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詩句——《送別》
《送別》原文
落葉聚還散,
征禽去不歸。
以我窮途泣,
沾君出塞衣。
《送別》譯文
落葉時聚時散,飛鳥遠去不歸。
坎坷路上流下傷心淚,沾濕你遠行出塞的衣襟。
《送別》作者簡介
陳子良[公元?年至六三二年],字不詳,吳人。生年不詳,卒于唐太宗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在隋時,任軍事統(tǒng)帥楊素的記室(掌章表書記文檄的官員)。入唐,官右衛(wèi)率府長史。與蕭德言、庾抱,同為隱太子學士。子良著有文集十卷,《兩唐書志》傳于世。
秋天的詩句——《送別》
《送別》原文
落葉聚還散,
征禽去不歸。
以我窮途泣,
沾君出塞衣。
《送別》譯文
落葉時聚時散,飛鳥遠去不歸。
坎坷路上流下傷心淚,沾濕你遠行出塞的衣襟。
《送別》作者簡介
陳子良[公元?年至六三二年],字不詳,吳人。生年不詳,卒于唐太宗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在隋時,任軍事統(tǒng)帥楊素的記室(掌章表書記文檄的官員)。入唐,官右衛(wèi)率府長史。與蕭德言、庾抱,同為隱太子學士。子良著有文集十卷,《兩唐書志》傳于世。
《遼東山夜臨秋》原文煙生遙岸隱,月落半崖陰。連山驚鳥亂,隔岫斷猿吟。《遼東山夜臨秋》譯文煙霧升起遠岸若隱若現(xiàn),月亮落下山崖半明半暗。群山相連驚鳥亂叫,山巒之后斷猿哀吟。
《秋夜喜遇王處士》原文北場蕓藿罷,東皋刈黍歸。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秋夜喜遇王處士》譯文北邊的場圃上鋤豆已結(jié)束,東邊的田地里割黍正要回。兩兩相逢在秋天的滿月下,又碰上螢火蟲在夜間飛舞。
《秋雁》原文日暮霜風急,羽翮轉(zhuǎn)難任。為有傳書意,翩翩入上林。《秋雁》譯文黃昏時分冷風勁吹,雁翅竟然不易高飛。只為有那遞信的重任,才翩翩飛入上林苑中。
《詠蟬》原文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詠蟬》譯文蟬伏下頭,飲著清潔的露水,鳴聲不停地從樹葉疏落的梧桐上傳出。身居高處,鳴聲自然傳得很遠,并不是憑借秋風啊。
《鞏北秋興寄崔明允》原文白露披梧桐,玄蟬晝夜號。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適在魚鳥,焉能徇錐刀。孤舟向廣武,一鳥歸成皋。勝概日相與,思君心郁陶。《鞏北秋興寄崔明允》注釋①鞏:指鞏縣(今屬河南)。
《月》原文萬里瞿唐月,春來六上弦。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爽合風襟靜,高當淚臉懸。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月》注譯①萬里:言月運行萬里而來,又暗喻漂泊萬里的人。
《望月婆羅門引中元步月》原文海棠花底,亂蛩啼遍小闌干。月明云靜天寬。立盡梧桐影里,深草露華寒。聽哀音幾處,痛哭中元。蒿燈細然,蕩萬點、小金丸。看到香消火滅,過眼浮煙。秋風庭院,破塵夢、清磬一聲圓。南窗下、剪燭更闌。
《司馬宅》原文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蕭條司馬宅,門巷無人過。唯對大江水,秋風朝夕波。《司馬宅》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