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注會經驗(通用6篇)
2022注會經驗 篇1
1.復習必備的3份資料:教材,習題,電子書(來自網絡上同仁們的無私奉獻,我一般看講義)。
2.我的經驗是第一遍先通讀教材,結合習題中的考點精講和電子書的講義,把書里的重點字句劃出來,方便第二次看時可以節(jié)省時間。(個人覺得教材的廢話實在太多了)結合習題中每年考題部分,在書中標示相應的考點(注明考試年份,考題類型),使你能直觀地把握真題的方向,比較容易抓住重點復習。(有些科目的某些章節(jié)來來去去只在幾個地方出題)
3.第二遍復習主要看書里劃出的內容,如果時間允許和自己愿意的話,最好可以自己總結一份筆記,總結有利于你進一步理解書中內容,更有條理地記憶,也方便隨身攜帶,在臨考前時間緊迫的時候可以迅速翻看。
4.第三遍主要是看筆記迅速把書里的內容過一遍,遇到仍不熟悉或很重要的知識點再列一張清單,考前再看一遍。
2022注會經驗 篇2
1.必備物品:質量較好寫起來舒服的筆,可以提高你答題的速度;涂改液及膠紙之類千萬別帶,因為用了是不給分的;標識比較清楚的手表,不是每個考場都會有時鐘,做題時要隨時根據剩余時間調整策略,手表是很重要的;2個以上的計算器,千萬要買質量好的,這是我遇到過的最深刻的教訓,特別是在考財管時遇到計算器壞了,真是欲哭無淚啊。
2.初次考試的人要注意:CPA考試有個比較特殊的地方,要把大題答題紙上的一張條形碼貼到答題卡上,千萬別忘了,要不然你的大題就沒分了。
3.在填好資料和可以開始動筆之前,會有幾分鐘的時間,很多人都會趁這個時候開始答客觀題,但我覺得這段時間最好先把整張試卷瀏覽一遍,特別是大題部分,看看幾個大題到底考了哪些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你掌握得如何,那些大題的步驟繁不繁瑣,計算麻不麻煩,你對哪些題較為有把握得分,先理出一個答題的大致順序來,先易后難,把能拿的分先拿到手,不要為了鉆沒把握的難題而最后不得不放棄自己可以得分的地方。而且先對試卷有個大概的了解,也能使你心中有底,做起題來也少了幾分慌張。而在瀏覽的過程中,你可以把題目會用到的比較繁瑣的公式先用鉛筆寫在試卷上,或者將某些答題的法條先簡要地寫下幾個字眼,因為答完客觀題之后,你的精神已耗費了不少,到時頭腦也沒有這個時候清醒了,有些本來就記得不太牢固的東西可能會遺忘或者不太肯定,先把它寫下來比較保險啊。
4.說到考試的策略,我覺得最重要的兩個字是:放棄。CPA的考卷一般是答不完的,要通過考試不是要你做完更多的題,而是要你做對更多的題,速度是一定要有的,但是要來自平時多做練習的日積月累,而不是在考場上心急如焚地一味求快,太急躁的心情只會讓你失去清晰的思路和細心的計算,而面對超多陷阱計算又繁雜的考題,你所犯的錯誤只會比平時更多。上面說到做題要先易后難,先簡后繁,把你有把握做對和比較容易做對的先做好,先拿了一些分在手,才可以用較為沉穩(wěn)的心情去應對其他難題。另外,有幾類題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我覺得是應該先放棄的:
(1)具有總結性意義的計算:比如稅法的所得稅大題中的最后一步關于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雖然只是數據的加總,但由于它是以上十幾步的總結,在你根本無法保證自己每一步都能算對的情況下,做這一題得分的幾率是很低的,不如放棄;還有就是審計或會計在調帳之后編制報表的題目,也是跟之前的調整息息相關,計算又繁瑣,所占得分也不多,在時間不多的情況下,不如不做。
(2)計算復雜易錯費時又占分數極少的題目:比如財管那個相關系數的公式,本身公式的記憶就十分困難,計算起來不僅要對一堆數據列表之后平方再加總再開方,一不小心就會出錯,而就算慢慢做好運做對了,所得也不過是區(qū)區(qū)2分。還有某年的計算題的最后一步,要算一個公司的現值,需要將幾年的現金流量先算出來,再乘以不同的年金系數,這個計算過程單是按計算器都很容易出錯,得出的數據又有很長的小數點,還要小心不要抄錯,總之你十分謹慎認真地做完這一切之后,得分大概不會超過3分,但浪費的時間和精神可真的不少,完全不成比例的。
(3)題目中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一步錯以下就全部完蛋的題:最典型的例子是會計中的長期投資題目,特別是那種綜合題,從初始投資成本確認,到股權投資差額攤銷,其中又有收益和股利確認,再到減少投資,從權益法轉成本法,之后再攤銷等等,這一大輪下來,就算你思路再清晰,對每一步的分錄記得再清楚,也難免會出些小錯,而你的一步的小錯,會導致你后面完全正確的分錄的金額錯誤。當然,我不是說要放棄這種綜合題,而是當有另一道綜合題是對每一個審計調整事項做相應分錄,而各步之間均無關聯的話,那你一定要先選擇做這種啊。我第一年考會計的時候,就是自認為對長期投資和合并報表熟悉無比,先做了那道大題,耗費了很多精神不說,可能真正拿到的分也不多,最要命的是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清醒去做另一道關于審計調整的題目,天知道那道題才是比較好拿分的啊,唉……
2022注會經驗 篇3
關于科目搭配
(1)除非你可以在家專職復習或是悠閑的在校學生,且有很長的連續(xù)復習的時間,個人更要有非凡的毅力和堅定的決心,否則絕對不推薦一年報2科以上。因為CPA每一科都需要你下很大工夫及很多時間去學習及做題,如果報了太多的科目,一來會導致單科復習的時間減少而草草收場;二來就算你時間充足,長期作戰(zhàn)在多科間循環(huán)會導致你頭腦混亂,而且太早復習的東西遺忘性會較高;三來到了后期時間較緊時,你往往會不得不放棄其中某一科或某幾科,等于在那里的努力與時間完全浪費。不如有計劃有搭配地報考適量的科目,好好安排時間擬定復習計劃,細致認真地學習,才比較有機會一擊即中。
(2)在科目搭配上:一般會計和審計在同一年考較好,因為審計很大部分都是考與會計相關內容,如果不同一年考就等于你的會計要復習2次;經濟法和稅法不推薦同一年考,因為都是屬于記憶性科目,在一起考頭腦負擔太重,可能對記憶效果有不良影響;財管比較隨意,可以與兩法任意搭配。稅法和會計在不在一年考,較為見仁見智,有些人認為稅法有很多與會計相關的內容,在同一年考可以幫助理解。就我的經歷而言,我反而覺得由于會計和稅法對許多地方的處理有所不同,在同一段時間復習反而經常引起混淆,其實稅法與會計處理上有關的地方不多,不在同一年考影響應該不大,況且一年同時考會計,審計,稅法三科,負擔稍嫌太重。
(3)推薦搭配(3年計劃):1.會計、審計;2.財管、經濟法;3.稅法
至于考試次序問題,我覺得應按個人實際情況而定;如果你為會計專業(yè)學生,那你可以選擇先考會計,審計,稅法等較熟悉的科目,后考財管經濟法等較陌生的科目;如果你為非會計專業(yè)學生,入門時先考財管經濟法,拿到手后再攻會計審計也不遲。文科好的人可以先考2法,后攻財管;理科好的人財管應手到擒來,可能對2法要下多點苦工。還要看個人傾向,是先難后易,還是先易后難,前者可能屢戰(zhàn)屢敗而放棄,后者可能因弱點科目久考不過而導致已過科目的失效。其實考試仍需幾分運氣,計劃周詳也趕不上變化快,仍是要因地制宜,視自身實際而制定策略?傊陨现皇莻人考試的一點經歷和看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也不一定能得到每一個人的認同。而且我考試的時候所用到有3本書現在都已面目全非,可能我講的東西也已不適合今年的CPA考試,但是身為在CPA考試這個苦難中掙扎過的人,還是想把自己的一點點看法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廢話了這么多,大家見笑了!
2022注會經驗 篇4
我記得去年的今天,CPA考試已經結束快1個月了,但是總感覺那一切的一切歷歷在目,不曾忘卻?荚嚲C合癥依然沒有離我遠去,考完試后一個月之內肯定會生病,去年依舊不例外,發(fā)燒如約而至,精神高度緊張到一下子釋放,那種感覺只有自己知道。一年后的今天…我毅然決定,寫完這篇分享,希望周遭的考友有所受益。
關于我的CPA之旅
20xx年取得律師職業(yè)資格并為非執(zhí)業(yè)律師。CPA考試被譽為中國第一難考的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并非徒有虛名。
我本科系金融學專業(yè)畢業(yè),研究生系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目前就職于一家外資會計師事務所,擔任企業(yè)風險控制高級經理一職,主要負責企業(yè)跨境并購、企業(yè)摧毀重組等涉及法律法規(guī)的事項的專項咨詢服務,CPA對于我言,其實是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后因工作需要,接觸到了審計工作,由于非財會專業(yè),對于會計審計工作必須從零開始。
20xx年在前輩的指引下,開始自學財會知識,一切從基礎開始。
20xx年參加CTA考試,最后輕松通過《稅收相關法律》,但《財務與會計》成績很令人失望!
20xx年考證之旅毫無收獲,鎩羽而歸。
20xx年收獲頗豐,在自己的努力和網校老師的幫助下,我順利通過了CTA剩下四門課程,CPA也通過了《戰(zhàn)略》、《稅法》、《經濟法》三門課程。小驕傲了一把!但是好友也友情提醒我說,CPA最難啃的三塊骨頭我都沒碰到。其實就是那三座大山!
20xx年,我興沖沖了報了《會計》、《審計》、《財管》這三座大山,初生牛犢不怕虎,每天如饑似渴的拼命復習、看書、做題、溫故而知新,不知疲倦的發(fā)瘋復習。后來《會計》79分,《審計》68分,《財務成本管理》48分,好遺憾,未能完美收官!為了一門財管,我明年不得不重新來過!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殘缺也是一種美!
20xx年我卯足了勁兒,為了最后一門財管,我給自己定了目標,用一年的時間換的一個90分。對,我的目標就是90分,而不是60分。將知識點精確到了每一頁,做完了某網校的試題集,聽完了陳華亭老師的基礎班,考點串講班和沖刺班等課程。所用的草稿紙約莫是考試教材的5本厚度。今年考試難度不高,我花了兩個小時就做完了,客觀題稍微有點難度,主要是有點生疏,主觀題幾乎沒難度,而且我壓中了期權和項目投資,甚是驚喜。等成績吧!~~~
關于考試目的
法學上常強調一個概念,動機,即做事的目的性。對!你考注會究竟是為了什么。
我是一名專業(yè)人士,只有自身專業(yè)足夠強大時,對于我的客戶才是最負責任的表現,于人于己都是一件負責任的狀態(tài),顧客自然也會愿意采購我的服務。所以,每次提供專業(yè)服務時,我都是警言慎行,希望不會給予我的客戶錯誤的指引。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的專業(yè)必須是精、準、廣,客戶的提問,如果還能難倒你,說明你還不夠OK。
一直都認為,學習法律,教會我如何為事物定性;學習財務,教會我如何為事物定量。兩者有機結合,方能有效認知事物的內外一切,各種角度。當然我并不是否認其他領域的知識的效用。
很多人都說,考完CPA,就能換個好工作,有個好職位,買個好房……這也是大實話。但是做專業(yè)的人,只有好好的把自身專業(yè)做大、做強、做全了,無需擔心鈔票的問題,錢只是價值的一種表現形式,但絕對不是終極表現形式,潛在的、隱性的價值或許超乎你的想象。如今,我也已經領略到了專業(yè)的魅力所在。
我立志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專業(yè)人士,不僅僅是現在,更是在不久的未來。熱愛源自對于生活的尊重,對自身專業(yè)的尊重,亦是對自己服務的對象、任何的受益方的尊重。同樣,你也可以得到他們的尊重。循環(huán)往復,生活原來可以更美的!
關于考試心態(tài)
考試難度會讓人有一種莫名的緊張、緊迫感,個人認為,這是人的本性。當你奢望的太多,而付出的太少時,你會向現實妥協的同時,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這就會讓你腎上腺素升高,緊張油然而生。
近幾年考證的經歷告訴我,考不過的唯一理由便是:復習不到位!原因只有一個,沒有之一!
我在事務所工作,日常工作繁忙的可以想象,忙季有時真的連睡覺的時間也是屈指可數。有時候,在高鐵或者飛機上,看書做題;叵肫饋恚嵌螘r光真令人陶醉,不知道周圍的人會怎么看我。DON’T CARE AT ALL. 這就是生活。不付出怎么可能會有收獲呢?8月份,我夫人懷孕了,高興的同時也很無奈,懷孕前三個月要十分謹慎,不能有一次差錯,所以,每天我都盡量安排好工作和家庭生活,照顧好老婆后,我才能安心復習。CPA考試時間臨近沖刺階段,希望一切穩(wěn)妥。夫人也十分支持,心里就安心了。到10月底,馬上就三個月了!
其次,我堅信,心靜了,智慧油然而生。一直堅信這一點。如今物欲橫流的社會,多少人成了炮灰,朝三暮四,思前想后,如何還能把自己安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如何才能讓自己安心面對中國第一難考的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當你心真的能靜下來,確實能讓你好好思考問題,思考你的人生,思考如何規(guī)劃、應對明天的問題。
學習也是一樣,為啥有人總抱怨記憶力不行、年紀大了、沒時間等各種原因……因為你不夠聚焦,你的精力已經被揮霍了;蛟S,來參加考試本來就是一個錯誤。與其這么折騰,不如好好享受生活、關愛家庭、關注工作。最后,認識到差距了,要付諸行動。差距在心里,行動在自己。不要再說自己是非本專業(yè)的、自己有家有口的、自己年紀大的諸如此類的理由。你可以選擇不參加CPA考試,既然選擇了就要認真對待,因為考試只認成績不認人。
關于考試方法
文科的考試,除了看書,就是做題。永恒不變的真理。CPA考試更是如此!萬不要再問我有啥捷徑,想走捷徑的,你肯定肯定肯定考不過的。面對CPA,應當是看書、做CPA考試真題、再看書、再做CPA歷年真題、總結、再次看書。
教材是一個寶,千萬離不了!
適當做題,有目的性做題。準備好CPA考試資料,做錯了的題一定要再次做一遍,一遍不夠兩遍,兩遍不夠N遍,直至不再錯為止。做完后,務必總結、理清出題意圖(知識點)、理清思路(解題套路)后再回歸教材,如此一來,對于教材重要知識點一定是了如指掌了。
千萬不要區(qū)分重點、分重點章節(jié)分類復習了,今年的考題充分告訴我們。注會沒有重點,處處是重點。我約莫估算所謂非重點章節(jié)考了近20分。尤其在客觀題中體現。幸好我復習全面,小竊喜一下?记皦褐辛似跈嗪晚椖客顿Y,更是贊!正應了,心純凈,行自然的道理。
關于其他
1、網校課程設計合理,老師專業(yè)水平值得信賴。希望各位好好珍惜學習機會,好好利用網校的答疑平臺,怎么說呢,一個成功的考生背后一定有一大幫默默無聞的答疑老師;
2、正版教材一定要買。少吃兩頓肯德基的錢還是值得的!不要買盜版,得不償失;
3、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因地制宜。不要效仿,而要“私人定制”;
4、良好的心態(tài),努力的復習,不要三天那個啥,兩天那個啥的…各位懂的!
5、千萬不要相信考前送答案等詐騙信息。20xx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行業(yè)的尊嚴掌握在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的素養(yǎng),這第一道坎兒務必嚴格,準CPA們都是行業(yè)的未來的太陽,答案有價,未來無價,而且現在出售國家級,是刑事犯罪的范疇,你的有幾個20xx年?就算你有證據,你敢報案你買而被詐騙了嗎?
6、請將此文多讀幾遍,智慧將油然而生。
2022注會經驗 篇5
我注會是考了3年,20xx年開始考,20xx年過了稅法經濟法,20xx年過了審計和會計,20xx年過了戰(zhàn)略和財管。從我自己角度看,考試難度相對容易的三門是經濟法稅法和戰(zhàn)略,會計和審計財管難度是比較大的。我通過考試成績最低分是審計60,其他都在65以上,最高分應該是稅法77還是79分。
我年紀比較大了,今年31,我感覺啊,考注會還是應該年輕一點考的比較好,22,23歲的 我和28,29歲的我記憶力、體力明顯是不一樣的,年齡越大考試越吃力。在這一點上,我想還在猶豫的弟弟妹妹們應該早點下定決心,要考注會真的要趁早!所以網上說一年過5,6門的我認為只可能是20幾歲的人,如果他們的分數都在60,70左右那真實性還是有的,如果是一年過好幾門的分數還是80,90的,我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注會確實比能想到的難。所以考注會還是要腳踏實地,自己最好做個計劃,不要因為網上誰誰一年過4,5門自己也激進的一年考5,6門,報名的太多,也許是會全軍覆沒的,還不如少報點,穩(wěn)穩(wěn)的過,考注會是個長期過程。
在考試上,審計和會計最好是一起報考,一起復習,因為審計和會計聯系確實比較大,審計綜合題關于認定方面的內容是和會計緊密相關的,這個是每年必考的吧。會計在復習上,重點的章節(jié)一定要弄懂,會計方面,重點也是難點,長投 合并報表這些每年占的分數都是比較重的,一定要清楚這點,還要多做相關習題;審計復習記憶的比較多,我審計只考一次60分過,所以我自己感覺比較糊涂,我自己是把抽樣審計 存貨盤點 獨立性的影響 和認定這幾個內容復習的比較好,其他基礎的內容我復習的并不怎么好,所以我審計的建議合適多在理解的基礎上背一些東西,然后和會計相關的那個認定大題要多做一點練習;稅法,這個應該是難度比較低,但是要記的內容很多,所以這個科目我建議把課本例題多看,考試難度一般不會超出課本例題難度,而且題目會比較直接,主觀題小問題很多,有些問題相互關聯有些并不關聯,所以做題上把自己把握的小題都拿到分,一般最后一問是前面幾問的加減匯總,這一問是可以不做的,除非你前面幾問都答對了做這一問才有意義;經濟法,多看書多背,背誦要在理解基礎上背,不理解的話什么都背不下來;戰(zhàn)略,感覺太高大上了,我考了2次才過的,戰(zhàn)略的內容是比較拗口難理解的,這個不像經濟法,經濟法是比較好理解的,所以戰(zhàn)略還是多看書,論壇上那個星星點點的內容我認為是全部都要背的,背不完真的不好過,然后戰(zhàn)略主觀題如果真的不會做,那一定要好好審題,把題目給的相關內容總結一下當答案寫下來,這個應該也是會給一點分的,不寫真的一分都沒有的;財管,財管我真的蠻恐懼的,我考了兩年,今年過了,但是我財管每年都是復習的最好的科目,每次考之前我都覺得財管必過,每次考出來人都蔫了,財管考試對大部分人時間基本是不夠的,計算量很大,并且第一問的計算一般也都影響到第二問第三問的計算(除了優(yōu)缺點這問不會影響到)基本上計算類前后都是關聯的,而且題目不會像稅法那么直白,每年都有變形,我第一年遇到的計算題要計算經濟批量,需要知道儲存變動成本,這個成本需要自己根據題目計算出來,并不是直接給,我直接不會了,今年遇到一個計算年固定成本,這題真的是送分題,但是我還是做錯了,年固定成本需要自己計算,臨時工給的是月工資,但是我并未換算成年工資,直接把月工資當年工資用,固定成本就這樣算錯了,后面的問題和固定成本相關,這套題是徹底完蛋,然后因為考試系統(tǒng)的原因,我今年綜合題也沒有做,萬幸還是過了,所以考財管的經驗我覺得還是要注意時間分配,注重細節(jié),不要因小失大。
總的來說,注會考試真的很難,我人生中只有這個考試耗費了我大量心血。這個考試讓我明白你復習的再好也不一定會過,你覺得考得超好也就70來分。但是也請不要太過于恐懼,我們考注會是要考60分,從100分拿到60分就是允許你出錯的,所以還是要重基礎,在客觀題上少錯,主觀題上會做的不要出錯,那么不會做的難做的也不會影響你拿60分。最后希望每個考注會的都能堅持下來,總會過的!
2022注會經驗 篇6
每年注冊會計師考試之后,網校的論壇上都會有不少分享考試心得的帖子。遙想去年準備考試的時候我也是啥也不懂,今年卻要在這里分享經驗了,不由得感慨時間飛逝。子曰:逝者如斯夫,不寫作業(yè)。另外,這好像是我第一個略長的帖子,如果格式什么的有問題還請各位親海涵。
先說一下成績吧,去年六過四,會計:82.5,審計:69.5,經濟法:81.5,稅法:31,財管:80,公司戰(zhàn)略55.75。成績不好不壞,雖然不能和學霸比,但是對我來說足夠了。
學習經驗,其實也沒有什么特別的,“無他,唯手熟爾”我覺得完全能概括了。會計,好好看郭建華老師的課件;審計,楊聞萍老師的課深入淺出,應付考試足夠了;財管,良心推薦李斌老師的課,條理清晰;經濟法,我用蘇蘇老師的課件,總結太全面了,配合王妍荔老師稍微簡化一點的知識點,我覺得應該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另外需要提醒的就是公司戰(zhàn)略了,雖然當初它是最薄的一本書,既沒有復雜的計算,又沒有惡心的公式,但千萬不能輕視這一門,以為可以背背重點就輕松通過。考前四門的時候我都還有時間稍微來檢查一下試卷并且信心滿滿可以通過,但公司戰(zhàn)略我沒有答完,并且出考場的時候就覺得考砸了。尤其在今年,公司戰(zhàn)略加了100頁左右,厚度已經向其他科目看齊的時候,我覺得真正難考的科目出現了。
還不想讓這個帖子就這么沒營養(yǎng)地結束了,說點其他的。我大學里學的與財務無關,畢業(yè)之后從事的工作也與財務無關,機緣巧合下想換個工作,于是想到了參加注會考試然后去事務所。郭建華老師說的好,注會的會計是給有一定基礎的人學的,像我這種連其他業(yè)務收入和營業(yè)外收入都分不清的人該怎么學呢。先找了一本基礎會計,大概弄明白借貸、科目、分錄的情況,我就開始看郭老師的課件了。能看懂嗎?能,因為會計不需要你去發(fā)揮什么,它只不過在記錄企業(yè)發(fā)生的一切。能記住嗎?記不住,但多看兩遍,總會記住的,它只不過是在記錄企業(yè)發(fā)生的一切,流程知道了,分錄就記住了,就像背課文,給了提綱,往里面填字就可以了。我用了差不多3個月才把會計差不多弄會,之后的審計、財管、經濟法、公司戰(zhàn)略,每科差不多一個月學完。所以考完會計,感覺注會的路上已經沒有什么可以難住你了。
沒經驗的人也要報6科?對啊,這樣才有足夠的動力去逼迫自己學習啊,去年我在職考注會,每天早7點學到晚上12點,中間還要上班,每天放松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我覺得人生中只有注會把我逼迫到這種程度。經常在論壇上看到有同學在問,應該怎么報科目?我的建議就是比自己想象的數字再多一門,不逼一下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的。這樣做花費的也許只是一科的報名費,一科的輔導費用,但是萬一成功了呢,就大大減少了今后的壓力,降低了在時限的最后一年還要拼的概率,我覺得這是值得一搏的事情。尤其是有志于事務所的同學,最好在進所前盡量多考,因為事務所真的很忙。
任何事情,僅僅展示了利益,而不同時提示其背后的風險的話,我覺得都是嚴重地不負責任。激進的報名策略,不意味著盲從到底。我的稅法只有31分,我也花了1個月的時間學習,但是在最后1個月的時候,我深深地感覺到,會計的合并好像還不熟練,經濟法的破產法和票據法好像復習得還不細致,財管的成本核算那里好像還不會,如果再復習稅法的話,必定會耽誤其他科目的復習,所以它被戰(zhàn)略性地放棄了?钾敼艿臅r候,一道成本方面的大題,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做完它發(fā)現答案都是極為整齊的整數時的喜悅。何時收手,這是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要說的就這么多了,希望各位同學今年都能取得好成績。也希望自己今年能夠完成專業(y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