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些人對搞文字很羨慕,甚至很崇拜,但他們卻不知道寫文章的人的苦處,體驗不道組合文字的差事實在是不招人干的活兒。特別是幾個材料排上號的時候,會讓你茶不思、飯不想,不吃不睡也要把這些材料趕寫出來,然后找個地方睡上一天。有時候就想,這腦力勞動的活兒不知要損害我多少腦細胞,不知要減少我?guī)啄陦勖亍O胂脒@些,讓我很懷念當初在工廠工作時的生活。
三人行必有我?guī)?br>
從走出校門到步入工廠,覺得老師傅們個個都技藝高超,個個能獨擋一面,當然也是個個讓我尊敬、讓我羨慕不已。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T诠S這個靠技術生存,靠技術吃飯的地方,沒有點絕活是混不下去的。因此,在這里不能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褪请S便找出一個人,都能給我這樣剛進廠的門外漢當師傅。在我的眼里,每個人都是師傅,每個人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努力的方向。
在車間里干跑腿學舌的活兒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對工廠的環(huán)境、車間的工作性質大體上有所了解后,車間主任為我們新工人確立了一帶一的師徒關系。
這樣的師傅才是工作上真正的師傅,這個師傅不同于其它形式的那種尊稱的王師傅、李師傅,這種確定了師徒關系的師傅在稱謂上也不同于其它人。比如說,我的師傅姓于,別人都尊稱他為于師傅,我卻不可以,我只能稱之為師傅。至于為什么這樣稱呼,我想可能是為了體現一種親近的關系而免稱其姓吧。后來我考慮,師傅的稱謂可以等同于叔叔、姑姑等關系比較親近的人。我的叔叔別人可以稱為張叔叔,我卻不能像別人一樣稱其為張叔叔,而只能稱之為叔叔。大概師傅的稱謂也是如此吧。
師傅很有師傅的樣兒。剛剛來工廠那幾天,無論是王師傅還是李師傅,都把我們當作孩子,當作陌生的外人。說話嘮嗑多是詢問我們的一些情況;工作時也是把我們當作“小答應”,讓我們拿這個、取這個,干點零智商的活兒,從沒有接觸實際工作上的技術問題。師徒如父子。師徒關系一旦確立,則是永遠的、終生的,就像父子關系一樣不會改變。師傅在這一點上做的特別好,他不僅在技術上引導我、傳授我,給我找一些書籍圖紙之類的資料,還在衣食住行上幫助我。記憶最深的就是多次幫我修自行車,無論是補胎、換件,師傅總是不厭其煩。當初上班的工廠距離我的家不算近,騎自行車還需半小時的時間,因此,自行車是大多數人的重要交通工具。雖說那時也有摩托車,但擁有摩托車的人還是微乎其微的少。
那個年代作為一個電工或修理工是很神氣的,有人上下班都把鉗子、搬手等掛在屁股后面,在人前耀武揚威的神氣。我剛剛掛上工具的時候,也覺得很神氣,但用起來卻覺得很生分,不是擰錯了方向,就是磕壞了手。師傅幾乎是手把手的教我怎么用工具,怎么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
我在師傅身上學到了許多好的技術和作風,但同時也學來了他身上的一些惡習。
師傅抽煙喝酒,我在沒學好技術之前,卻先學會了抽煙喝酒;師傅的手很巧,我也跟著師傅學會了修自行車,配鑰匙等;師傅待人熱情,我也經常幫助別人干一些自己工作以外的事。
當然,除了在師傅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以外,還在劉師傅、王師傅、高師傅等等身邊許多的老師傅身上學到了工作態(tài)度、學習上進和做人誠懇等做人之道。
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N铱疵恳粋人身上都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閃光點。
工人偉大勞動光榮
與我相比,在年齡上師傅屬于隔代人。那代人有那代人的誠信、樸實和勤勞。談論起那代人,我說他們很傳統(tǒng)。
師傅那代人不同于我們的最大區(qū)別就是,我們把工作第一喊在嘴上,師傅們把工作第一落實在行動上。師傅那代人認為,出來干工作干的是工作,為的是工作,必然一切都要為了工作,個人有事,哪怕事情再大,也要為工作讓路。而不像我們,表決心的時候說什么工作第一,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當真的自己的事和工作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就會言行不一致,就會拋棄工作,明顯的顯現出皮包下面的“小”字來。
※本文作者:紫氣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