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美德的詩詞欣賞
【第一首】:《省試湘靈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此詩為唐代錢起所作,其中描寫古籍中形容美德的經典詩句為:“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意思是: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此詩詩題“湘靈鼓瑟”,摘自《楚辭·遠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詩句,其中包含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舜帝死后葬在蒼梧山,其妃子因哀傷而投湘水自盡,變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邊鼓瑟,用瑟音表達自己的哀思。
【第二首】:《念奴嬌·斷虹霽雨》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此詩為宋代黃庭堅所作,其中描寫古籍中形容美德的經典詩句為:“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意思是:孫郎微笑著,是因為聽著這笛子的聲音。
此詩以驚創為奇,其神兀傲,其氣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壯闊的形象中勃發出一種傲岸不羈之氣。作者自詡此篇“或可繼東坡赤壁之歌”,確乎道出了此詞的風格所。詞人與蘇東坡一樣,飽經政治風雨的摧折,卻仍保持著那種倔強兀傲、曠達豪邁的個性,這一點,充分體現他的詩詞創作中。
【第三首】:《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發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此詩為魏晉陳琳所作,其中描寫古籍中形容美德的經典詩句為:“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意思是: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時時記住不要忘了我這個舊男人。
此詩用樂府舊題,以秦代統治者驅使百姓修筑長城的史實為背景,通過筑城役卒夫妻對話,揭露了無休止的徭役,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詩中用書信往返的對話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他們彼此間地深深牽掛,贊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語言簡潔生動,真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