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詩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照江疊節,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輪嗣布。
賞析
作者:佚名
這是宋末著名文學家文天祥(1236--1283)回復董提舉的一封書函。從題目看,董提舉給文天祥先送了請柬,請文天祥中秋赴宴,從此文的內容看,文天祥欣然應允,并表示了游賞的興致。文中駢偶行文,多使掌故,詞情中肯,表意簡明,很有特色。同時,我們還可在這篇短文中看到當時文人過中秋的風俗習慣。
中秋節的詩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照江疊節,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輪嗣布。
賞析
作者:佚名
這是宋末著名文學家文天祥(1236--1283)回復董提舉的一封書函。從題目看,董提舉給文天祥先送了請柬,請文天祥中秋赴宴,從此文的內容看,文天祥欣然應允,并表示了游賞的興致。文中駢偶行文,多使掌故,詞情中肯,表意簡明,很有特色。同時,我們還可在這篇短文中看到當時文人過中秋的風俗習慣。
出自唐朝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賞析這首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出自宋代詩人米芾的《中秋登樓望月》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賞析這首引用了兩個民間傳說,一是民間傳說珍珠的育成與月的盈虧有關,月圓之時蚌則孕珠;二是民間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
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賞析《望月懷遠》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及妻子而寫的。
出自唐朝詩人劉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賞析唐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簡析作者:佚名這首散曲抒發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著力描寫的是月光的澄徹,通過對...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思佳客閏中秋丹桂花開第二番。東籬展卻宴期寬。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分不盡,半涼天。可憐閑剩此嬋娟。素娥未隔三秋夢,贏得今宵又倚闌。鑒賞作者:佚名《思佳客》,即《鷓鴣天》,首見于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幾道填此調最多。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