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詩——《贈廬司戶》
《贈廬司戶》原文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白云遙相識,待我蒼梧間。
借問盧耽鶴,西飛幾歲還。
《贈廬司戶》作者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賀知章稱為“詩仙”,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詩風雄奇豪放。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且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李白出生于盛唐時期,他的一生,絕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過,游歷了大半個中國。
《別州民》原文耆老遮歸路,壺漿滿別筵。甘棠一無樹,那得淚潸然。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別州民》譯文杭州的父老準備水酒滿筵,攔路相送。作為地方官吏為自己在任時一無建樹而慚愧 ,不禁潸然淚下。
《青門柳》原文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青門柳》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
《草》原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草》譯文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春風一吹依舊蓬勃生長。
《南浦別》原文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南浦別》賞析詩的前兩句,不僅點出送別的地點和時間,而且以景襯情,渲染出濃厚的離情別緒。南浦,南面的水濱。古人常在南浦送別親友。
《送豐城王少府》原文愁結亂如麻,長天照落霞。離亭隱喬樹,溝水浸平沙。左尉才何屈,東關望漸賒。行看轉牛斗,持此報張華。《送豐城王少府》作者簡介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
《送鄭州周司空》原文漢國臨清渭,京城枕濁河。居人下珠淚,賓御促驪歌。望極關山遠,秋深煙霧多。唯馀三五夕,明月暫經過。《送鄭州周司空》作者簡介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
《送臨津房少府》原文岐路三秋別,江津萬里長。煙霞駐征蓋,弦奏促飛觴。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贈言未終竟,流涕忽沾裳。《送臨津房少府》作者簡介楊炯(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
《送吳太博赴莆中》原文貴為五馬只儒酸,都說先生大耐官。去國十年雖已久,愛君一念不曾寒。定知前輩如公少,好與今人作樣看。歸日不須囊薏苡,以書堪錄荔堪乾。《送吳太博赴莆中》作者簡介杜耒lěi(?1225),南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