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牽引著穿行生命的雨季漫步灰色人生的,牽引的不是我的凡胎肉身,而是我曾經無根漫游的靈魂。
打小就喜愛蒼頡老祖宗創造出的方塊漢字還有方塊漢字組合成的文章,真正撩撥起心中的幻想懷揣著鼓漲的老大老大的膽子想寫一部用漢文字組合成的書時,是在讀過《第二次握手》三遍以后。那個多雨的季節我剛好讀初二,常常把書隱匿到書桌洞里或者課本前面愛不釋手反反復復而又偷偷摸摸地讀著。然而我制造的秘密并沒有永遠瞞住老師,終于有一天,秘密被老師發現并當場沒收了那本書。不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公然在課堂上讀小說對老師帶有蔑視之嫌的后果是站著聽完了老師的大半節課。
對《第二次握手》的摯愛牽引我去想往有朝一日寫一本屬于自己的書,這樣的想法誕生在《第二次握手》被老師沒收、罰站的課堂上,誕生在青春年少、身心嬌嫩的日子里,幻想豐富著內心的精神世界。
我屬于無志而又常常喜歡立志類型的人,有了那樣的幻想所有的日子便都在那樣的幻想和為實現幻想時不時的努力中徜徉過來。告別依戀的校園,告別變幻不定的孩子夢,告別生養我的故園,告別那些深愛著我而我也同樣深愛著他們而今摯愛不滅的親人、朋友,揭開溫情脈脈的人生面紗,心與靈魂在苦難中流浪飄泊,陽光和灰色共存,雨期與霜期相生,生活曲里拐彎,九曲回蕩,所有這樣和那樣的日子里那個年少時的幻想一直鮮亮亮地活在我心里。沒有萎縮也沒法長大,倔強地牽引我去不停地試著努力。幻想和努力在無法長大的日子里拉著我的生命向前滾動了十年,十年人生煙雨,十年世事滄桑,經歷著、淡忘著、開拓著,世事不知變化了多少,而心中除了生命唯有年少時那份幻想不滅。
十年后,為了那份幻想,為了高揚生命和青春的旗幟,我試著在十年荒蕪的斷層上對接知識,逆境囚禁我的肉體、青春、自由,但它不囚禁我的思想、幻想、理想。關閉那扇為人進出的自由之門時向我敞開了一扇任我行的知識之門。命運牽引我走進一別十年的課堂,桌椅依舊,氛圍迥然,同學同桌已非風華正茂。找到那份流失的渴望卻再也找不到那種流失的感覺與心境,那份把小說藏到書桌洞里和課本前偷偷品味如癡如醉的天性童趣恰如一泓春水早已隨時間的長河付之東流了。
幻想依然,為了幻想的船票登上現實的客船,我開始了跨越十年荒蕪斷層后的艱難拔涉,引力來自我的幻想,壓力來自我生存的環境,信念來自我的生活和那些給了我好好生活的勇氣的朋友、師長們。所有這一切托起我的生命、我的幻想去追逐遠走的時光,留一行歪歪扭扭然而始終向前的腳印。難圓的鉛字夢在我別了教室十年再度走進教室的日子里終于圓了那份夢境。生命與青春的囚禁,我的思想更加渴望自由的放飛,伴著瑩瑩華光,明月孤燈,細雨飛雪,噪熱寒冷,我在想象的空間里自愛,在自愛中培植自信漸而自強,消滅自卑。夢境得圓,在我幾乎屬于死神的生命里恰如春風化雨裁出二月細葉,心扉掛滿萬條綠色絲絳,盡管那剛圓的夢離十年前的幻想依然相距遙遠,然而心正在走過冬天。
重新做人是否昭示著此前已淪為魔鬼這樣的內涵?在我思索著試探著去重新做人的日子里便十分理智地思考著這樣的命題。一個有罪的人是否已從標準意義上的人淪為非標準意義下的魔鬼?對于被害者和被害者的親人來說也許是的。魔鬼這樣的懸念和為了實現重新做人的目地,灰色的雨季里我一路風雨兼程,在那些諄諄囑告我重新做人和為了我重新做人而極盡呵護、教育的靈魂牽引者面前,我盡一切努力實現重新做人的渴望。為這樣的渴望,我放棄了痛苦的時間讓懺悔去湮滅我的痛苦。讓思想透過筆尖在稿紙上演繹,搭起重新做人的階梯,讓靈魂和作品對話。那些牽引著我的靈魂在重新做人的路上給我動力、源泉的靈魂拯救者們,幫我加固每一節重新做人的路上必須跨越的階梯,使我平安穩健地前行。
※本文作者:mengyingmeng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