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詩句——《秋宵月下有懷》
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賞析
月光將中庭的地照得象鋪上了一層薄霜,樹上的寒鴉寂寞地站在枝頭,若有所思。清冷的露珠無聲把桂花打濕了,讓滿院的香氣變得凝重。此時,人們都在舉頭望明月,世界仿佛一片溫柔繁華。是啊,應該和人們一樣,只看月,不思秋。因為秋一旦有了心思,那就是愁。莫問秋思落誰家,“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蒙朧。”
中秋節的詩句——《秋宵月下有懷》
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賞析
月光將中庭的地照得象鋪上了一層薄霜,樹上的寒鴉寂寞地站在枝頭,若有所思。清冷的露珠無聲把桂花打濕了,讓滿院的香氣變得凝重。此時,人們都在舉頭望明月,世界仿佛一片溫柔繁華。是啊,應該和人們一樣,只看月,不思秋。因為秋一旦有了心思,那就是愁。莫問秋思落誰家,“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蒙朧。”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出自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中秋待月》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出自南宋詩人辛棄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賞析詠月抒懷,早已成為古今中外人筆下永恒的主題。
出自唐朝詩人劉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賞析唐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
出自盛唐詩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賞析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
出自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霜月》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賞析此作年無考。馮《注》以為艷情詩。僅從文本看,詩寫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靜態描寫,而借神話傳說宛言月夜冷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