使今后的工作處于被動位置。而盡早地有持續性地與前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溝通將會減少甚至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
第二個溝通,當然是與學生。這時候的溝通講究的是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盡量談學生的優點,少談缺點,這樣能博得他們的好感,減少反抗與敵意。而對班級重點學生,如果能想辦法“密談”,讓他們覺得自己有那么幾個亮點是你最欣賞的,那不久,他們有可能會跟你掏心窩,我們也就能減少一些與全班溝通的阻力。
第三個溝通是與組內老師的溝通。說實在的,剛接班的老師多多少少比較不愿意進行這方面溝通,因為與他人述說自己班級發生的一些事,好象有“搞不定”的嫌疑,這也是我們比較忌諱的。其實與身邊的同事溝通,不僅能讓我們學到好多他人管理的經驗,而且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特別坦誠,相處起來也會比較融洽。
二、用“好印象”吸引學生。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新學期伊始,班主任對班級情況很不清楚,學生對班主任也不了解,大多數學生對班主任持觀望態度,他們會帶著新奇,猜測的眼光來審視新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要重視與學生的首次見面,以便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贏得學生的好感,這就要求你衣著整潔端莊,舉止文明大方,言語準確親切,目光友善傳神,力求以你的形象吸引他們,以你的語言感染他們,以你的威信懾服他們。
三、用“新起點”來幫助學生。
每個學生由于性格,家庭等主觀和客觀的原因,造成了有的學生成績優異,有的學生成績很差;有的學生聽話守紀,有的學生調皮搗亂。但不論什么學生他們靈魂深處都有做好學生的愿望,都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表現。尤其是過去犯過錯誤,一些心靈深處有創傷的學生,思想深處有一個敏感區——怕談過去,怕別人揭他們的底,對這些學生切不可用翻老帳的辦法來貶低他們的進步,因此新任班主任應該給每個學生一個新起點,給學生一個重新再來的機會。我每次中途接班后都會對學生說道:“過去你成績優不優秀,紀律好不好都不重要,因為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我只看重眼前的你,關注你現在每一天的表現”。事實證明,這樣的話,學生愛聽,因為你給他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他會感謝你的,他會倍加珍惜,好好表現自己。相反,你抓住學生的過去不放,會極大的挫傷他的自信心,造成師生關系緊張,使你的工作陷入困惑的境地。
四、用“進取心”來激勵學生。
班主任管理班級時,瑣事很多,我們工作中要抓住重點,講話不可能次次翻新,但每次講話都應針對不同學生的狀態,或者針對本班某一突出問題,使自己的講話對學生有幫助和啟迪作用,以撥動他們的心弦,引發他們深思,且不可面面俱到。
五、用“寬容心”來善待學生。
任何一個人都有缺點,何況孩子,無論哪個學生,一旦做了錯事,他們往往是忐忑不安的。在這種情況下,若能寬容他們,善待他們,原諒他們,就可能感化他們,有利于他們接受教育,當然寬容不是放縱,不是姑息,更不是放棄原則和要求,而是正確分析學生的錯誤,耐心細致地啟發教育,還要善于等待,決不能急躁,一定要讓學生有一個認識和轉變的過程。為此,我經常用“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改正錯誤”的觀點來引導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用“同樣的錯誤不要犯第二次”的原則來要求學生。
以上就是我在工作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班級怎么接手管理 篇3
團日活動是全班同學共通參加的一次別開生面的課外活動,事實上這也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針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協調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這幾次團日活動中,充分體現了每個同學的熱情,調動了同學們的融入集體活動的積極性。同學們熱情澎湃,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遵守紀律,每個人都抱有一顆充滿責任的心去完成這次集體任務,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這也充分體現我班同學的團結意識,具有強有力的凝聚力。
本次團日活動以“校園紅綠燈”為主題,積極號召大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為民族之崛起而讀書;艱苦奮斗,做一名有思想,有修養,有上進心,有道德心的人;本次活動的形式活潑,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似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從自身的實踐出發選擇和參與到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去,是同學們都能夠各盡其能,使得活動呈現多樣化。例如:“朗誦”比賽充分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陶冶著情操,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著詩情畫意,讓我們融入大學文明的氣息之中,也深深地調動我們的愛國情懷;“歌唱”—唱出了同學們心中的向往與追求,唱出了校園之中那片文明與和諧的藍天,同時也讓現場的同學產生共鳴,共享著音樂帶來的巨大魅力;“小品,相聲”將我們新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用幽默,風趣的形式展示給大家,當然了這里也不乏有一些諷刺的內容,它深刻的反映了我們大學生活之中的弊與利,指引著我們正確的生活道路,教育著我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不要耿耿于懷,“宰相肚里能撐船”做人需要有一顆包容,寬恕,仁義之心,讓我們呼吁“和諧,文明”校園之主題,讓我們攜手并進做一個真正的社會棟梁之才。
“文明在我心中,文明在我行動中,文明給了我一個任務:讓我把文明的種子傳播”。生活之中我們的行為也許會不經意的放肆,但我們要學會及時發現并加以改變,這是我們必須對自己履行的義務,因為這是一個人融入集體,融入社會的必經之路,同時我們需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同學,朋友,家人乃至整個社會;我們需要在生活之中磨練自己,努力學習,自強不息。也許我曾感嘆學習終于結束了,我想現在我該說”不“了,大學的校園有時會讓我充滿無聊而迷茫,那是因為我們的自覺性不夠完善,我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往往是被動學習,而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習完全是靠自己,老師的指導,父母的關懷只是輔助,真正的學習靠的是自己,靠的是自己那種毅力與恒心,而且我們學習的本質也有所變化,我不但要學會積累知識,更要學會怎樣去運用知識,否則,我們充其量是吃了許多墨水而不知道怎樣去嘗試的“文盲“罷了。
言歸正傳,由于我們的身體正處于迅速成長時期,心理發展和變化很大,很快,我們在集體,在社會中,對友誼,情感,娛樂,審美,理想情操,倫理道德,人際關系,科學文化,藝術,體育等各方面有著日趨強烈的精神追求。精神生活十一中高層次的生活。團日活動也是一種高層次的生活。因此,團日活動可以說是我們鍛煉自己實踐能力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們人格魅力的一種熏陶,更是我們同學之間交流的一種大眾化平臺。作為學生,毫無疑問,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我們更應該重視自身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和勞動素質等的全面發展和提高。
積極組織同學廣泛開展團日活動,對于增長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豐富學生精神的生活和全面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班級的管理和教育以及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團日活動可以組織團結支部成員,并擴大支部影響力,加強支部與社會的聯系,提升成員的集體素質。
因此,本次團日活動不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而且也讓每位同學受益匪淺,我們呼吁大學生“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同時,自己的切身實踐也讓自己的思想趨向于完美,我們的特長也展示給同學們,增進了同學們對自身的了解,讓每位同學都感受到了集體的凝聚力,積極融入我們班的大集體中,我們感受著同一份歡樂,我們陶冶著同一份節操,校園生活賦予了我們完美的生命價值,文明規范規范著我們正確的行為準則,我們的生活活潑而又有韻味,我們的心理,精神在活動中不斷的升華,我們的社會經驗增長值從現在開始,因為我們即將在這片藍天下重新開始,在這片藍天下譜寫壯麗詩篇,唱起凱旋之歌,讓我們激情澎湃,讓我們浩浩蕩蕩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青史,”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