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1500字(精選5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1500字 篇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會使人終生受益。每當身你體疲憊的時候,一本好書就會使你輕松自得;每當你心情煩悶的時候,一本好書會使你心情愉快;每當你生活陷入迷茫的時候,一本好書會指引你步入成功的彼岸。我愛讀書,每次讀書都會有新的收獲,閑暇之余,拿起一本書,書籍就會將你帶到另一個世界,它使你的心靈得到宣泄,使你的身體得到放松。在書的世界中,我感到智慧,幸福,書里有激情,也有寧靜,有悲情,也有歡樂,我仿佛乘著一葉扁舟,在書的海洋里遨游。我愛讀書,書籍陪伴著我長高長大。
很早以前,就聽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前幾天,我就讀了這本好書。故事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家庭生活十分窘迫,母親在給別人做傭人,哥哥是一個電工,而父親很早就死了,母親把他送進了學堂,對于貧困的保爾的家庭來說是十分不容易的。但很快保爾就由于對教書先生不滿,而做出一系列報復行為最終被學校辭退。在接下來的生活中他處處碰壁,但也使他看到了社會的黑暗,在社會的最底層,仿佛就是人間地獄。后來,保爾因為殺了一個敵人而背井離鄉,參加了革命。在參加革命的八年來,他被病魔纏繞著,然而他卻用超凡的毅力去克服著,最終他下肢癱瘓,雙目失明。然而他去沒有放棄,他奮發向上用短暫的生命去書寫著奇跡。寫成了《暴風雨所誕生的》的中篇小說。
“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應該這樣來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在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一句鏗鏘有力的話語道出了人生的真諦,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人不能甘心平庸的生活,就連小草也在努力著為春天增添一點綠。生命的可貴就在于此。
通過我對整本書的閱讀,我被保爾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保爾面對挫折不畏不懼,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而面對困難、失敗、挫折的時候,要不畏不懼,迎難而上。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我們要用頑強的精神,去戰勝困境。對于弱者來說,細小的困難都像越高山。而對于強者來說,天大的困難也如履平地。正是因為在困難面前不畏懼不退縮,才得以真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人生的真諦。“陽光總在風雨后”“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又算得了什么?保爾的一生對我的影響極大,它使我明白了苦難是通往成功旅途上的屢次摔倒,苦難是通往成功背后的一道靚麗的彩虹。它也使我明白了生命只有一次,而且非常短暫,學會珍惜、去愛護,才會煥發出光彩,才會留給別人永遠的美麗與甘甜!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讓自己的生命呈現出光彩,讓短暫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讓生命中的每一刻都綻放出美麗的彩虹。我在書中學到了很多,書籍使我受益匪淺。
書籍就像我的良師益友,陪伴著我健康快樂的成長;書籍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為我的成長指明道路;書籍是人類最好的營養品,它使你與好書為友,以好書為鑒,讀一本好書,就像迷失的航船遇到了指路明燈。未來的日子里,我會在書香的陪伴下繼續闊步前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1500字 篇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書使我對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實現自我人生的價值問題又進行了一次深刻思考。
面對挫折的時候,我難免會覺得自己非常之無助,覺得世俗給我的壓力太過巨大。絕望的時候甚至想過一死了之,如保爾曾經的選擇一樣。但是正如保爾所言,自殺是懦夫所為,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我不甘于做一個為后人所恥笑惋惜的懦夫,所以我選擇了面對人生。但我仍舊是混沌而迷惘的,我不知道人的一生究竟為什么而活呢?
保爾是這樣說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但是,我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我不必再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長輩們總是說,我們這一代人是幸福的。是的,我們擁有和平的生活環境,優越的物質條件,我們不必如保爾一般在炮聲轟鳴中惶惶度日,也不會如他在戰爭中失去雙眼,我們是幸福的。
但是我們真的幸福嗎?不然。我甚至認為我們這一代并沒有受到人類解放的絲毫影響。保爾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可以很輕易的就找到自己的責任和理想所在,他可以自由的選擇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斗,而我們呢?我們甚至連選擇自己的理想的權利都沒有。我想,我們是被責任和理想左右的一代,我們最大的責任就在于要孝敬父母,“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們理所應當的要聽父母的話,但是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放棄自我。我不知道別人怎么想,但我這個人卻是十分尊敬父母的。我一直認為他們為了我很不容易,所以也一直很為他們著想。從小到大,我一直很聽他們的話。中考報考志愿,是他們一手操辦。高中分文理時,在原班主任的煽動下,他們一致說服我學理,使我忍痛割愛與文科say goodbye。他們甚至連我穿什么樣式、什么顏色的衣服,該看什么樣的書都規定,甚至早早的為我想好了工作出路。我心里很明白他們是為我好,可是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感覺我就是一個傀儡,背負著別人的愿望而生活。人,不是應該為自己而奮斗嗎?保爾都說“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不是應該無愧于自己的一生嗎?我想我已經犯下了一個很大的錯誤:當初聽了父母的勸告,選擇了學理。說實話,當初選擇學理只是為了責任,我不想使父母為難,雖然他們說抉擇權在我,但是我知道他們實際上就是讓我學理。為了責任而學理,也許是潛意識里不心甘情愿吧,我的理科成績并不好。雖然心里委屈,但是我已經沒有了退路,我只能一條路走到底,畢竟世界上沒有后悔藥。我是一個不服輸的人,而且,我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在某種意義上,我認為保爾是幸福的,因為保爾可以斗爭,他面對的是敵人,而我們面對的是自己的生身父母。經歷了這么多事情,我想我也要開始自己的斗爭,以后的道路上,我要自己把握命運,我要為自己而活。我想我會用自己的行動來向父母證明我是有思維的人,而不是他們的提線木偶。而且,我有自己的夢想,并且我會努力的去實現它。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1500字 篇3
從學生時代開始喜歡三毛,想像她那樣萬水千山走遍,想像她那樣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
每個人都有夢,卻不是每個人都敢去追夢,所以她便成了我們心靈上的那點寄慰,至少有人那么努力的按自己想過的方式在生活,至少有人在擁有刻骨銘心的愛情,至少有人懷抱夢想,干凈而透明~~~
當自己不敢前行的時候,她便成了遠處的燈塔,成了我那夢中向往的橄欖樹。
三毛,一個眷戀沙漠生活的女子,以自己強烈的感情色彩,反映社會與人生,構筑了一個有淚有笑的文學世界。
《哭泣的駱駝》以戰爭為背景,那是一個得不到獨立的民族,它的子民有的悲賤,有的無知,有的高傲,有的善良,有的悲壯…… 一個在屠殺中唯一幸存下來的軍曹,在這片沙漠里埋藏著他整個團的兄弟,他眼睛里折射出的仇恨,是整個塔克拉馬干沙漠翻過來都遮不住的。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燈光下,沙伊達的臉孔不知怎的散發著那么嚇人的吸引力,她近乎象牙色的雙頰上,襯著兩個漆黑得深不見底的大眼睛,挺直的鼻子下面,是淡水色的一抹嘴唇,削瘦的線條,像一件無懈可擊的塑像那么的優美,目光無意識的了一個角度,沉靜的微笑,像一輪初升的明月,突然籠罩了一室的光華,眾人不知不覺的失了神態,連我,也在那一瞬間,被她的光芒震得呆住了。穿著本地服裝的沙伊達,跟醫院里明麗的她,又是一番不同的風韻,坐在那兒的她,也不說話,卻一下子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古老的夢境里去。”
這樣美好的女子,最終的結局卻是悲慘的,她和她的愛人——民族英雄巴西里被自己人出賣遇害。小說結尾通過對駱駝悲鳴的描寫,寫出了三毛心中的無限悲憤。“我蹲在遠遠的沙地上,不停的發著抖,發著抖,四周暗得快看不清他們了。風,突然沒有了聲音,我漸漸的什么也看不見,只聽見屠宰房里駱駝嘶叫的悲鳴越來越響,越來越高,整個的天空,漸漸充滿了駱駝們哭波著的巨大的回聲,像雷鳴似的向我罩下來。”
看三毛的書,心里總是覺得有濃濃的悲傷,就快要化不開來。但是這本書,給我以強烈的震撼,那是一種震撼心靈的悲愴。讓人痛恨戰爭的殘酷,痛恨愚昧的人類。可憐紅顏薄命,英雄末路。正義美好被扼殺,駱駝為之悲鳴、蒼天大地為之哭泣。
相較于三毛的其它作品,這部小說的故事性更強一些,而且講的是當地的一段真實的歷史,可以說是一段傳奇故事。小說的絕妙之處在于用駱駝嘶叫的悲鳴來烘托氣氛,使讀者仿若身臨其境,“駱駝們哭波著的巨大的回聲,像雷鳴似的向我罩下來。”
三毛雖離開好多年了,但她的作品使她依然活在喜歡她的讀者心中。我喜歡三毛的作品,尤其喜歡這部作品,更欣賞她豁達超脫的個性。這個堅韌不拔的女子,有著不為一般人所能窺視的內心世界。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絢麗,它的光燦,它的變幻和飄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這樣,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無意矯飾,行間字里,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天籟。
讀三毛的作品,發現一個由生命所創造的世界,像開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這是需要靈明的智慧和極大的勇氣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1500字 篇4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后,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被書中保爾堅韌不撥的人格所深深吸引。鋼鐵,是堅固的,是可靠的,就像今天我們偉大的民族基業,就像千百年來,華夏子孫不屈不撓的精神。也許鋼鐵存放時間長了會長出銹,但是,中國百年的基業,中華民族千年的精神,是永不生銹的,也就像保爾的精神一樣永放光芒。
我很敬佩保爾的品質,他的確是一個頑強的人,當他負傷不得不退出戰場之時,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為社會的發展做著貢獻。當他被診斷時,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設法的工作,爭取多為社會做事。最后,他兩腿癱瘓、雙目失明,不得不放棄工作。但他仍然堅決的拿起筆,再次頑強地與命運做起了斗爭。人不應該屈服于命運,應該奮斗終身,頑強拼搏。
當被保爾的堅貞所震撼時,當為保爾的病痛而感到難過時,當為保爾的成功而喝彩時我不禁想到了我們身邊的保爾,中國的保爾。在戰爭年代,無數為國捐軀的英勇戰士,他們沖鋒陷陣、英勇殺敵。和平建設時期,涌現出無數的保爾式英雄。這些英雄冒著酷暑、頂著嚴寒,加班加點地,任勞任怨地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無私的奉獻。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這個日趨強盛的泱泱大國,再次涌現出更多的保爾式人物。也許困難一直阻擋在他們前方,但他們從不氣餒,他們用更穩健的步伐去踩實慘缺的階梯,因為社會需要他們這種保爾精神。讓我們這種精神去感動千百萬的青少年,去激勵他們在困難中奮起,在挫折中堅強,在艱苦中成長起來吧!
人生,可以說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會遇到重重的困難,要去面對失敗的打擊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在突破障礙、戰勝困難后,回顧走過的道路,我們就會領悟到,那是磨煉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偉人,都是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鍛煉出來的,正如人們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和保爾相比,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唉聲嘆氣、裹足不前呢?
任何偉大的人和事物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也許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們暫時渺小,也許我們暫時卑微,但別忘了僅僅是暫時。志當存高遠,位卑不忘發奮,只要相信自己就沒人可以防礙我們成功。正如保爾所說“要無悔一生,那么每個人都應該做一個勇敢的追夢者。”
我們應從保爾精神中汲取營養,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記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
人生如白駒過隙,一晃即逝。看來很長的人生其實會很快就過去。所以活出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活出一個有價值的人生吧,至少不會辜負這個生命的存在。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含有太多的道理。只有慢慢去體味,才能找出它給我們帶來的意義。我真誠的感謝它,教會了我人生的意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想將他那種愛國責任心、堅韌樂觀的“鋼鐵”精神傳遞給每一個人!幾乎沒有一個人甘心庸庸碌碌的生存,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地為春天增添一絲綠意,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如果你想在人生中不虛度光陰,那么就先學會錘煉自己,將自己鍛造成具有“鋼鐵”精神的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1500字 篇5
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里干了兩年,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后,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夫卡鎮也和蘇聯其他地方一樣,遭受了外國武裝干涉者和國內反動派的踐踏。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在保爾家里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于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現在全世界都著火了,奴隸們起義了,他們要把舊世界推翻,但是,為了這個,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夠堅決斗爭的弟兄。”朱赫萊的啟發和教育對保爾的思想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急著四處打聽。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萊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到壕溝里,與朱赫萊一起逃跑了。但是由于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后,保爾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覺地來到冬妮亞的花園門前。他縱身一跳,進了花園。冬妮亞喜歡保爾的“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保爾也覺得冬妮亞“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后來他們又有幾次見面,慢慢地產生了愛情。保爾為了避難,便答應了冬妮亞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后冬妮亞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
在一次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但他以驚人的頑強毅力戰勝了死亡。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線,便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在這里他同樣以工人階級主人翁的姿態,緊張地投入各項艱苦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并直接參加艱苦的體力勞動。在興建窄軌鐵路中,保爾表現了高度的政治熱忱和忘我的勞動精神。
保爾自從在冬妮亞家里與她告別后,只見過她兩次面。第一次是他傷愈出院后,最后一次是在鐵路工地上,保爾發現,隨著革命的深入,他們之間的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了,他們已經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了,于是便分道揚鑣。
在筑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他參加了工業建設和邊防戰線的斗爭,并且入了黨。但是,由于保爾在戰爭中受過多次重傷和暗傷,后來又生過幾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勞動,平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體質越來越壞了。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嚴重的疾病終于把這個滿懷革命熱情的年輕人束縛在病榻上。但保爾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忍受著難以想象的痛苦的情況下,重新找到了“歸隊”的力量。他給自己提出了兩項任務: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