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秋天的詩句——《秋興·其三》
《秋興·其三》原文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jīng)心事違。
同學(xué)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秋興·其三》注釋
(1)翠微:青的山。
(2)信宿:再宿。
(3)匡衡:字雅圭,漢朝人。抗疏:指臣子對于君命或廷議有所抵制,上疏極諫。
(4)劉向:字子政,漢朝經(jīng)學(xué)家。
(5)輕肥:即輕裘肥馬。“《論語,雍也》:赤之造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秋興·其三》翻譯
白帝城里千家萬戶靜靜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暉中,我天天去江邊的樓上,坐著看對面青翠的山峰。連續(xù)兩夜在船上過夜的漁人,仍泛著小舟在江中漂流,雖已是清秋季節(jié),燕子仍然展翅飛來飛去,漢朝的匡衡向皇帝直諫,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劉向傳授經(jīng)學(xué),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說了,年少時一起求學(xué)的同學(xué)大都已飛黃騰達(dá)了,他們在長安附近的五陵,穿輕裘,乘肥馬,過著富貴的生活。
《秋興·其三》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