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長在農(nóng)村,卻常年漂泊在城市里,在不同的城市做著相同的體力勞動,每年只有在春節(jié)時回家呆上十幾天就又返回城市里打工。在城市里我和妻子為了節(jié)儉些錢,每日吃的都是價格便宜的快餐食品。每次回家母親都回為我們做手搟面,那濃濃的香味里蘸滿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關(guān)愛,讓我百吃不厭。
去年春節(jié)時和妻子一起回家,一進家門我就吵著要吃手搟面。母親笑著說:“好!好!你們坐一會,我這就去做。”說著母親走進了廚房。我和妻子在客廳里邊看電視邊聊天。一路上走的口渴,拿起暖壺卻沒有水了,我去廚房倒水時,不經(jīng)意的一瞥,母親站在案板前每往后拉一次搟面杖都要只起身子,騰出一只手捶捶腰。望著母親那花白的頭發(fā),我忽然發(fā)現(xiàn)母親蒼老了許多。我默默的回到客廳,妻子見我臉色不好看,問我怎么了。我說:“媽老了,做碗面要費很大的力氣,她知道我喜歡吃手搟面,不管多累也會做給我吃的,咱們在家這十幾天里媽不知有多勞累呀!”
妻子的眼圈紅了,片刻后她說:“不如這樣吧,一會兒媽做好面后咱們就說不好吃,以后媽就不做了。”我點了點頭。
半個小時后,母親顫巍巍的端著兩碗面出來。那久違的香味讓我真想馬上拿起筷子品嘗,但我努力克制住自己,慢慢的吃了幾口后我和妻子都放下了筷子。母親驚訝望著我說:“你最喜歡吃媽做的手搟面,今天怎么不吃了?”我說:“味道還可以,只是面條太軟,不筋道,不如用機器軋的好吃。”母親非常失望的搖了搖頭。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到縣城的五金店買回一臺小型手搖式軋面機。妻子幫著母親軋面條,母親說這機器軋面條比手搟要輕快多了。
當(dāng)母親端著做好的面條讓我品嘗時,我說真香,這面條筋道,有嚼頭,真好吃。母親臉上掛滿了笑容。其實,機器軋出的面條遠沒有手搟面的味道好,但我不忍心在看到母親吃力搟面的樣子,從那天起我不在吃媽媽的手搟面。
※本文作者:趙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