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夏天的古詩詞欣賞五篇(帶譯文)
【篇一】
減字木蘭花·回風落景
宋代:蘇軾
五月二十四日,會無咎之隨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漬白芙蓉,坐客翛然,無復有病暑意。
回風落景。散亂東墻疏竹影。滿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濕衣。
夢回酒醒。百尺飛瀾鳴碧井。雪灑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譯文
五月二十四日,在晁補之揚州的寓所與他會面。主人從井里汲水灌入大盆中,浸泡白荷花,在座的客人無拘無束,沒有苦于酷暑的感覺。
清風回旋。東墻之上落著斑駁竹影。在座的客人都感到清爽舒適。
醉夢方醒。從苔蘚遍布的井中汲水。清涼的泉水灑在白荷花上。
【篇二】
菩薩蠻·夏景回文
宋代:蘇軾
火云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云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閑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閑。
譯文
火云夏熱凝聚著的汗水散成珠粒,顆粒珠子般的揮汗凝聚成火云。玉石般的身上,天暖得只穿碧色的輕紗。輕厚、碧色的衫衣,裹著如玉般的肌體。
臉頰上泛出的紅暈,怕是被枕頭印出來的。印在枕頭上的是討厭的臉上胭脂。空閑時,對照鏡子,一看晚妝殘散了。卸了妝,對著夕陽,也覺得輕閑無享。
【篇三】
渭川田家
唐代: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家暮歸圖,雖都是平常事物,卻表現出詩人高超的寫景技巧。全詩以樸素的白描手法,寫出了人與物皆有所歸的景像,映襯出詩人的心情,抒發了詩人渴望有所歸,羨慕平靜悠閑的田園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詩人在官 場的孤苦、郁悶。全詩不事雕繪,純用白描,自然清新,詩意盎然。
【篇四】
夏夜苦熱登西樓
唐代:柳宗元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
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譯文
酷熱難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樓乘涼。
山澤凝聚著炎炎的暑氣,銀河閃耀著湛盧似的亮光。
驕陽早已曬干了滋潤萬物的露水,曠野寧靜卻沒有涼風送爽。
熱浪滾滾汲取井水洗澡,火燒般的燥熱打開門扉納涼。
靠著欄桿久久地徘徊傍徨,熱汗淋漓在全身四處流淌。
這么熱難道還談得上什么保養嗎?抬頭見北斗,將疑問訴上蒼。
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膚如冰雪的處子,想要以靜勝熱實在是毫無希望。
【篇五】
白田馬上聞鶯
唐代:李白
黃鸝啄紫椹,五月鳴桑枝。
我行不記日,誤作陽春時。
蠶老客未歸,白田已繅絲。
驅馬又前去,捫心空自悲。
譯文
黃鷗鳥啄食著柴色的桑椹,五月里鳴叫在桑樹枝。
走啊走,我已不記得是什么時日,誤以為現在還是陽春。
桑蠶已老,游子尚未還歸,白田這地方已開始繅絲。
趨馬繼續前行,撫胸長嘆空自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