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那么短,一眼一眼總是望不到家;回家的路,那么長,一腳一腳就到家了。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回家的經典散文,供大家欣賞。
有關回家的經典散文:回家的路
回到家里的感覺真的好好,烤著爐火,吃著母親做的飯菜,看著親切的家人,喝著家鄉的冰水,心里暖暖的,滿是幸福的味道,所以我要拼了命地往家里跑。
接近年關,農村的風俗,外出的游子都要回家過年的,按照計劃啟程回家了,由于錯過了直達家的班車,我不得不選擇乘坐鄰鎮的班車,由于途中耽誤,到站的時間也晚點。鄰鎮離家十四公里,車程半小時,步行卻要三個小時。
下車后,我別無選擇,必須回家。偏遠的大山里,天很冷,我不想坐摩托車帶著寒風回家,想坐個小巴車帶溫暖回家。已經到午后六點了,冬至剛過,不足半小時天就會黑。我毫無猶豫地一邊走著一邊尋找載我回家的車。
回家的路,那么短,一眼一眼總是望不到家;回家的路,那么長,一腳一腳就到家了。我想著回家的種種情形,大步大步地走著,像一個旅行者,背著背包,自由瀟灑、個性潮流;也像一個流落詩人,東張西望,不時默美山水,不時會心一笑。
道路兩旁熟悉的山,在冬日黃昏后朦朧得越顯空寂,河溝里仍像往常一樣,是叮咚流淌的河水,只是這水的聲音有些寒冷,少了夏日的嘻戲,彎曲的柏油路上,行人有我,時而有摩托車呼嘯而過,一開始我還個照臉,漸漸我就視若無睹,專注道路兩旁熟悉的風景并堅定地走著,有路人問話,我像個聾子,裝著聽不見。
已經走了整整一個小時多,仍沒有出現我要乘坐的小巴車,但我也能夠理解,因為我家在山里,那里沒有農業生產基地,沒有林場,沒有工礦企業,沒有革命紀念地,沒有城市娛樂,有的是滿眼的翠林青山,滿口的清新空氣,滿耳的鳥語嘰喳,滿腳的泥土風塵。接近黑夜,冷風肆意不停,車主回家休憩也是可以想象的,只是我的僥幸沒能如期變成幸運,我繼續走著。
一個人,一個包,一份心情,一段路程,走著。走在熟悉的道路上,我想起三年前的一次也是這個時候,我也是走路回家,但是回家的迫切感沒有現在這么強烈,因為這是我三年沒有回家過年后的第一次趕路回家過年,盡管那次我也是鼓著勇氣筋疲力盡回到家,但現在看來也覺得平常。三年過后,走在同樣的路上,心情是迫切的、舒暢的、美好的,沒有覺得這段路程的艱難,沒有覺得身體疲憊。我堅信家就在前面,父母正亮著燈等著我,盡管有冬日夜里寒冷的風在我耳邊呼嘯,在臉上拍打,我還是堅信地走著。
道路兩旁的房屋已經亮起了燈,河水仍不停歌唱,雄偉山川的輪廓逐漸模糊,道路也剩下了模糊的彎曲,我也被淹沒在黑暗中。黑的味道是苦的,家的味道是甜的,兩種味道在一起是有力量的,一種對家溫暖的向往的堅持不懈的力量。遠處的一簇簇光亮,昏暗模糊,卻是那么親切溫暖。
黑暗壓倒了一切,在黑暗里,我的希望就是家里溫暖的燈,那盞燈照亮了我回家的路,照亮了我的一生,永遠溫暖,永遠發亮,永不熄滅。
天完全黑下來了,在模糊的視線下我發現了里程碑,我已經走了八公里了,走過了一半多的路程,小巴車的沒有出現,我沒有覺得艱難,相反我感覺我渾身力量。也罷!我就一步一步用我最虔誠的腳步走回家,我拿出耳機,聽起新下載的音樂,與黑暗、喧囂完全隔離,仍憑摩托車如何呼叫,更或者小轎車得瑟,我都向著家的方向,穩健地走著。我想我是一名虔誠的游子,把對家的敬重相思變成了自身的修行。這時的我和世界一樣,是黑的,有東西打在臉上,也不知道是雪米還是雨滴。
小巴車真的來了,我沒有感覺到興奮,我行走的影子被拉得很長,雖然孤獨但不寂寞,我沒有伸出手去攔車,車也沒有停下,呼嘯而過,漸漸消失在黑暗里。我仍在黑暗里追尋著家的燈步行著,手機微弱的光就是我的能量,我重復著單調的步子,動感的音樂配合著我的步子,就像在舞臺上,仍由我舞動,我感覺到黑暗里有無數的叫好聲,有母親的、有父親的、有妹妹的、有弟弟的,這種感覺僅有我有,此時,我由我自己,全世界屬于我。
隨著我的步法的變換和時間的流轉,離家的距離越來越了近,道路兩旁的山越來越高,溝越來越深,黑暗的威懾力也越來越強。走在空寂黑暗的山溝里,時有瞬間的害怕,也想起關于自己固執的事,為了堅守自己的觀點不少受苦,就像今天一樣不坐摩托,堅定摸黑走路回家。我常常告訴自己要堅強地活著,做勇敢的人。
走完公路,還要走一段山路才到家。離家越近越想早點到家,山路已經被黑暗籠罩得看不見路的模樣,況且路面開始滑了,我的身體也在透支,腳酸腿痛,口干舌燥。估著家的方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一不注意,就掉進路邊水坑里,可是又怎能阻擋我回家的腳步呢?
已經是晚上九點,即使天黑夜冷、山陡路滑,我還是不停地不停地走著,一秒也沒有耽誤。摸著石頭,扶著冬草,踩著黃泥,摔著跤,帶著疲憊,我終于看見了家里發出的光,那是我長久思念的光啊。喜悅的心情變為激動的淚水,掛滿臉龐。“我的家,我回來了!”
家里的狗遠遠地就開始叫,家人知道是我回來了,早到門口迎接著我了。進屋,母親為我端上精心準備的我久違的飯菜……
回到家里的感覺真的好好。
有關回家的經典散文:回家的路
20多年前,我在縣城讀書。每到周末休息,我都會騎上那輛陪伴我多年的“泰山”牌大輪自行車回家,風雨無阻。那是一輛老式自行車,破舊不堪,除了鈴鐺不響外,其它各處都響,更讓人頭疼的是經常掉鏈子,騎起來非常吃力。盡管縣城離我家也就40多里路,但是我回一次家卻要花費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遇到雨雪天氣,所用時間更長。當時從縣城到我家全部通了柏油路,但路面被大車軋的坑坑洼洼,尤其是遇上雨天,路面頓時變成了大大小小的“積水潭”,濺濕鞋褲是小事,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再加上馬路彎彎曲曲,岔道口很多,沒有路燈,如果趕到晚上,迷路的事情也曾發生過。
記得有一次,天空中飄著小雨,我剛剛出縣城,天就黑了,但歸心似箭的我沒有半點猶豫,依然冒雨前行。兩個小時后,大約在離我家4、5里路的地方有一處三岔口,我迷路了。結果,我又摸索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到家。當看到跌跌撞撞、猶如“落湯雞”的我,母親心疼地直抹眼淚,一個勁地說:“傻孩子,以后趕上下雨天就別回家了,需要錢或者什么東西,讓你爸給你送去。”其實,有時我并不需要什么東西,就是想家,總感覺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催促著我回家,哪怕呆上幾個小時我就很知足了。看看熟悉的老屋,在那張睡了十幾年的木床上躺躺,吃上母親親手為我做的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聽媽媽講講最近發生在村里的奇聞趣事,聽奶奶嘮叨以前那些陳谷子爛芝麻的事,跟母親拉拉學校的事情,那真是一件十分溫馨、幸福的事情。
父母是家的根基,只要父母在,家就在。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我停靠的港灣,更是我心靈棲息的家園。在那里,父母為我遮風擋雨,不管遇到再大的苦難,我都能坦然面對,我都能看到希望之光。
而如今,我在市里“安家落戶”,雖然離家70多里路,但交通更便利了,公交幾乎通到家門口,只需50多分鐘就到家了。回家方便了,可我回家的次數卻越來越少了。剛剛參加工作時,我幾乎每個月就回家兩三次,可是后來結婚尤其是有了孩子后每個月回家一次就不錯了,現在每年回家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我的理由似乎冠冕堂皇:要么單位忙,實在是脫不開身;要么陪著孩子轉轉或者送孩子上輔導班,沒有空;要么不好意思拒絕同事或者朋友事先約好的飯局,身不由己。不知,從何時開始,回家竟然成了一種奢侈。每次我滿懷愧疚地向母親說這次有事又不能回家時,母親總是淡淡地說:“孩子,我知道你忙,就別回來了,我很好,不要掛念我。”每當這時,我的心里五味雜陳。我好像看到了母親失望的眼神,我仿佛聽到了母親的嘆息聲。有哪個母親不希望見到自己的孩子。或許母親更希望我像當年一樣受到委屈,遇到一點難事就往家里跑。
其實,人世間最遠的不是空間的距離,而是心與心的距離。趁父母還健在,帶上孝心常回家看看吧!給父母買件衣服,給父母捎上點心,陪父母說說話……孝心無大小,貴在堅持。小愛攢多了就是大愛。千萬不要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愧疚和遺憾伴隨著我們。
有關回家的經典散文:回家
作者:思路
今天早上決定做一件事,所以在去學習的路上感覺腳步特別輕松,早晨的寒意也變成了夏日的清涼。到了目的地給老師說過,老師同意了我的請求,興奮之余感覺時間過得好慢。在一片挽留和祝福聲中我畢業了,我可以和剛團聚又分開的家人時隔半月又團聚了。
上午草草完成最后一課我就迫不及待地收拾東西,急沖沖告別各位同仁回到住處馬上收拾行李準備往家趕。東西收拾好了,可是由于精神放松,每天四五點起床的困意一下全部襲來,我想反正今天就要回家了,也不差這一會兒,于是我躺在床上想好好睡一覺好精神飽滿地出現在家人面前。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就是睡不著,躺不到十幾分鐘睡意被說不出的情感趕得無影無蹤,還是起床吧。唉,看看已到下午兩點了才想起自己午飯還沒吃,急沖沖到外面買了兩個燒餅三下五除二解決掉提著東西準備出發,呵,長長出口氣,好輕松。沒想到小姨子回家,她要我送外甥女去繪畫補習班,看看時間還早,我就爽快的答應了。很奇怪,以前四十分鐘一個來回,今天不到三十分鐘完成。回到小姨子家提著東西就往車站趕,背著抱著胳臂上還挎著給家人買的東西看著來往的車輛,這時也顧不得往日的形象,只想回家的班車早點到來。終于盼星星盼月亮把班車盼來了,看一下時間怎么在車站才等了兩分鐘,是不是手機上的時間出毛病了,不管了,上車再說。在車上跌跌撞撞走到最后一個座位坐下,把東西一包包摞在腿上,然后仰起頭透過禮物的縫隙看司機的一舉一動。車子發動了,一塊石頭落了地。
坐在車上閑著沒事,我一件件梳理給家人買的禮物,我突然想起我的東西落在小姨子家里了,唉,怎么偏偏忘記自己的東西,好在過幾天還要過來,下次再帶回去吧。車子剛走沒多遠老婆就打電話詢問是否快到家,兩個孩子也在追問,我只好給他們一一解釋,讓他們安心等待。
經過一個小時的顛簸終于到家了,孩子們歡呼雀躍,老婆急急進廚房做飯,感覺現在不是寒冬,就像陽春三月。吃完香甜的晚飯,孩子們各拿自己的衣服走來跑去,老婆則是洗洗涮涮。一年多在親戚家居住,雖然溫暖非常,竟然不及草堂拙妻幼子老父母叫人急于想見。雖然今天太晚不能看望老父親,明天要回老家前去請安,母親不在家,老祖母如果知道我回家了定會拉著我的手問東問西,然后就前三皇后五帝的說一些陳年往事,雖然有些已聽多次,但還是百聽不厭。
到家了,時間有過的飛快,還沒好好享受已到半夜三更,關燈睡覺了。
有關回家的經典散文:回家
作者:民謠詩人
下班回家看街道布滿新年的裝飾才知道快過年了,中午接到了奶奶打來的電話,問候了我一下叫我注意身體,在掛電話的時候奶奶問了一句你什么時候回來,馬上就要過年了,掛掉電話才知道自己都有好幾個月沒有回家了。
中午在汽車站吃了一個簡餐踏上了回家的路,在路上一直聽著一首歌,看著窗外的景色,車在高速路上飛馳的行駛著,偶爾聽到“你以超速”我想司機也想早點下班回家吧,到了我們小縣城我聯系了我兒時的伙伴,我們約定在小鎮上見面聊聊,畢竟我們都有幾年的時間沒有見面,對于面孔都模糊了。傍晚我到了小鎮和兒時的伙伴小聚了一下,發現聊得內容不是交女朋友就是工作,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到了談論家長里短的年紀了,誰都不愿意長大,可是歲月會推著你,我從來不知道這一天離我這樣近,只是很多時候發現自己的腦袋里住著一個小孩,而這個小孩好像在跟自己說,我還沒長大呢。人們會說,幸福得像個小孩,原來幸福還有個替代的詞;小孩。如果人知足點、要的東西少些,就會像小孩一樣幸福吧。
飯后他開車送我回家,在路上我們依然聊著工作和戀愛,他把最近家里的情況都給我說了,家里幫他安排了對象,但我總覺得太早,可能我是我喜歡晚點結婚的原因吧,我們一路上聊的很歡,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我們小村莊,小村莊變了樣以前我們村大部分農民都是務農維持生活,可是現在政府有了新的政策,讓我們全村搞上了旅游。以前的土路變了泊油路。鄉里鄉親的也慢慢的變的富有起來,家家戶戶門口都停了一輛屬于自己的小車。
到了家里我奶奶在門口等著我。奶奶幫我拿著行李,晚上和奶奶聊了很多的家常,奶奶也時不時問我在重慶的生活,偶爾問我有沒有女朋友,我記得以前我在鎮上上學的時候奶奶就問成績,時光一走幾年現在問的就是工作和女朋友。奶奶給我鋪好了床,我和弟弟就玩著游戲,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快要20歲的小孩子,可能還要比我弟弟小。弟弟今年8歲了,整天頑皮惹事,時不時還讓奶奶到處找人,看到弟弟現在,就想到了以前小時候的我,我小時候也是很頑皮,經常還把爸媽急哭,可是那個時候奶奶是最心疼我的,不會讓爸媽打我罵我,奶奶始終都是我守護者,轉眼十多年過去了,奶奶頭發中有白發的侵染。
在家里呆了短暫的時間,我又要去重慶上班了,想到馬上放假回家心里滿滿的開心,走時奶奶沒有送我,自己一個走在鄉村路上,但我家里的大黃一直送我到鎮上,大黃一直走在我的背后時不時停下來看著我,我叫它回去,可是它在原地停一會然后有悄悄的跟著我后面,看到前面草叢有響動它就立馬跑在前面。
大黃不是我們家的狗,我也這次回家發現了大黃,奶奶告訴我大黃是我們家母狗生的,后來奶奶把它送人,沒有想到它的母親在今年去世的時候它自己又回來了,然后它就一直看守我們整個大院。奶奶說狗很通人性,而且奶奶平時出門時大黃都在家里的大門口睡著,聽到有異響馬上就站起來。大黃把我送到了鎮上,我摸著大黃的頭叫它回去,可是大黃還是不走,自己安靜的站在路邊看著我。
到縣城的客運車來了,我上了車,看著大黃還沒有走時不時還擔心會不會有人吃狗肉的把它抓走,可是汽車行駛到了我們村口時,我發現大黃慢慢朝著家的方向跑去,晚上我給奶奶打電話的時候問到大黃,奶奶說大黃在樓下睡著呢,掛電話的時候我還聽到了大黃的叫聲。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