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詩——《送吳太博赴莆中》
《送吳太博赴莆中》原文
貴為五馬只儒酸,都說先生大耐官。
去國十年雖已久,愛君一念不曾寒。
定知前輩如公少,好與今人作樣看。
歸日不須囊薏苡,以書堪錄荔堪乾。
《送吳太博赴莆中》作者簡介
杜耒lěi(?——1225),南宋詩人。字子野,號小山,今江西撫州人。嘗官主簿,后入山陽帥幕,理宗寶慶三年死于軍亂。其事跡見于《續資治通鑒》卷一六四。
送別詩——《送吳太博赴莆中》
《送吳太博赴莆中》原文
貴為五馬只儒酸,都說先生大耐官。
去國十年雖已久,愛君一念不曾寒。
定知前輩如公少,好與今人作樣看。
歸日不須囊薏苡,以書堪錄荔堪乾。
《送吳太博赴莆中》作者簡介
杜耒lěi(?——1225),南宋詩人。字子野,號小山,今江西撫州人。嘗官主簿,后入山陽帥幕,理宗寶慶三年死于軍亂。其事跡見于《續資治通鑒》卷一六四。
《贈廬司戶》原文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白云遙相識,待我蒼梧間。借問盧耽鶴,西飛幾歲還!顿洀]司戶》作者簡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賀知章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
《送豐城王少府》原文愁結亂如麻,長天照落霞。離亭隱喬樹,溝水浸平沙。左尉才何屈,東關望漸賒。行看轉牛斗,持此報張華!端拓S城王少府》作者簡介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
《送鄭州周司空》原文漢國臨清渭,京城枕濁河。居人下珠淚,賓御促驪歌。望極關山遠,秋深煙霧多。唯馀三五夕,明月暫經過!端袜嵵葜芩究铡纷髡吆喗闂罹(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
《送臨津房少府》原文岐路三秋別,江津萬里長。煙霞駐征蓋,弦奏促飛觴。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贈言未終竟,流涕忽沾裳!端团R津房少府》作者簡介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
《渡荊門送別》原文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渡荊門送別》譯文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游。
《明月夜留別》原文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后相思人似月,云間水上到層城!睹髟乱沽魟e》譯文在即將離別的時刻,我們就像明月一樣默默無言。此時萬籟俱寂,月光撒滿了大地,我們的內心就像月光一樣充滿著柔情。
《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原文扁舟乘興客,不憚苦寒行。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別情。水聲冰下咽,砂路雪中平。舊劍鋒芒盡,應嫌贈脫輕!冻陱埾难┮垢爸菰L別途中苦寒作》作者簡介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
《送遠》原文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草木歲月晚,關河霜雪清。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端瓦h》鑒賞首句以提問開篇。帶甲,全副武裝的戰士,滿天地意即遍地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