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泉街( SPRING STREET)南下,就到了財政花園(TREASURY GARDENS ),正中有一座百花盛開的百花園,叫溫室花房(CONSERVATORY)。五彩繽紛的奇花異草爭奇斗艷,吸引了無數的游客一探桃花源。說是桃花源并不言過其實,小橋流水,茂林修竹,蜂飛蝶舞,使人留連忘返。緊接財政花園之東是一個占地更大的飛士來花園(FITZROY GARDEN),綠樹蔥蔥,鳥語花香,帶著濃厚的英國鄉村浪漫色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柯克小屋(CAPTAIN COOK'S COTTAGE )。
詹姆斯•庫克船長是英國卓越的航海家,1728年出生在英國北部約克郡的一個小村莊。從少年時代起,他對航海探險擁有濃厚的興趣,長大后參加了英國皇家海軍,實現了自己的夢想。1768年8月,他受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的委托,率領20名水手,駕駛著Endavour號的木制帆船,航行36000海里,首先到達了新西蘭。歸途中,又于1770年4月19日在悉尼登上了澳洲大陸。隨后沿著澳洲東海岸繼續向北航行到達澳洲大陸最北端的Cape York (現名Cook Town),將整個澳洲大陸的東海岸宣布為英國的領土,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NSW),后人遂將庫克船長譽為澳洲的建國元勛。1934年,在墨爾本建市100周年大慶之際,澳洲知名的實業家拉塞爾爵士出資800英鎊,將庫克船長在英國GREAT AYTON的故居買下,作為禮物送給墨爾本市民,從此,柯克小屋就永久落戶在芳草如茵的飛士來花園。庫克小屋其實是他父母的故居,建于1755年,現在故居的大門石梁上仍然刻著他的父親JAMES和他的母親GRACE的姓名中的第一個字母。故居并不大,卻是1755年建造的原物,原汁原味,實在也是夠稀奇的了。一間正屋二間斜披,典型的英國式建筑,樓上是他父母的臥室,樓下有一間是廚房和會客廳,還有一間是庫克船長每次航海歸來時在此居住的小臥室,四周花木扶竦。按照18世紀英格蘭北部的民居風格,小屋里面陳列著原有的或復制的家具。后花園也栽種著許多來自英國本土的花草,蔬菜和水果。
亞拉河是流經墨爾本的一條大河,她在城中蜿蜒地流過,又緩緩地向郊外延伸。亞拉河二岸是墨爾本的主要游覽區,林木蔥郁,花草繁茂,最引人注目的卻是位于河岸上的許多水池和爐灶。看著我們一臉困惑不解的樣子,導游細心地為我們講述了發生在這個福利國家的又一樁趣事:郊游是澳大利亞人休閑度假的一種常見方式,澳大利亞人有點象西晉時期的中國名士,興之所致,欣然成行。深山老林,大漠荒原,山谷峰巔,湖畔溪頭,都會留下了他們的車轍和足跡。每當春夏之際,亞拉河畔就熱鬧非凡,或垂釣,或游泳,或野炊,或聚飲,一副怡然自得、優哉游哉的樣子。為了方便市民在郊游時野炊,墨爾本市政府就在河邊鋪設了水管和煤氣管,修建了水池和爐灶,既方便了市民,又保障了安全和衛生,同時也造就了亞拉河邊令人贊嘆的獨特景觀。
企鵝島
下午,從墨爾本驅車去菲利普島,途中參觀附設于一家旅游商店的野生動物園。在一個放大了的蚯蚓腹腔模型通道里,參觀長達1米的巨型蚯蚓的整個培育過程。在商店的后園,還可以觀賞到鴕鳥、袋鼠和樹熊。據說象這樣飼養野生動物的商店在澳洲還有許多,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還定期派出動物飼養專家和醫生到各飼養點巡回指導和診療。看到這些野生動物悠然自得的樣子,我們由衷地感嘆澳大利亞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工作已經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也已漸成習俗,
菲利普島( PHILIP ISLAND )位于墨爾本東南137公里。面積與香港差不多,人口五千,卻因為聚居著成千上萬的企鵝而辟為企鵝自然保護區。南極的企鵝一般的個頭都在1.2~1.6米,而菲利普島的企鵝身高只有35厘米高,楚楚動人的體態更增添了袖珍企鵝的可愛,而企鵝夜歸的獨特風景線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旅游者從四面八方向小島涌來。
※本文作者:sun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