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車,你就會被眼前的一片水迷住,它近則澄明,遠則生光,走至湖邊,垂手可及之,聽導游講,這里若連降大雨,湖里的魚便竄到大馬路上游泳,可以想象,今日的開封,昔日的忭京,水資源是多么的豐富。千把年前,北宋王朝在這略加收拾,這里便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塞若江南,又集政治、經濟、文化與一身,其富庶,其繁華,其聲望,猶如現在的美國,是許多人明地里去不成,暗地里都想偷渡過去的地方。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經濟強國,一個以職業軍人為首腦組成的政府,年年招兵買馬,奉養了龐大的軍隊,但在對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戰中,沒有一次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在沒有取得最終勝利的情況下,又想維護邊界的和平,希望對手好歹退回去,怎么辦呢?只好拿錢來擺平,于是,在那個“鴿”派們一直略占上峰的時代里,“鷹”派們只好壯懷激烈、仰天長嘯了。
遠去了,鼓角爭鳴中的僵持。
遠去了,刀光劍影下的和約。
汴河悠悠。
今天,當我們走進清明上河園,踏上木結構的“虹橋”,怎能不回想這里曾經的商賈云集,曾經的娛樂繁華,曾經的世界一流。
清明上河園,讓我們重溫宋朝的好地方。
清明上河園,以張澤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制而成。園內以宋時雜耍、風土人情為主,(這一項主要有演員來承擔),兼顧店鋪數家。
先說雜耍,雜耍有口中吐火、長鞭裂紙等諸多。只是游客太多,我擠不到跟前,只能聽著別人的叫好聲站在外層干著急。
風土人情有:街頭賣唱、踩高蹺、王員外召女婿等。其中《王員外招女婿》是人人都看得清的節目,其小姐于銹樓之上,回廊之間,來回走動,欲拋又止,故作羞態,實弄玄虛。惹的眾多游客都希望繡球能砸到自己的頭上,即使是女的也絕不拒婚。
在這里逛不了一個鐘頭,你就能感覺到,這里的演員是這么的年輕,這么的多,表演的節目如此豐富,演出機率如此之高,天長日久,難保不出幾個星腕級的人物來。
店鋪有武大郎的炊餅,但沒有潘金蓮窗口之上棒著西門慶,“三碗不過崗”的酒旗迎風招展,還有眾多店小二,就是不見武松,也許他還沒來到……。也許這一切正在建設之中。
其間,最讓我百看不厭的是,這里的店鋪老板及各路演員俱穿宋服,我一向不喜宋服,總覺得過于窄小,不及漢服,寬寬蕩蕩,這可能是從電視中得來的印象,今日身臨其境,覺得他們穿上宋服是那么的得體,那么的好看,那么的叫人目不忍移,心想:電視畢竟是圖片,沒有把這種美給表現出來。同時,愈發襯托的我們現代人的服裝只凸顯了一個功能,那就是方便,方便干活,方便出行,方便坐車。僅此而已,至于美,則仿佛遁形了。
游園出來,已是中午。
開封的小吃早已名聞天下,但我們不知道哪一家是正宗的,只好揀吃客最多的一家走將進去。
老板娘正手忙腳亂。一會兒忘了給顧客放辣椒,一會兒忘了顧客點的吃食,好象她從沒招待過這么多人似的。更要命的是,一會兒她又懷疑自己忘了收某人的飯錢,而人已遠走。追上去吧?自己又不能確定對方真的沒付錢,萬一對方付了呢,自己討個沒趣不說,說不定還要引起一番爭吵。耽誤眼前的生意。不追吧,又覺得自己分明少收了一份錢。而有些顧客早等的不耐煩了,已催了數遍。畢竟是小店,老板娘身兼數職,還要想著那個好象沒付錢的。雖然食客眾多,可臉上始終高興不起來。
等了好久,我們要的一份上來了,看起來不錯,吃起來一般,份量明顯優于口感。
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肚圓之后,特別是女人最好做的事情,莫屬逛街了。我這次出來本不打算買東西的,可是,不知為什么,又買了一兜兒。確也說明,這的東西實在不賴。
※本文作者:sty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