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然,我們要做一輩子的知己。景致在電話那邊對我說。
我安心地點頭,深深地笑了。
——題記
(一)
我表面上是個隨意開朗的人,和誰都能愉快相處。其實,對于朋友,總是有著苛刻的限定。朋友要知心,要能深交,要心性相通。
你哪里是在找朋友,分明是找知己嘛。聽完我的敘述,景致笑道。
是啊,人生得一知己足以,而你我,真的可以知足了。我看了他一眼,答道。
彼時,我們坐在公園的涼亭下,風微涼,我的頭發在風中輕舞,像兩只翩飛的蝴蝶。
(二)
總會在qq上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他們讓我加他們為好友,添加信息總是那么一句:你好。而景致,也不例外。
大體看一眼,沒感覺的,往往都是不去搭理,網絡上,總比現實中多了分自由和瀟灑。
可景致那句簽名寫的好。焊∩艏恼l非夢,到處能安既是家。于是聊了起來。
景致告訴我,這是他在成都錦里客棧看到的對聯,覺得好,就記了下來。
景致是當地很有名的一家報紙的記者,做文化報道,兩年來,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見到的人和事更是無數。云南、西藏、桂林,美食、美景、美人,文學、哲學、音樂,跟他聊天,有一種自由開闊的氛圍彌漫,qq的聊天模式就像放置在藍天下,一任思緒馳騁。我們相談甚歡。
就這樣,相識。
我常想,人和人之間究竟因了什么牽連才會相識呢,且一見如故。這應該就是佛家講的緣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靈魂相似,所以一遇見就能彼此認出和知曉。
(三)
因為景致,偏愛了他所在的那家報紙,常常買來看,第一時間就找他的文字。他的文風是少見的浩然大氣,樸質通靈,各地風俗,人文景象,在他筆下,別有韻致。可以感覺的到,在他心中,有天地,更有自己。
做了他的博客鏈接,他卻不常更新。因為總在外面采訪,隔幾天,寫下只言片語。
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這是他在一日的博客里寫下的句子。當時是深夜,我給雜志寫完稿子后隨手點開了他的博,看到這句話,心里悠悠地像是風吹皺了那一池春水。
而他會突然地,在我的博客里留很多話。我知道那肯定是他采訪回來,暫時閑下來了。
有一次他留言說,明然,你的名字真像你,明朗謐然。
明朗謐然,看到這四個字,我足足征了十秒鐘。這一直是我在內心里給自己做詮釋的四個字,他是如何知曉?
發短信給他,景致,我們的靈魂相似,你信嗎?
他的回答簡短快速,信。
就像熏衣草的香氣浸滿了臉頰,我笑得濃郁。
認識了景致,我仿佛認識了自己。那是有人懂得的安心。
(四)
第一次打電話給他,是因為忘記了鎖鍵盤,誤按了撥號鍵。接通了,景致在那邊喊了半天,我這里沒有反應。他又打了回來,看到他的名字在連通,我還在緊張,猶豫地接通了,劈頭就是急急的問話:剛才怎么了,怎么不說話,發生什么事了?
我才明白自己做了件犯暈的事。解釋清楚后,那邊語氣才緩和下來,開始心平氣和地說話。
我才開始注意聽他的聲音,儒雅、干凈。當時能想到的形容詞,只有這兩個了。
他用他儒雅又干凈的聲音說,周末請你喝茶吧。
好呀。我欣然答應。
就這樣,見了景致。
認定是要做朋友的,所以見面之前并不如網戀的人那樣的緊張和忐忑。服務員把我帶到茶社幽雅的房間里,他就坐在那里喝茶,白衣,咖啡色長褲,休閑鞋,見到我,他微笑著起身請我坐下,我看到他高高的個子,一副清朗自在的樣子。
我說,景致,你也是名如其人啊,坐在茶社里,你就是很入景的一個景致。
就笑了。那笑容就像宣紙上緩緩暈開的顏色,寧靜芬芳。
聊得有點倦了,景致拿起手機給我拍照。他不給我準備,就讓我自然地待著,他隨意抓拍。我也樂得不用擺姿勢,任他拍去,我在那里,看書,喝茶,花開自在。
他把手機拿給我,我大呼照片比本人好看。他指著一張我坐在沙發一角低頭看書的照片說,看,這張最有你的感覺。
※本文作者:艾艾一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