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生經驗的名言(精選6篇)
關于人生經驗的名言 篇1
1.人生的目標在于發展自己。
2.如果生活是一塊磨石,那就用它去磨礪你的智慧吧。
3.人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摔倒,即使摔倒,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人生的秘密在于膽量。
4.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一棵蘆葦,但卻是一棵會思考的蘆葦。
5.人生的趣味在于交友。
6.人生的軌道無法預知,誰也不能事先寫好自傳。
7.生活的秘訣在于找到一個能夠支撐你的思想支點。
8.生活是否成功依賴于一個人的適應能力,依賴于他能否融合并調節內部及外界的變化。——賽繆爾·巴特勒
9.生活的目標就是不斷發展自我,并徹底認清自我。
10.人生的挑戰在于征服。
11.人生如戲,你演得好便被喝彩,演得壞便被咒罵。
12.生命的價值不在于能活多少天,而在于如何使用這些日子。
13.經驗是個寶貴的學校,而傻瓜卻從中一無所得。富蘭克林
14.經驗是科學之父。西班牙
15.經驗是思想的結果;思想是行動的結果。狄斯累利
16.經驗是一個嚴厲的教師,她先對你進行考試,然后再給你講課。斯普迪滕姆斯
17.經驗是一顆寶石,那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它常付出極大的代價得來。莎士比亞
18.經驗是一面鏡子;借鑒它,你能清楚地看到往事。易卜生
19.經驗是一所好學校,可它的學生卻經常曠課。歐文華萊士
關于人生經驗的名言 篇2
1.生活是一輛沒有站點的公共汽車。一旦上車,就很難預料你會遇到什么樣的旅伴。 生命如此短暫,光陰飛逝如箭。抓住它,它就是機會;描繪它,它就是彩虹。 一個人小看自己,別人也會小看他。
2.上帝從來不會事先透露我們所走的方向是否正確。
3.不要預言麻煩,也不要杞人憂天。要永遠生活在陽光中。
4.沉溺于自憐之中的人是渺小的,但人生是一曲哀怨的交響樂。
5.人就像葡萄酒:有的會變酸,而最好的歷久彌香。
6.經驗豐富的人,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海德格爾
7.經驗和抽象這是同一種知識所必需的真正的實際可行的兩個階段。赫爾岑
8.經驗就是熟諳事物的總體。胡克
9.經驗使你在第二次犯相同錯誤時及時發現。瓊斯
10.經驗使我們恍然大悟地認識到,我們為什么常常不從經驗中吸取教訓。蕭伯納
11.人生的本色在于改變。
12.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上帝創造的神話。
13.人的心靈好比干草扎成的火把,要發生作用,它必須本身先燃燒。
14.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誰也不需要他。
15.身體是你終生攜帶的行囊,行囊越重,人生旅程越就短。
關于人生經驗的名言 篇3
1.經驗,制造一切未來;經驗,是所有過去的成果。阿諾得
2.經驗包涵著珍貴的學問。英國
3.經驗并非發生在人們身上的事情,而是人們利用所發生的事而做的事情。赫胥黎
4.人生是介于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瞬。
5.人生如一首樂曲,要用樂感感情和直覺去譜寫,不能只按樂律行事。
6.即使斷了一根弦,其余的三根弦還是要繼續演奏。這就是人生。
7.生命是一個不斷的死亡與復活的過程。
8.生命是黑夜里的螢火蟲的一閃。
9.生活就是磨刀石。我們是被磨碎還是被磨亮,取決于我們自己。
10.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體的空瓶子。
11.在每個人的性格中,都可以找到一些小小的黑點。
12.變化是生活的調味品。
13.所有的理論都是灰色的;只有生命的寶貴之樹是綠色的。
14.生活只是由一系列選擇與決心構成的。
15.讓你的生命成為使命,而不是一次停頓。
關于人生經驗的名言 篇4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筑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于1847年 2月11日誕生于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蘭小市鎮。父親是荷蘭人的后裔,母親曾當過小學教師,是蘇格蘭人的后裔。愛迪生7歲時,父親經營屋瓦生意虧本,將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倫北郊的格拉蒂奧特堡定居下來。搬到這里不久,愛迪生就患了猩紅熱,病了很長時間,人們認為這種疾病是造成他耳聾的原因。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從此以后,他的母親是他的“家庭教師”。由于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過目成誦”。8 歲時,他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9 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10歲時酷愛化學。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一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藥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于休倫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間。他一邊賣報,一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他買了一架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驅報》,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室。不幸有一次化學藥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一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一列貨運列車時,一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這一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魄救出了一個在火車軌道上即將遇難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對此感恩戴德,但由于無錢可以酬報,愿意教他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便和這個神秘的電的新世界發生了關系,踏上了科學的征途。
1863年,愛迪生擔任大干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從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擔任報務員,過著類似流浪的生活。足跡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韋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辛辛那提、那什維爾、田納西、孟斐斯、路易斯維爾、休倫等地。 1868年,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波士頓。同年,他獲得了第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一臺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愛迪生認為這臺裝置會加快國會的工作,它會受到歡迎的。然而,一位國會議員告訴他說,他們無意加快議程,有的時候慢慢地投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從此以后,愛迪生決定,再也不搞人們不需要的任何發明。
1869年6月初,他來到紐約尋找工作。當他在一家經紀人辦公室等候召見時,一臺電報機壞了。愛迪生是那里唯一的一個能修好電報機的人,于是他謀得了一個比他預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與波普一起成立一個“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營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在這里,他發明了“愛迪生普用印刷機”。他把這臺印刷機獻給華爾街一家大公司的經理,本想索價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氣說出口來。于是他讓經理給個價錢,而經理給了4萬美元。 愛迪生用這筆錢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廠,專門制造各種電氣機械。他通宵達旦地工作。他培養出許多能干的助手,同時,也巧遇了勤快的瑪麗,他未來的第一個新娘。在紐瓦克,他做出了諸如蠟紙、油印機等的發明,從1872至1875年,愛迪生先后發明了二重、四重電報機,還協助別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機。
1876年春天,愛迪生又一次遷居,這次他遷到了新澤西州的“門羅公園”。他在這里建造了第一所“發明工廠”,它“標志著集體研究的開端”。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并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他還發明了他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電話和電報“是
擴展人類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聲機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三大發明之一,“從發明的想象力來看,這是他極為重大的發明成就”。到這個時候,人們都稱他為“門羅公園的魔術師”。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的同時,經歷無數次失敗后終于對電燈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一發明是愛迪生一生中達到的登峰造極的成就。接著,他又創造一種供電系統,使遠處的燈具能從中心發電站配電,這是一項重大的工藝成就。
他在純科學上第一個發現出現于1883年。試驗電燈時,他觀察到他稱之為愛迪生效應的現象:在點亮的燈泡內有電荷從熱燈絲經過空間到達冷板。愛迪生在1884年申請了這項發現的專利,但并未進一步研究。而旁的科學家利用愛迪生效應發展了電子工業,尤其是無線電和電視。
愛迪生又企圖為眼睛做出留聲機為耳朵做出的事,電影攝影機即產生于此。使用一條喬治伊斯曼新發明的賽璐珞膠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將它們迅速地、連續地放映到幕布上,產生出運動的幻覺。他第一次在實驗室里試驗電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請了專利。,他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愛迪生為電影業的組建和標準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愛迪生把他的實驗室遷往西奧蘭治以后,為了他的多種發明制成產品和推銷,他創辦了許多商業性公司;這些公司后來合并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后又稱為通用電氣公司。此后,他的興趣又轉到熒光學、礦石搗碎機、鐵的磁離法、蓄電池和鐵路信號裝置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研制出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
10月21日,在電燈發明50周年的時候,人們為愛迪生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德國的愛因斯坦和法國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學家紛紛向他祝賀。不幸的是,就在這次慶祝大會上,當愛迪生致答辭的時候,由于過分激動,他突然昏厥過去。從此,他的身體每況愈下。1931年10月18日,這位為人類作過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因病逝世,終年84歲。
愛迪生的文化程度極低,對人類的貢獻卻這么巨大,這里的“秘訣”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顆好奇的心,一種親自試驗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艱苦工作的無窮精力和果敢精神。當有人稱愛迪生是個“天才”時,他卻解釋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在“發明工廠”,把許多不同專業的人組織起來,里面有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工人共100多人,愛迪生的許多重大發明就是靠這個集體的力量才獲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歸功于他的勤奮和創造性才能以及集體的力量,此外,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關于人生經驗的名言 篇5
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封家書中特別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難忘、難堪的四次教訓。曾國藩為什么要寫這封信給弟弟呢?原來,當時曾國荃剛消滅了太平天國,被慈禧封為湖北總督,但他在湖北境內得罪了慈禧的寵臣官文,一個月內幾次被慈禧嚴斥,同時京城大小官員也都認為他居功自傲、目中無人。這時的曾國荃可謂精神焦慮、日日失眠,甚至一度得了抑郁癥,從而萌生了退朝還鄉的念想。
看到弟弟如此消極抑郁,為了開導他,57歲的曾國藩在金陵官署給弟弟寫了一封信,痛陳自己一生引以為恥的四次重大教訓。他在信中說,自己30年來宦海浮沉,一輩子失敗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很多,但主要有四件事,使他終生難忘。
第一件事是:道光十二年,到湘鄉縣考秀才,在應試中被主考官當眾斥責,說他寫的文章文理不通,秀才沒考上。第二年,他再次應縣試,僅中背榜(末名)秀才。這對文才甚為自負、恨不能與韓愈、柳宗元同代以分上下的曾國藩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曾國藩對這件事不怨天、不尤人,反而激起他發奮讀書的信念。他說,自古以來確實有一些丑陋文章僥幸獲取功名的,但好文章絕不會被埋沒。這使他定下了每天做一篇文章,寫一首詩,看書不少于20頁的學習計劃。
第二件事是:咸豐元年(1851年),已是翰林的曾國藩向咸豐帝匯報工作,為了對工作情況進行詳細說明,他還畫了一幅圖,但這圖畫得丑陋不堪,引起了滿朝大臣的嘲笑。
第三件事是:咸豐四年(1854年)曾國藩在岳州的靖港兵敗。當時,他要跳水自殺殉國,幸虧被他的幕僚章壽麟救起,狼狽逃回后搬到城南高峰寺小住,遭到江西全省官紳的鄙夷和恥笑。
第四件事是:咸豐五年(1855年)在九江兵敗,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火燒湘軍戰船100多艘,曾國藩硬著頭皮逃到江西,又彈劾了江西的巡撫、按察使;第二年當他被圍困南昌時,江西省的官紳人人都幸災樂禍。他與江西官員的關系,更是到了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容得下他的地步。曾國藩形容自己的處境困窘是:“一聽到春風的怒號,心就要碎了;一看見敵人的戰船開過來,就急得繞著房子轉圈,沒有好辦法。”后來他的老鄉王闿運寫《湘軍志》時說:“曾國藩在江西實在悲苦,現在想來,仍讓人忍不住流淚。”
曾國藩在信尾對弟弟說,我平生的長進全在受挫受辱的時候。所以我現在雖然僥幸成了大名人,也不敢自詡為有本領,更不敢自以為是。你一定要咬牙立志,積蓄自己的斗志,增長自己的智慧,千萬不要從此氣餒。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業,離開了“堅忍”二字是不可能的。
其實,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從磨煉中得來的。挫折和失敗并不是人生中的“意外”,而是一個人成長道路上的必然,是生活中最珍貴的饋贈。
關于人生經驗的名言 篇6
制成了第一架望遠鏡
哥白尼是波蘭杰出的天文學家,他經過40年的天文觀測,提出了“日心說”的理論。他認為宇宙的中心是太陽,而不是地球。地球是一個普通的行星,它在自轉的同時還環繞太陽公轉。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說”。1620xx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找來一段空管子,一頭嵌了一片凸面鏡,另一頭嵌了一片凹面鏡,做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天文望遠鏡。實驗證明,它可以把原來的物體放大3倍。伽利略沒有滿足,他進一步改進,又做了一個。他帶著這個望遠鏡跑到海邊,只見茫茫大海波濤翻滾,看不見一條船。可是,當他拿起望遠鏡往遠處再看時,一條船正從遠處向岸邊駛來。實踐證明,它可以放大8倍。伽利略不斷地改進和制造著,最后,他的望遠鏡可以將原物放大32倍。
證實哥白尼的“日心說”
每天晚上,伽利略都有用自己的望遠鏡觀看月亮。他看到了月亮上的高山、深谷,還有火山的裂痕。后來又開始觀看太空,探索宇宙的奧秘。他發現,銀河是由許多小星星匯集而成的。他還發現,太陽里面有黑斑,這些黑斑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因此他斷定,太陽本身也在自轉。伽利略埋頭觀察,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地球在圍著太陽轉,而太陽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恒星,從而證明了哥白尼學說的正確。1620xx年,伽利略出版了著名的《星空使者》。人們佩服地說:“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