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荷花的詩句——《賦得涉江采芙蓉》
《賦得涉江采芙蓉》原文
浮照滿川漲,芙蓉承落光。
人來間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輕不定,菱歌引更長。
采采嗟離別,無暇緝?yōu)樯选?/p>
《賦得涉江采芙蓉》作者簡介
祖孫登(生卒年不詳),仕于南朝陳,曾為記室,為司空侯安都門客。太建初,與張正見、徐伯陽、李爽、賀徹、阮卓、王由禮等以文為友,游宴賦詩,由徐伯陽編為《文會詩》三卷(已佚),盛傳一時,今存詩九首。
關(guān)于荷花的詩句——《賦得涉江采芙蓉》
《賦得涉江采芙蓉》原文
浮照滿川漲,芙蓉承落光。
人來間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輕不定,菱歌引更長。
采采嗟離別,無暇緝?yōu)樯选?/p>
《賦得涉江采芙蓉》作者簡介
祖孫登(生卒年不詳),仕于南朝陳,曾為記室,為司空侯安都門客。太建初,與張正見、徐伯陽、李爽、賀徹、阮卓、王由禮等以文為友,游宴賦詩,由徐伯陽編為《文會詩》三卷(已佚),盛傳一時,今存詩九首。
《晚樓閑坐》原文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來一味涼!锻順情e坐》作者簡介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
《荷花》原文都無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逗苫ā疯b賞沒有一種花的顏色和香氣,可以和荷花并駕齊驅(qū)。
《詠江南可采蓮》原文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紅。楫小宜回徑,船輕好入?yún)。釵光逐影亂,衣香隨逆風。江南少許地,年年情不窮。
《贈荷花》原文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贈荷花》鑒賞詩的前兩句寫花與葉的兩種不同命運。
《采菱詩》原文秋日心容與,淡水望碧蓮。紫菱亦可采,試以緩愁年。參差萬葉下,泛漾百流前。高采溢通壑,香氣麗廣川。歌出櫂女曲,舞入江南絃。
《采菱詩》原文風生綠葉聚,波動紫莖開。含花復含實,正待佳人來!恫闪庠姟纷髡吆喗榻椋琜約公元五o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濟陽人。生卒年不詳,約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前后在世。齊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一寸,為詩四韻。
《張靜婉采蓮曲》原文蘭膏墜發(fā)紅玉春,燕釵拖頸拋盤云。城西楊柳向橋晚,門前溝水波粼粼。麒麟公子朝天客,珂馬珰珰度春陌。掌中無力舞衣輕,剪斷鮫綃破春碧。抱月飄煙一尺腰,麝臍龍髓憐嬌嬈。秋羅拂水碎光動,露重花多香不銷。
《蓮花塢》原文日日采蓮去,洲長多暮歸。開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渡徎▔]》鑒賞日日采蓮勞作,天天早出晚歸,這是十分辛苦的工作,然而詩中的采蓮人自有他們的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