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詩句——《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原文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注釋
①從弟:堂弟。
、邶S:書房。
、凵疥帲航裾憬B興。
、苌俑汗倜,泰置,為九卿之一,次于縣令。唐代科第出身的士子也任其職。
、葆。汉熌。
、掊#核従彽亓。
⑦演漾:水流搖蕩。
、鄮子摚月亮圓缺反復多次。
⑨荏苒:同“冉冉”,指時間的推移。
、饷廊耍号f時也指自己思暮的人,這里指崔少府。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的詩意/《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的意思
悠閑地躺臥南齋,拉開帷簾見明月初上。在它清輝的沐浴下,樹影隨著水波輕輕搖晃,水月的清光映照在窗戶上,不住地徘徊蕩漾。歲月流逝,月亮圓缺不知經過了多少反復;世間幾度蒼桑巨變,它仍然像原來那樣清亮澄瑩。日夜思念的人啊,你遠在清江河畔,當此月圓良宵,一定傷感地吟誦思鄉之曲。兩地相隔千山萬水,我們卻共享一個明月的光輝。你遠播的名聲,如同蘭花若吐露的清香,千里之外也會隨風吹來。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賞析
玩月思友,由月憶人。感慨清光依舊、人生聚散無常。詩的開頭點出“南齋”;二句點“明月”;三、四句觸發主題,寫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發,寫流光如逝,世事多變;七、八句轉寫憶故友;最后寫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蘭杜,芳香四溢,聞名遐邇。全詩筆不離月,景不離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濟,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的作者簡介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其籍貫有山西太原和陜西西安(京兆)兩說。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