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四周歲,閨名宵宵。在陪她成長的過程中,女兒身上所發出的特有魅力,讓我覺得回味無窮、煩憂參半┅┅
女兒的語言是一首詩。
兩周歲時,當她發現她奶奶的假牙放在容器里清潔時,她大呼:“媽媽,快看,奶奶的牙在水里游泳哩!”
三周歲時,媽仔細地觀察爺爺花白的胡子,發出感慨:“爺爺,你的胡子有黑的、白的,怎么就沒有紅的,如果你能長出幾根紅胡子,一定非常漂亮!”既而她又興奮地瞧著奶奶的臉,又是一番見解:“奶奶你的臉上怎么有這么多的線,一笑起來就像一朵菊花,蠻好看的,怎么我們就沒有呢?”
四周歲時,因為我無法忍受老公的懶散,終于在家庭大清掃時,和他開戰起來,我罵他一句:“臭老鼠臭氣熏天!”他回我一句:“丑小鵝,不堪入目!”正在我們唇槍舌劍,大肆攻擊之時,小女憤然扔下畫筆,大聲說:“誰說媽媽丑,媽媽有個好聽的名字,小鵝多美啊,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撥,你懂不懂呀;哪像你,下水道里爬出來的!”于是老公扶起要跌落的眼鏡,瞠目結舌,我是一陣瘋狂大笑,我的女兒是語言的天才!
今天,我身著一個帶有卡通小豬的圍裙在家里干活,我女兒圍著我轉了一圈,冒出一句:“媽媽,小豬真懶!”
“why?”我莫名其妙。
“因為你一直在忙,可它卻在你身上睡大覺,你說它懶不懶?”
“噢!”我恍然大悟。
女兒的言行是一首歌。
小小的女兒盡管在家里隨性十足,在幼兒園里卻是公認的乖乖女,我的朋友都罵我把女兒培養得和我一樣沒個性,小綿羊一個。
她能把自己所喜歡的學習用品、玩具帶到班級,回到家卻一無所有,問她,卻說:“好東西應該和好朋友共享!”她能被別的頑皮小男生欺負得遍體鱗傷,躲在角落里哭泣,卻從不對老師反應支言片語,問她卻說:“媽媽,那個小朋友沒有爸爸,他很可憐的!”她陪我看生活劇時,面對煽情的鏡頭,我淚水沒下來,她卻手咬著大拇指,啪噠啪噠,淚如泉涌。有這樣一個女兒,讓我歡喜讓我憂,喜的是她有一顆善良、易感的心;憂的是可愛的女兒,你能適應將來這紛繁復雜的社會嗎?
就這樣,慢慢地陪著她走。我不想過多的“參與”,只想讓她自由發展,我不逼她學鋼琴,我不勸她拉二胡,我也不哄她彈古箏,我只單純地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大力支持我女兒去畫畫,只是因為她喜歡。我不在乎家里潔白的墻上有她的涂鴉,我也不介意粉紅的床單上有她的杰作,我不想因為我的簡單干涉而控制她的唯一樂趣。我只希望我可愛的小棉襖快快樂樂地成長,有一個美麗、溫馨、充滿回憶的童年。
※本文作者:緋衣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