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為何難圓進大公司之夢
講述人:吳鳴背景: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國際金融學士學位,在投資公司工作兩年后赴法國獲得國際商務(市場營銷方向)碩士學位,一心想擠進大公司,但回國后依然在小公司間跳來跳去。
失敗原因:找不準自己的定位,想從事什么工作、自己適合從事什么工作心中都還是個問號。雖然大學學的是國際金融,但卻以掃樓找工作的方式找了份非本專業的工作,后雖轉到投資公司工作,又覺得需要深造,赴法國獲得國際商務(市場營銷方向)碩士學位,回國后求職屢屢受挫,又覺得自己的性格適合做市場,但沒有工作經驗又無法立足,現在只能暫時在教育行業工作,只為那微薄薪水。而主人公究竟適合做什么工作,她的說法是:“我自己真的不知道。”
自述:
我就如同迷失在汪洋職場中的一條小船,找不到停泊的港口。畢業后,做過策劃、編輯、金融工作,還留過學,但找工作的路卻好像越走越窄,自己究竟應該從事什么工作,站在職場的岔路口上,卻找不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參加絕對挑戰只是我數次嘗試中的一次罷了。
其實,參加絕對挑戰應聘培訓師并不是我的本意,沒有培訓經驗又沒有HR經驗的我想在強手如林的對手中勝出談何容易,這次參賽只是我對自己定位數次嘗試中的一次而已。
幾個月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拉我到中央電視臺絕對挑戰節目做觀眾,這種新穎招聘的形式一下就吸引了好熱鬧的我。于是便把簡歷交給了朋友,讓她幫我留意有沒有金融方面的職位,一天正在休息突然接到她的電話,“喂,趕緊來,有LG公司招聘是金融的很適合你,快來!”撂下電話沒多想就到了招聘現場,已經有十幾個人在等候了,一打聽才知道LG公司招的不是金融職位而是培訓師,來應聘的大部分是清華和北大的MBA,趕緊撥了個電話給這糊涂蟲:“喂,明明不是金融職位,是招培訓師啊。”“啊?是嗎?不好意思?那我搞錯了?要不你也試試?”我想當然要試試了,反正N次的面試經歷,讓我已經千錘百煉了。
拍攝當天,當問到什么事情不能在辦公室做時,兩位MBA說出一個個很職業的解釋,“不能在辦公室里上網聊天”、“不能和領導吵架”,我卻說出了一個個搞笑的回答“不能剃禿子”、“不能打KISS”、“不能站在辦公桌上”,而我雖然以幽默風趣的回答贏得了在場觀眾的好感,但卻沒有得到公司的青睞,此次公司和專家沒有選擇我的理由是不夠職業,這與我的預想不謀而合。最后雖然獲得了一萬元的意外之喜,但我又一次與工作失之交臂,惟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面試后LG公司的人才資源總監樸先生拉住我,說我更適合做市場,如果以后公司有市場的職位一定會找到我。天,我真的適合做市場嗎?從畢業時漫無目的的掃樓找工作到留學回來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我到底適合做什么?心中只有問號。
回想起自己職業發展之路就像只沒頭的蒼蠅撞來撞去,在金融專業最火的時候有幸考上了這個大熱門,但畢業時卻發現自己并不太喜歡這個行業,所以選擇了掃商務樓的方法找尋工作,想法是哪兒要我去哪兒,于是便揣著簡歷、背著水和面包開始了漫無目的的求職之路,最后一家與自己專業毫無關系的公司錄用了我,而錄用原因是勇氣可嘉。
兩個月后,希望找到定位的我又回歸本行業在一家著名的投資咨詢公司做助理,后因發現公司違規操作而趕緊辭職,在繼續積攢工作經驗還是深造的選擇上,我又跟了當時的出國留學風。在法國的兩年是快樂而短暫的,我取得了國際商務(市場營銷方向)的碩士學位,在回國前的一次聚會上,我滿懷信心地向同伴宣布:“我們回國后一定能找到理想工作,也許可以進入跨國企業或世界五百強企業,月薪萬元呢!”“別做夢了,想什么呢!”“你以為當了海歸就能找到好工作嗎?”雖然被同學嘲笑了一番但我仍然滿懷信心地回國了。
回國后的求職之路卻讓我越來越沒自信了,求職大公司總是簡歷發出去就石沉大海,而小公司又怕我干不長就跳槽,一次面試讓我記憶猶新,當時我自我感覺很不錯,好像這個職位已經在向我招手了,對方人事經理卻突然問我:“你覺得你能在我們公司做多久?”我先是一蒙,然后想了想說要看工作情況而定吧,對方很客氣地說道:“您的能力我們非常認可,但我們希望招聘一位長期員工,對于您是否能在我們這樣的小廟踏踏實實的工作下來,我們沒有足夠的信心,所以還是請您另謀高就吧。”這句話讓我有點找不到北,難道我到國外留學是錯誤的決定?而這種經歷以后又發生過兩次,我當時真有種沖動把簡歷上留洋經歷劃去,從此不再告訴別人我留過學。
而我真的適合做市場嗎?隨后我便留意了市場工作,但發現了一個致命問題,我沒有工作經歷沒有客戶群,現在招聘我這個年齡的市場工作人員至少需要3年的工作經歷。“你有市場工作經歷嗎?”“沒有。”“你在行業有熟人和老客戶嗎? ”“沒有。”“你有什么呢?”“我有金融工作經驗和留學經歷,另外我的性格很適合做市場。”“對不起,小姐您的經歷并不能證明您能成為一位出色的市場專員,而外向性格的人有很多,也許我們可以選擇更有潛力更年輕的。”
做金融資歷不夠,自認為資質也差些,大家都說我適合做市場,但用人單位又嫌棄我沒有工作經驗,海歸經歷反而成了負擔,我到底應該干點啥呢?
專家點評:
國內著名的職業規劃和測評機構白玲工作室的首席顧問白玲女人認為,吳女士雖然為觀眾所喜愛,但最后沒有獲得職位是很正常的,因為觀眾選擇獲勝者會選擇最強和他們最喜歡的人,而用人單位則會選擇最適合工作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劣,鋒芒畢露并不見得吸引用人單位,而吳女士在應聘中充分表現了活力,欠缺成熟穩重和職業感,而用人單位招聘的培訓主管需要有很強的職業感,在有活力的同時還要沉穩老練,所以吳女士的落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北京普爾摩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高級人力資源顧問郭蓬紅認為,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波峰和波谷,
吳女士在金融方面有不錯的基礎,如果就此放棄有些可惜,如果不是非常反感金融業應該還是在這一行找尋機會,建議可先從低層職位做起,等行業情勢有所回轉再尋覓升遷機會,千萬不能再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到各個行業中都嘗試一下,應該與職業顧問好好的談一談,明確一下自己努力的方向。
郭蓬紅介紹,吳女士在找工作時有兩處硬傷,一是為找工作而找,求職動機不明確,不是為了找尋自己的事業而找工作,這與吳女士一直確定不了自己的位置有關,而大公司往往在能力和技能之上更看重,求職者進入公司的動機,不能把工作當成事業的人往往會被拒之門外。二是沒有對工作進行判斷就盲目上崗,吳女士有過些小公司從業經歷,大都不順利是因為在決定前沒有對公司和職位進行全面的判斷,就盲目地上班,導致工作不順利工作時間不長就跳槽,而過多的轉換工作經歷使得大公司認為吳女士并不能在一個職位上從事很長時間,也影響了其求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