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詩句——《中秋對月》
《中秋月》原文
三十六旬盈復缺,
百年堪喜又堪傷。
勸君莫惜登樓望,
云放嬋娟不久長。
《中秋月》翻譯
三百六十天,月圓月缺,人生百年,可喜可悲。
別太吝惜,登樓觀月吧,月光一會就會被云遮住了!
《中秋月》作者簡介
薛瑩(約209~283),字道言,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三國時期吳國文學家,出任吳國左國史、光祿勛,吳太子少傅薛綜之子,入晉為散騎常侍。
中秋節的詩句——《中秋對月》
《中秋月》原文
三十六旬盈復缺,
百年堪喜又堪傷。
勸君莫惜登樓望,
云放嬋娟不久長。
《中秋月》翻譯
三百六十天,月圓月缺,人生百年,可喜可悲。
別太吝惜,登樓觀月吧,月光一會就會被云遮住了!
《中秋月》作者簡介
薛瑩(約209~283),字道言,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三國時期吳國文學家,出任吳國左國史、光祿勛,吳太子少傅薛綜之子,入晉為散騎常侍。
《念奴嬌中秋攜兒輩步月至極目亭,寄懷子云兄》原文去年秋半,正都門結束,相將離別。瀲瀲雙溪新雁過,重見當時明月。步轉高樓,凄涼看鏡,綠鬢紛成雪。晚晴煙樹,傍人飛下紅葉。還記江浦潮生,云濤天際,涌金波一色。
《行香子天與秋光》原文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山中秋夕》原文抱琴出南樓,氣爽浮云滅。松風吹天簫,竹路踏碎月。后山鶴唳定,前浦荷香發。境寂良夜深,了與人間別。《山中秋夕》作者簡介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
《中秋廣江驛示韋益》原文莫惜三更坐,難消萬里情。同看一片月,俱在廣州城。淚逐金波滿,魂隨夜鵲驚。支頤鄉思斷,無語到雞鳴。《中秋廣江驛示韋益》作者簡介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
《中秋對月》原文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好是生滄海,徐看歷杳冥。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他夕無相類,晨雞不可聽。《中秋對月》作者簡介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林西山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
《八月十五夜對月》原文陰盛此宵中,多為雨與風。坐無云雨至,看與雪霜同。抱濕離遙海,傾寒向迥空。年年不可值,還似命難通。《八月十五夜對月》作者簡介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林西山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
《中秋月》原文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中秋月》作者簡介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20歲時,擢進士第。
《滿庭芳中秋次劉夢弼韻》原文荷背翻黃,蕉心滴翠,雨洗庭院無塵。斷云缺處,矯首望冰輪。迤邐天垂四幕,星杓淡、河漢橫銀。笙歌散,風簾自上,寒水滿樓明。劉郎方得計,釵搖繡戶,枕并華裀。笑狂客無眠,坐聽鐘鯨。